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血战万源的悲壮||冉奎

作者:冉 奎 来源:《达州日报》2024年8月16日第6版 发布时间:2024-08-17 14:56:48 浏览次数: 【字体:

血战万源的悲壮

冉 奎

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不胜不休”雕塑(图源:文旅达州)

万源市东连重庆市城口县,南接宣汉县,西邻平昌县和通江县,北拱陕西省镇巴县和紫阳县,因“县东北有万顷池、邻邑之水多源于此”之意得名。万源是一座盆地小城,四面大山环绕,城南大面山、东北花萼山、西南玄祖殿和孔家山,似一道道天然屏障护卫着这座城市的安宁。

巴山画屏,红城万源,因山多水丰、物产丰富,又有“万水之源、万宝之源”的美誉。1934年6月22日至8月7日,这里打响了决定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生死存亡的万源保卫战。1996年4月10日,十集电视连续剧《血战万源》摄制组在这里举行开机仪式。2019年3月28日,十集电视连续剧《万山红遍》中第七集《血战万源》在这里拍摄。

逼入绝境

在反敌“六路围攻”中,敌人兵力雄厚、装备精良、进攻咄咄逼人,红军收紧阵地、缩短战线、防御节节后退。1933年11月17日放弃宣汉城、11月18日放弃达县城,1934年初先后放弃仪陇、旺苍、恩阳、巴中、平昌、南江、通江等城。敌人攻到极限,红军退到极限,7月7日,红四方面军只剩下万源这一座县城。

红四方面军万源保卫战反六路围攻战略部署图(蓬州闲士摄于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从1933年11月到1934年6月,敌人伤亡近4万,但并未停止对红军继续“围攻”。红四方面军以10余团部署于西线,在副总指挥王树声指挥下抗击敌一、二、三、四路约70个团,另以2个团警戒陕南方向敌人,集中红4军、33军全部和红9军、30军大部共20余团部署于东线,在徐向前总指挥的运筹下重点打击敌五、六路围攻部队。

红军驻守万源,扼守东起万源以东的甄子坪、西经大面山、孔家山、南天门、插旗山、火嵌子山、鹰龙山,向北沿小通江河东岸至碑坝一线,纵横仅一二百里的狭小范围。对于8万红军来说,逼入绝境,退无可退,这是最后一块阵地,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万源失守,红军要么被赶出川东北、要么全军覆没。

大面山

刘湘孤注一掷,拨出300万元军费和300万发子弹分配给各军,敌人总兵力由110个团增加到140个团,投入一线的就有80个团10余万人,占到总兵力的五分之四。敌人誓以绝对优势兵力夺取万源城,残酷的万源保卫战就此拉开帷幕。

此时的敌第五路总指挥是唐式遵。王陵基1934年2月在宣汉县马鞍山战斗失利后,被刘湘撤去第五路总指挥之职,由该路第一师师长唐式遵接替。唐式遵将饶国华、许绍宗、刘光瑜、张邦本、杨国祯、范绍增、汪铸龙、廖雨辰等川军重要将领全部派上第一线,也不管其他各路是否行动,率先进攻。1934年6月22日,敌人集中50余团10余万兵力向万源城南一线红军阵地发动第四期总攻,万源保卫战就此打响。

7月上旬,战场失利的敌人以万源城为目标,从东、南、西三面同时发起总攻。正南面兵分两路,一路以10多个团进攻玄祖殿,另一路以10多个团进攻大面山。另外,西面(左翼)以9个团进攻红4军10师防守的黄中堡,东面(右翼)以近20个团进攻红33军和红4军12师一部防守的花萼山,在余家坪一线,以18个团进攻红4军11师防守的阵地。

在生死存亡之际,红四方面军在万源城武官衙门(今古东关街道怡和中心商场)召开前线军事会议,参加的有红30军副军长程世才、政委李先念,红4军军长王宏坤、政委周纯全、副军长刘世模,红4军12师师长张才千、军政治部主任兼12师政委徐长勋,红9军副军长兼25师师长许世友、政委陈海松,还有川陕省苏维埃主席熊国炳以及红军其他领导干部和少数营团干部数十人。会议由总指挥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主持,既是经验总结会,又是战略部署会,还是战斗动员会,作出要“寸土必争、寸步不让、拼死保卫万源”的决定。

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内展陈的红军使用过的大刀

红军入川前,派刘子才进川了解敌情,第一位与刘子才取得联系的是万源竹峪熊家湾的熊国炳,他与刘子才一道去陕南带引红四方面军翻越巴山入川。1932年12月25日,红10师进入魏家和竹峪,这是第一支进入万源境内的红军。熊国炳回到竹峪后,被选为赤卫军队长和竹峪乡苏维埃政府主席,1933年2月中旬当选为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万源市太平镇牛卯坪村玄祖殿战斗广场

为了坚守万源城,红4军全部,红9军25师、26师,红30军88师、89师,红33军全部和红31军一部全都被调集到万源,洪学智、王维舟、王新亭、傅钟、倪志亮、王建安、陈再道、詹才芳、孙玉清……一个个令敌人魂飞魄散的战将云集万源。大面山和玄祖殿是防守的枢纽,许世友和陈海松率红25师主守大面山、孔家山,张才千率红12师主守玄祖殿。李先念和程世才率红88师据守花萼山,红11师师长陈再道率部防守南大门秦家河、镇龙观一线,红33军军长王维舟率部防御城口、陕南一线。多数部队作为预备队,驻守万源县城周围。

