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人】宋代理学宗师张栻 ‖ 宁志奇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宋代理学宗师张栻
宁志奇
张栻为南宋“中兴名相”、抗金统帅张浚长子。他曾创建湖南长沙城南书院,主教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在其苦心经营下闻名遐迩、人才辈出,上承濂洛、下启船山,确立了宋代理学中湖湘学派的重要地位。张栻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南宋景定二年(1261),宋理宗诏封张栻为华阳伯,从祀孔子庙庭。《宋史·道学传》将朱熹、张栻并列一传。
龙山毓秀荣故里
在绵竹城南(今南轩中学路口)分两条叉道,左去孝泉、德阳,右往清道、什邡。两条路上曾经各有一道红霞石牌坊,上书“宣公故里”,牌坊孔道石柱上书“青松古蜀前朝祠,丹桂南轩故里坊”,为清绵竹县令陈钟祥撰。路旁有清乾隆二年(1737),知县安洪德书撰“宋大儒张宣公南轩夫子故里碑”,这些古迹无不使行者敛容、游者起敬。可惜今已不存。
至今尚存的南轩祠又称张宣公祠。清咸丰三年(1853)知县吕华宾捐资,在宋代进德堂和敬夫室遗址处重建,重楼巍然、假山曲池、环境幽美,又为今绵竹南轩中学校址。在绵竹城南郊,原有一处南轩洗墨池。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建,歇山式重檐三开间,殿内塑南轩先生像,并在楼上存放《南轩文集》即洗墨池本。可惜此处古建筑今已不存。
绵竹南轩祠堂
张栻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书香家庭,张氏家族在唐宋时期有过3次迁徙:第一次是唐代名相张九龄之弟勋臣张九皋,因仕宦由韶州曲江迁往京城长安;第二次是唐末国子祭酒张磷随僖宗入蜀,因居成都;第三次为沂国公、大理评事张文矩在北宋嘉祐八年(1063)卒于成都家中,因张文矩夫人杨氏老家是绵竹人,所以杨氏便携3子从成都迁居回绵竹九龙的无为山外婆家定居。第三次迁徙后,绵竹便成为张氏家族的聚居之地,并存留有大量张氏家族的相关遗迹,诸如为纪念张浚而建的紫岩书院(今绵竹中学)、为纪念张栻而建的南轩书院(今南轩中学)。同时,绵竹也成为张氏家族成员的卜葬之地。据宋代文献记载,卜葬绵竹的张氏家族成员至少有7位之多。
张栻画像(梅凯 作,四川省方志馆藏)
张浚生有两个儿子,即张栻、张杓。兄弟俩“自其幼时不出家庭而因以得夫忠孝之传”,即从小接受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张栻十几岁时就能为父亲出谋划策,幕僚都自愧不如。南宋绍兴七年(1137),其父张浚谪居湖南永州,张栻也跟随父亲到永州。绍兴二十五年(1155)张栻祖母计夫人卒于长沙,22岁的张栻随其父抚柩归葬故里绵竹。回到阔别20多年的故乡,张栻在绵竹古刹祥符寺侧手植6株桂树、建桂香亭,并题写一首深情的七绝诗,以表达对祖母的纪念:
冰雪丛中见缕黄,
却得清寒惜花地。
少须梅影慰孤芳,
拜师胡宏效颜回。
绍兴三十一年(1161),28岁的张栻遵从父命,去衡山拜胡宏为师。胡宏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儒学上的造诣十分受人推崇,被认为“卒开湖湘之学统”。在这样的老师指导之下,张栻受益匪浅。张栻在师事胡宏之前,就非常佩服他,并经常用书信向他请教。正式拜师之后,得到老师的言传身教。可惜第二年胡宏即去世,故谓“仅得一再见耳”。永别之情,形于言表。自此以后,他谨遵其师之遗教,以老师为榜样,“反之吾身”,渐渐积识义理之所存。这说明张栻在学问和道理上的成就,基本上师承于胡宏。但张栻学问思想还受其父张浚、程颢、程颐、孙复、司马光、邵雍、苏轼、谯定等影响,这使张栻在学术上得以集诸家之成,而且有自己的特点。
乾隆御题南轩泥砚
主教岳麓辉湖湘
据《城南书院志》载:“南轩先生为宋名儒,父张浚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潭州,时年28岁的张栻随侍,遂家焉。乃即妙高峰之阳,筑城南书院以待来学者。中建丽泽堂、书楼、蒙轩、月榭、卷云亭,为后高阜,湘江横前,岳麓圭峰。金朱岭、谷山、桔洲,一览俱下。而木茂泉清,花香鸟韵,城南佳胜,此其最焉。右多美竹,名琮铮谷,引锡潭水,浚湖名纳湖,中有采菱舟,听雨躬,号以十景。张栻、朱熹皆有题咏。时当夜读,蛙声聒耳,投砚禁之,其声顿息,因以禁蛙名池。”而“城南书院”4大字,即为紫岩张浚得意之笔。
