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详细内容

【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杨孟和 ‖ 难忘临津江(上)

作者:口述:杨孟和(90岁,军队离休干部) 整理:马朝放 唐 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1-08 21: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难忘临津江(上)

口述/杨孟和(90岁 军队离休干部)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我很怀念一起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友,难忘我们一起在朝鲜临津江爬冰卧雪、浴血奋战的战斗岁月……

01

入朝参战

我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老兵,参加过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也曾立过功受过奖。

1952年6月,我从青海军区教导团参谋训练队接受侦察测绘专业培训后,回到我的老部队解放军一军一师二团作战股任见习参谋。年底,上级把我调到师侦察科任见习参谋。

杨孟和近照

1953年1月,中央军委命令我军入朝参战。我师从壤塘县出发,于1月中旬到达吉林通化。在通化换装后,我们准备以志愿军一军的番号分头从辑安和安东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

我们入朝作战的战区位于北纬37度线至38度线附近的临津江地区,此次是接防志愿军四十七军的防区。彭德怀司令员给军长黄新廷说:“妥交妥接”,“部队到达集结位置后,按先炮兵后步兵,先机关后连队,先二线后一线的程序,以个人交个人,部队交部队,机关交机关的方式交接。”根据彭德怀司令员指示,我们分为公路和铁路投送的方式前往临津江防区。军、师前指乘运输车从公路行军,部队乘火车到朝鲜下车。

1月20日夜,我随师前指乘四十七军的运输车悄悄从辑安跨过鸭绿江。没有军乐,没有歌声,也没有欢送人群,只有狂风卷着漫天大雪在为我们壮行。因为没有制空权,只能昼伏夜行。经2天2夜,到达临津江防区。

到4月上旬,我军全部接防四十七军阵地,我师接防了一四一师阵地。

在我军的防御阵地内,有一条临津江贯穿全纵深,江的源头在元山,江的出海口在汶山,最终流向黄海。江面不宽,因为朝鲜人把河都称为江。我军的基本阵地就部署在江的两岸,从地理位置来叫,称东岸和西岸。我师在西岸,西岸有一座著名的山叫马良山;我军七师在东岸,也有一座山叫老秃山。

我军防区的对手也分布在临津江上,就是说,临津江三八线上有一道分水岭,北面为我军阵地,南面为“联合国军”阵地。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无意布防,临津江两岸的配置有一个很有趣的数字出现了:双方在西岸配置番号的都是“一师”,在东岸配置的番号都是“七师”。军长黄新廷说:“在西岸,我就是要用一师对付李承晚的第一师,在东岸,我就是要用七师对付美军的第七师,让两个同番号的师较量,我们的士气一定很高!”

在布兵排阵上要从气势上压倒对方,这是从战略上藐视对手,但战术是绝对不能藐视对手。要做到战术上不掉以轻心,只有亲自到前沿阵地侦察,做到心中有数。现在,刚到朝鲜,对地形还十分生疏,根本谈不上熟悉,这对指挥员来说是一个致命伤。随后,军前指要求各级指挥员要十分熟悉自己防区的情况,必须到前沿阵地去侦察。我们师把侦察科的同志配属给师首长侦察。我当时识图、绘图在师里还是“小有名气”,也算是“香饽饽”,所以把我配属给了师政委刘佩荣,科长跟了师长罗坤山。

1953年,根据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指示,志愿军总部决定:在“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以反登陆作战作为1953年的首要任务。

我军进入朝鲜后,正赶上反登陆作战准备阶段。这时,正值严冬、天寒地冻、气温很低,一般都在零下10度以下,最冷时达到零下30、40度,冻土层达1米左右,这让我们这些从西北高寒地带来的部队都有些受不了。我们的一位科长真聪明,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双东北老百姓穿的毛毡靴套在棉鞋上,真是解决了大问题。

进入防区后,我们立即进入防御坑道施工。我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以忘我的劳动,昼夜突击,想尽办法完成施工任务。到4月底,我们完成了坑道、永久性水泥工事的施工,形成了以坑道和钢筋水泥工事为骨干的支撑战式防御体系。这些工事很坚固,不仅能囤兵,还可以装进大炮。

当然,“联合国军”不会让我们构建好工事后才开战。4月18日上午,敌军向我师三团阵地发起进攻,三团指战员在团长黎伯川、政委郭建哲带领下,放下手上铁镐,操上武器进入阵地,坚决打击敌人。

战斗持续到傍晚,敌人遭到严重打击,伤亡惨重,只有自行撤去。

这是我军进入朝鲜后,“联合国军”送给我们的见面礼,李承晚韩军的82名士兵被毙伤,还留下了两支卡宾枪。

由于志愿军反登陆作战准备充分,1953年春季“联合国军”登陆计划破产,其后,美国提出恢复停顿已久的停战谈判。

战争停下来的可能性增大了。但一贯不愿意公平合理解决朝鲜问题的美国,在谈判中仍可能节外生枝。志愿军总部决定发起“消灭敌人,配合谈判,吸取经验,改善阵地”为战役目的的夏季战役。

2

横扫100号、42号高地

1953年6月,志愿军总部决定:组织夏季反击战第三次进攻,狠狠打击敌人。

我军决定在临津江东岸,以七师为主攻部队,选取美军七师正面25公里上的1号和7号无名高地两侧的两个连队阵地进攻;在西岸,以一师为主攻部队,歼灭李承晚韩军一师正面阵地,选取的攻击地点为100号高地两处阵地。此战,关系到板门店谈判的筹码。