徐向前要求各部队依山修筑几道乃至十几道工事,最前沿用树干垒成一米多高的木城,用桐油炼过的竹钉埋在木城前,上覆茅草、浮土伪装。在木城后设置2至3道蛇形堑壕,壕内每隔数米挖防炮洞,位于最险要处的核心工事设置盖沟,目的在于延缓敌军进攻速度、迟滞消耗敌人。为了鼓舞士气,红军提出三句战斗口号:“誓死保卫万源”“活不缴枪,死不丢尸,人在阵地在”“紧急关头,准备反攻进行决战”。

敌我双方都把胜负押在了万源,破釜沉舟,决一死战。

万源市官渡镇项家坪村红30军医院旧址

全线反击

青龙观,又名青龙山,位于万源城西南30多公里的群山峻岭上。东是玄祖殿、北邻罐坝、西与黄钟为邻,呈东西走向,全长1.5公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青龙观战斗遗址位于黄钟镇桂家河村一座海拔1468米的大山上,袁家沟山脊上留有20余丈长的战壕数条,山中有32座烈士墓。

万源市白沙镇大面山村大面山烈士陵园

8月8日,红四方面军总部发出嘉奖万源前线部队的通令,并向全军宣告:“乘胜反攻的时机已成熟了!全军加倍努力,消灭敌人,为彻底粉碎敌人围攻英勇战斗!”

8月9日夜,红军以274团2营作为先头部队,利用黑夜出其不意夺取青龙观要隘“天鹅抱蛋”后,多路部队对敌人发起大反攻,一举拿下青龙观。红军乘胜追击,持续突进,敌军主力阵型被红军切割分散,敌防线被打开一个二十余里长的缺口。百岁高龄的红军老战士秦忠曾这样回忆这场战斗:“夜摸青龙观,都是悬崖……顺着那个葛藤我们上去了,上去了敌人一个班还在那睡觉。”

随后,红9军、红4军各一部相继击溃青花、长坝、赵塘、大沙一线敌军,一路追击到秦河一带。红30军、红33军从河口渡河,追歼到庙垭一带。9月22日,红四方面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六路”军阀,相继收复巴中城、南江城、长赤城、旺苍城、仪陇城、阆中城、苍溪城,追歼溃敌至北起广元、南到阆中的嘉陵江东岸地区。至此,刘湘精心策划的以夺取万源、消灭红军为目标的第四期总攻最终失败,我军取得万源保卫战的最终胜利。

万源市白沙镇大面山村往川坝红军桥

万源保卫战是战史上规模最大、条件最艰苦、战斗最激烈、战绩最辉煌的防御战,摧毁了强敌围攻,保存了红四方面军实力,保卫了川陕苏维埃政权,巩固和发展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启了大兵团作战并获全胜的先河,是反“六路围攻”的决定性战斗。徐向前在《忆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一文中指出:“假若万源失守,我军就有被敌压出川北的危险,敌人拼了死命,我们也拼了死命。这是关系川陕革命根据地生死存亡的一次决战,不拼命不行啊!”陈昌浩在《万源决战之奇胜》一文中指出:“万源决战之伟大胜利,是击败刘湘之最有力量的一次,是根本消灭刘湘之前夜,是大举反攻之更成熟之时机,是争取最后胜利之基本。”

万源市官渡镇项家坪村红30军医院旧址

1933年11月至1934年9月,红四方面军历时10个月的反“六路围攻”取得辉煌战绩,仅有40余团的红军战胜323个团的敌人,总计毙、伤敌副司令郝耀庭等以下官兵6万,俘敌官兵2万,缴枪3万余支、炮100余门,基本恢复“宣达战役”后的根据地辖区。当时上海出版的《国闻周报》曾经哀叹:“刘湘二十年的精华毁于一旦矣。”

万源市太平镇牛卯坪村瓦店子组蒋家梁红军拴马树

1934年11月1日,红四方面军在通江县毛浴镇召开党政工作会议。会议制定的 “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16字训词,一直是激励川陕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精神源泉。这次会议,授予红9军73团“攻如猛虎”、75团“守如泰山”,红30军263团“钢军”、265团“夜老虎”、268团“百战百胜”,红31军274团“夜袭常胜军”、红33军296团“百发百中”奖旗,表扬了红4军28团和33团、红31军271团和279团。

万源市太平镇牛卯坪村瓦店子组蒋家梁玄祖殿战斗红军指挥部旧址

在反“六路围攻”中,也展示了军民团结的强大力量。一座城一条心一起干,广大群众积极为红军传递敌情,组成运输大军运送粮食、衣服、弹药、伤员。当时人口仅20万的万源,先后有4万人参加红军,8600多人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幸存者不足300人。在这片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土地上,至今传颂着许多军民鱼水情深、共同捍卫红色苏维埃政权的感人故事。

来源:《达州日报》2024年8月16日第6版

作者:冉 奎(中共宣汉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为作者冉奎拍摄并提供

来源: 《达州日报》2024年8月16日第6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