张栻不仅由蜀入湘,促进湘学发展,而且沟通了湘蜀两地文化联系,在湘蜀两地都产生重要影响。对此,近人夏君虞在其所著《宋学概要》里有所评述:“南轩承继了家学,又受学于五峰,于是蜀学与湖南学合流。而南轩一人占住了蜀学与湖南学两席。”传张栻理学于四川的主要有张栻的蜀中门人宇文绍节、陈概、范仲黼等学者,以及张栻私淑弟子中的蜀籍学者虞刚简、魏了翁等人。通过他们,把张栻在湖南创造的学问传回四川,沟通了湘蜀两地学术联系。张栻、魏了翁这两位著名蜀籍学者,先后到湖南较长时期居住,在湖湘大地形成、确立和发展了他们的实学和理学思想,并通过他们的活动,沟通了湘蜀两地文化,使湖湘文化和巴蜀文化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他们丰富的实学与理学思想也由此得到广泛的传播。
湖南岳麓书院于北宋开宝九年(976)由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创立。南宋乾道二年(1165),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刘珙重建岳麓书院,次年完成。他延聘张栻主管岳麓书院教事。张栻在此苦心经营3年,使书院闻名遐迩,一时群英骤至,人文荟萃,从学者广及东南数省,人数达千人之多,加强了岳麓书院在南宋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之规模。
岳麓书院重建时,张栻撰写《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奠定了岳麓书院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张栻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其办学指导思想。为实现“求仁”以培养人才,这也体现了理学家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上,他倡导培养经世济民之才,强调人格教育和道德践履,对岳麓书院务实学风的形成起到巨大作用,也为此后办学树立了楷模,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栻主教岳麓书院期间,南宋乾道三年(1167),“东南三贤”之一、对他早有敬仰之心的朱熹,从福建武夷山专程造访岳麓书院,与张栻讨论《中庸》之义,后世称为“朱张会讲”。“朱张会讲”开书院不同学派“会讲”的先河,对湘学和岳麓书院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张栻“务实”的学风历来为人所推崇。“务实以辟虚”是他一生努力之所在。张栻对其“知行互发”作如下阐述:“历考圣贤之意,盖欲使学者于此二端兼致其力,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张南轩先生文集
治郡立朝惠民生
南宋隆兴元年(1163),30岁的张栻随父赴建康(今南京)行在。这年张栻被孝宗下诏除直秘阁、赐紫金鱼袋。他正直无私,每遇君臣问对时,不投人主之所好,不视君主之脸色行事,敢于“犯颜直谏”。据《宋史》记载,宋孝宗尝言:“伏节死义之臣难得。”栻对:“当于犯颜敢谏中求之,若平时不能犯颜敢谏,他日何望其伏节死义?”孝宗又言:“难得办事之臣。”栻对:“陛下当求晓事之臣,不当求办事之臣。若但求办事之臣,则他日败陛下之事者,未必非此人也。”张栻偶尔向皇帝禀奏军事,进言曰:“陛下上念宗社之仇耻,下闵中原之涂炭,惕然于中,而思有以振之。臣谓此心之发,即天理之所存也。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无使其或少息,则今日之功可以必成,而因循之弊可革矣。”孝宗对他的话感到惊异,于是就定下君臣关系之宜。
南宋乾道五年(1169),张栻由刘珙推荐,除知抚州,未及上任,又改知严州(今属浙江)。到任即访民疾苦,首以丁盐钱捐太重为请,得蠲是岁半输。
