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 宫殿道路布局重见天日,绿松石龙等文物出土……二里头发掘一甲子,这座地处中原腹地的小村庄,数千年前的面貌渐渐清晰:人口密集,文化融合,并形成了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挖掘、“还原”二里头,中国早期发展的一幅幅图景跃然眼前。
  •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包括器物层面的赶超、制度体系的完善,也离不开中华...
  • 作者:单霁翔《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0日 12版) 一位小观众对国家博物馆“古蜀华章展”中的青铜头像产生了兴趣。本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哲蚌寺僧人在与专家一起商讨寺内壁画的修复方案。本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今年春节期间立在紫禁...
  • 作者:王铭玉《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9日 12版) 语言学在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中国语言学对世界语言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繁荣发展语言学,需要理论语言学先行,中国理论语言学工作者要以担当精神,为繁荣中...
  • 作者:魏宗凯《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6日 02版) 【文化评析】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既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新时代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新中...
  •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5日 09版) 红色基因永续传承 中国作协副主席 高洪波 2014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作为亲历者我有深刻的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进行了精准的判断。他的重要讲话,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高...
  • 日前笔者整理《清诗总集序跋汇编》中吴翌凤辑《国朝诗》,联系王国维的有关说法,对所涉钱谦益的化名问题及《国朝诗》的某些情况做了一个基本的梳理。
  • 作者:徐义华《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2日 12版) 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陶器、玉琮、木屐、漆器、陶片和玉璧。新华社发 9月17日,“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在北京国家典籍博物馆展...
  • 2019-10-12 由器见道
    作者:赵晓霞《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2日 11版) 孔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开创者,不仅“集其大成”,而且“开其新统”,并创造性地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主张。现代人也学习诗歌、音乐、舞蹈等,但往往囿于学科壁垒...
  • 作者:孙中原《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2日 11版) 墨翟著、清黄丕烈校跋《墨子》资料图片 《古代思想家—墨子》邮票资料图片 一 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儒墨同显,一致百虑,对立互补,相反相成。墨子先学儒,后觉察儒学缺点,自创...
首页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尾页 共1237条信息/共124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