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民俗】说春‖谭守学

作者:谭守学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3-21 13:33:02 浏览次数: 【字体:

说 春

谭守学

说春的人叫“春倌”。春倌说春是在春天来临前的腊月离开家门,到外地走村入户,以说唱的形式向人们传播农时节气,报送吉祥祝福,并获得人们回赠的一项民间习俗。说春时,春倌一边向人们说吉祥话,唱新春调,道祝福词,送春帖表,宣扬时政,教人为善,一边获得人们回赠财物米面等谢礼。春倌说春既是一项传统的民间习俗,又是谋取生计的手段。

雕刻印版

历史渊源

据《巴中县文化志》记载,唐代武则天时,曾将礼部改为“春倌”,后世以礼部为“春倌”通称。自唐宋至明清,又把管天文历法之倌称为“春倌”,朝廷发倌衣、倌帽。

“说春”是巴州阴灵山的“特色民俗”,父传子、子传孙,延至今日,已有上千年历史。它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表现风格,是一种传统曲艺。

据传,阴灵山曾有人在朝从事“春倌”送“春帖”,后回到阴灵山举办“说春会”,训导了一批“说春人”。所以阴灵山从唐代开始,便风行“说春”,临近川陕两地的“春倌”大多为阴灵山传人。“说春”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春倌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言辞精炼,生动形象,见到什么就说什么,如见到农耕就说《二十四节春》,见药铺就说《药王春》,见打铁就说《老君春》,见打猎就说《梅山春》等,俗称“见人说”。七十二行,行行有歌,说春人心机灵活,口头能熟练地背诵几十种人事应变之词。他们通过“说春”,求得打发,获得经济收益。

艺术特征

灵活多样,说唱兼备。不受场地限制,不需乐器伴奏,单人表演或双人对唱,有说有唱,说唱兼备。

即兴编词,随机演唱。春倌根据不同场景,不同行业,不同对象随口编词演唱,因此能和听者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互动交流。

通俗诙谐,生动形象。语言风趣诙谐,明白如话,风趣押韵,易懂易记。

发展创新,与时俱进。能随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改编说唱内容,赋予时代内涵。

表演形式

“说春”表演形式为说唱。“春倌”身穿倌袍,头戴倌帽,肩挂白布褡裢,一手捧“麻缠木雕春牛”,一手杵“十三把”(又称孝顺棒),褡裢又名“二九”,用来装春贴和打发的钱物,“春倌”走村入户,走街串巷,到农家,进店铺。说唱内容不限,多是吉祥话语和祝福之词。时间是:小阳春(农历十月即立冬)送黄历,又叫“春贴”。同时,“春倌”还可受邀从事参与节庆及重要活动娱乐助兴表演。

重要价值

有悠久的历史价值、广泛适用的科普价值、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价值。

研究价值。说春歌谣完全来自传统民间口头文学顺口溜,是极为重要的传统民间文学作品,包含的内容有民间传统习俗、生产生活等,具有重要的民俗研究价值,是古老的群众文化活动标本。对传统曲艺表演艺术的起源、发展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艺术价值。涉及造型、雕刻、表演、说唱等艺术。

宣传价值。上门宣传,既送春帖又送时政到家,这种宣传方式接地气、成本低、受众广、效果好。

教化价值。劝人为善,鞭笞邪恶,有的唱词对好逸恶劳、吃喝嫖赌、贪污腐化、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进行嘲讽与鞭笞,具有良好的引导教化作用。

娱乐价值。在婚嫁、乔迁、开业、生日等民间活动现场表演助兴,送祝福吉祥上门,营造了喜庆氛围,为民众增添了欢乐。

唱词精选

二十四节气

正月立春雨水天,王母娘娘摆寿宴。

八月庆寿来吃酒,个个手提长生丹。

二月惊蛰又春分,伏羲姊妹制人伦。

金龟老道做媒证,产生万国九州城。

三月清明谷雨天,怀英老祖一洞仙。

所得一子叫红菌,那时才把三教传。

四月立夏小满天,孔圣执教在尼山。

教诲三千众弟子,内有七十二圣贤。

五月芒种夏至天,子牙垂钓在江边。

渭水河边来钓鱼,名君文王访圣贤。

六月小暑大暑天,佛祖修行在西天。

治下生老病残苦,从此黎民得泰安。

七月立秋处暑天,读书弟子孝圣贤。

耕读传家为根本,治国安邦代代传。

八月白露与秋分,老君创立道德经。

制下金木水火土,五谷养育万国人。

九月寒露与霜降,杨门忠烈保宋廷。

八虎去反洪州闯,五死幸存有三生。

十月立冬小雪寒,摆阵大战临潼山。

手提一把青龙锏,杀得杨广无处钻。

隆冬到来大雪飘,马到功成转回朝。

腊月小寒大寒尽,人人收拾过新春。

要想明年好收成,备耕工作记在心。

今日我把春说过,福禄寿禧春满门。

茶 春

不说茶来茶不喝,说起茶来根生多。

唐僧西天去取经,连人带马有五个。

手执大棒孙行者,随带徒弟猪悟能。

第三徒弟沙和尚,白龙马上坐唐僧。

望见火烧白鹤寺,火烧白鹤得不成。

观音童子去扫地,扫得茶籽乱纷纷。

唐僧一见心不忍,带回四川点茶林。

须弥山前种一把,峨眉山上种半斤。

连种三年茶不生,师徒五人闷沉沉。

连下七日毛毛雨,忽见茶籽长成林。

年年有个三月三,手执茶刀进茶山。

老君制下茶刀子,鲁班制下茶板凳。

茶刀子,茶板凳,交与黎民采茶人。

采的采、运的运,蒸的蒸来蹬的蹬。

我把此茶说不尽,不过春人略提明。

说春之人提个名,又拜主家烧茶人。

多谢太婆烧的茶,寿延超过九十八。

多谢大嫂烧的茶,来年得个胖娃娃。

多谢姑娘烧的茶,来年落个富豪家。

多谢少爷端的茶,将是状元戴宫花。

要把此茶来说尽,还要说到明早晨。

代表性传承人

春倌说春代表性传承人梁大新,1952年1月1日生,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牌坊梁村一组人。他的爷爷是“春倌”的头儿,父亲梁庭烈、大爹梁庭阁等都会说春。1949年前,枣林镇的梁家、杨家就有说春的,其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年龄最小的18岁。梁大新,15岁就随父亲学艺,其足迹遍及周边市县。

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牌坊梁村说春代表性传承人梁大新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谭守学(四川巴中人。四川省散文学会、四川省诗词学会、巴中市作家协会会员,巴中市社科智库专家,巴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巴中市巴文化研究会会员,巴中市巴州区政协特聘文史专家。有多篇(首)作品在各级报刊、新媒体发表。多次参与博物馆、文史专著、街区景区、文化资源挖掘整理、评审咨询等工作)

供稿:巴中市巴州区史志研究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