乾道六年(1170),奉旨召为吏部员外侍郎,并暂时兼任起居郎侍立官,兼待讲。在京一年,得孝宗召对达六七次之多,所言“大抵皆修身务学,畏天恤民,抑侥幸,屏谗谀”。在这期间,他做了几件很出色的事。第一件是在乾道六年(1170),当朝宰相虞允文认为敌势衰弱可图,建议派遣使者前往金国,以索取徽、钦二帝陵寝为名,要金人归还洛阳、巩县等失地,“士大夫有忧其无备而召兵者,辄斥去之”。独张栻不怕打击排斥,向孝宗皇帝陈述自己不赞同虞允文贸然出兵之理由。当时的孝宗本想支持虞的建议,他问张栻:“一卿知敌国事乎,金国饥馑连年,盗贼四起。”张栻分析当时形势,认为国内连年天灾严重,民贫日盛,国家兵弱财匮,并且官吏荒诞很不可靠,自己没有足够力量,因而没有足以屈服敌人的实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修德立政,用兵养民,选将帅,练甲兵,先做好准备,使自身有足够实力,才可战服敌人、收复失地。孝宗为他的高见所折服,便否定了虞允文的意图。
第二件事是虞允文重用史正志为发运使,名为均输,实际是大量掠取州县财赋,致使远近骚然,士大夫争相指责其害。张栻也向皇帝陈述其害,但孝宗因受史正志蛊惑,认为只是取之于诸郡县的财赋,不是取之于民。张栻说:“今日州郡财富大抵无余,若取之不已,而经用有阙,不过巧为名色取之于民耳!”皇帝听了惊愕地说:“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随即查核实情,果然像张栻所说,于是下诏罢免史正志,停止此项弊政。
第三件事是朝廷准备用宦官张说执掌枢密院事,张栻连夜起草奏疏,极陈其不可,并在第二天早朝中,当面指责虞允文:“宦官执政,自(蔡)京、(王)黼始,近习执政,自相公始。”弄得堂堂宰相“惭愤不堪”。接着张栻又上奏说:“文武诚不可偏,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之怒。”终于使孝宗省悟,制止了这次任命,但自此之后,张栻便和虞允文结下怨恨。
南宋淳熙二年(1175)春,43岁的张栻到桂林出任静江知府,兼广南西路安抚使,开始他从政治国、传播理学的重要时期。广西地处边陲、土瘠民贫、经济落后、百姓生活困苦。张栻一到任,便深入民间,遍访所属地区,了解到当地有不少落后社会风俗。如当地习俗尚仇杀争斗,时而发生边民掠夺行为;百姓愚昧无知,有病不吃药,宁愿听信巫师装神弄鬼的邪说;婚姻落后,主要为图取财物;更有一些不法之徒,引诱他人妻室,贩卖他处。对于这些愚风陋俗,张栻深感忧虑,主张通过教化手段来达到社会治理的目的,即采取弘扬先贤正统文化,以儒家理学思想来改变地方落后风俗。他在桂林开展一系列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以树立、彰显儒家正统。此外,他还在此地大兴府学,传播理学思想,先后为地方州府撰写了许多《学记》。
张栻帅桂仅3年时间,为当地做了大量惠政安民的实事。通过精简州兵,挑选各州聪明、机灵的士兵加以训练,教以战法,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整顿治安,传令各溪洞酋长、头领,晓以大义,规劝他们消除积怨、和睦相处,不得相互劫掠、仇杀生事;加强边防,派兵严加把守,以备不测;减轻赋税,改革买马弊政,便利边疆百姓。张栻所做的这一切,使这一时期广西民心稳定、社会安宁,张栻也因此深受百姓由衷爱戴。
淳熙五年(1178),张栻又调任知江陵府(湖北)。在江陵时期,张栻多次弹劾信阳守刘大辩“怙势希赏,广招流民,而夺见户熟田以与之。请于朝,以熟为荒,乞授流民”,要求朝廷论其罪,表现了他“勇于从义”的无私无畏精神。张栻对贪官污吏十分痛恨。在任荆湖北路转运副使、知江陵府期间,竟“一日去贪吏十四人”。
淳熙七年(1180),48岁的张栻因病重卒于江陵府舍。临死时,他还亲手写奏疏劝导孝宗皇帝要“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下之理”。孝宗听说张栻去世,深感痛悼,各地的贤士大夫都泪洒悼念,而江陵、静江的百姓哭悼得尤其伤心。好友朱熹亲自为他书写神道碑文。张栻去世后,陪伴父亲长眠于湖南宁乡沩山(又名官山,为衡山之麓)。嘉定年间,朝廷赐他谥号“宣”。
南宋景定二年(1261),宋理宗诏封张栻为华阳伯,从祀孔子庙庭。被后世誉为“一代学者宗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宁志奇(四川省绵竹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