两军对垒,勇者上。“联合国军”的美七师和韩一师都是参加过多次朝鲜战争的部队,号称王牌师,对我们初来乍道的一军可能有些小视。我军是抗美援朝中27个军中最后入朝参战的3个军之一。我们在朝鲜战场还没有像三十八军、三十九军等兄弟部队那样的战绩。但我们也是中国军队中的一支劲旅,号称“天下第一军”。在解放战争中,我们横扫西北战场,参加过扶眉、太原、兰州等著名战役,有骄人战绩,老百姓也把我们称过“万岁军”。

虽然我们的装备与“联合国军”比不能同日而语,但毛主席说过: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不是武器,而是人。

好了,谁有几斤几两,战场上见。

6月25日,我师一团为配合七师作战,向临津江南部西岸的水郁市西的无名高地发起进攻,以钳制江西之敌,为后续作战创造条件。

水郁市西北无名高地,编号为“100号高地”。此处靠近临津江西岸,是敌人攻击我军马良山左侧凸出部的桥头阵地,也是敌人保障江东阵地侧后及供应运输的前哨阵地。

这个高地由韩军第一师第十一团一连防守。敌人的阵地工事以山顶为依托,在约1公顷的面积内构成环形堑壕和交通坡,周围构有掩盖发射点40余个,内有小型囤兵坑道和掩蔽部。敌阵地前40米内设有环形铁丝网,并掩埋有地雷、照明雷等障碍物。

19时55分,一团团长王耀敏一声令下,以一连、五连共计11个班的兵力为突击队,在火炮支援下向100高地主峰和次峰发起了勇猛的冲击。

攻击部队动作异常勇猛迅速,五连仅用时5分钟就占领了敌人的阵地次蜂,随后又以两个班向主峰发展。

20时,一连也攻上了100高地主蜂。不过,就在他们攻占主峰尚未调整部署时,敌人马上用1个排的兵力开始反扑,被一连击退。

敌人不甘心失败,又出动炮群集中射击,并拦阻我后方交通。一连伤亡较大,只得分散隐蔽,改造敌人的工事,并连续击退敌人的3次反扑。

不久,一连和四连利用敌人炮火打击的间隙完成了阵地交接。当四连进入阵地后,在山脚处发现一坑道内有敌隐蔽,当即将其歼灭,俘敌11名。

6月26日上午10时,韩军用大口径火炮向100号阵地射击,阵地上的工事全部被击毁。除一位副连长和两名战士返回报告情况外,其余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

鉴于100号阵地已无坚固坑道和掩体,增添兵力坚守该阵地代价太大,而且难以立足,于是一团决定,白天以火力控制,夜间派少数兵力掩护工兵构建工事坑道。待囤兵洞挖好后,再派兵占领。

7月8日,敌人送来了1个连的兵力争夺100号阵地。结果,被一团毙伤60多人,其余韩军全部狼狈退去……

一团在100号高地阵地的反复激战同时,伤亡较大,为了争夺战斗主动权,师首长作出了一个大胆行动计划:命令二团向临津江南面纵深穿插,袭击高阳岱右侧的编为42号的高地。7月7日黄昏,二团在团长候润陶率领下,连夜向42号高地穿插。

天亮后,部队行军离42号高地还有2公里左右路程时,突然天空中出现了几十架敌机飞向100号高地方向。长长的行军队伍一定会引起敌机怀疑。二团长候润陶急中生智,来了个“向后转”,头变尾,尾为头,大胆折回行军,让敌机误认为是增援100号高地的韩军,躲过了敌机轰炸。

通过艰苦的急行军,二团于7月8日早上到达高阳岱,进入预定位置,向42号阵地发起攻击。42号阵地是韩军二线阵地,敌人没有想到,志愿军会这样大胆穿插进来。很快,敌阵地的前沿铁丝网障碍物破坏了,七连首先突入敌阵地掩体内,毙伤了30多名敌人,俘虏了6名韩军。9月30日,二团占领了42号阵地。

在100号阵地和42号阵地的韩军,一听说42号阵地被志愿军占领,顿时乱作一团,纷纷南逃,一团开始从100号阵地上追击。从100号阵地到42号阵地,我师把防御阵地推进了100多公里,再加上七师防御阵地前推进了60多公里,胜利地将防御阵地推进了60多平方公里。

在次激烈的战斗中,二连战士靳福有打得极为勇猛顽强,在班长和其他战友中弹牺牲,自己右臂、腹部又多处负伤的情况下,他坚持孤胆作战5个小时,先后打退敌人4次进攻,歼敌50余人,被志愿军总部授予“孤胆勇士”称号。特别是六连二排阵地打得也异常残酷激烈,全排官兵基本上都伤亡在阵地上,只剩下二班长赵继华一人坚守在阵地上。他毫不退缩,就象一枚钢钉牢牢地扎在阵地上。阵地虽多次易手,但始终牢牢地控制在六连手中,六连以顽强的战斗意志连续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在兄弟连队的配合下,六连牢牢地守住了阵地,赵继华被志愿军总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这个连队就是现陆军74集团军的“硬骨头六连”前身)。

“临津江之战”在抗美援朝战争史中可能算不上是大仗,但这一仗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一仗是抗美援朝战争史中的最后一仗,收官之战。这一仗的胜利,彻底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北进的梦想,只得乖乖的回到谈判桌上认输。

杨孟和正在接受采访

(未完待续)

(本文根据杨孟和老人口述材料并参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战史汇编》整理,由成都市锦江区老干部局组织采访)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口述:杨孟和(90岁,军队离休干部)

整理:马朝放 唐 勇

朗读:何晓波(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