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人物】清末民初学术大师“硕学通儒”董清峻‖涂安华

作者:涂安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8-17 15:28:07 浏览次数: 【字体:

清末民初学术大师

“硕学通儒”董清峻

涂安华

董清峻(1874—1925),字汉苍,又字平子、冰谷,四川省南溪县(现宜宾市南溪区)城东大街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卒于民国十四年。因母王氏生他时,家里人梦见有鹤飞入母怀,故又自号鹤后身。

董清峻出生在一个世宦书香家庭,县志称其“幼慧好学不倦,弱冠补县廪膳生,调尊经书院肄业”,即是说他20岁时在县秀才中以优等生的成绩获得奖学金,并升入成都省府尊经书院深造。

尊经书院始建于光绪元年(1875),全国不少知名学者如廖平、宋育仁、杨锐、吴之英、张森楷等及清代二百多年间四川唯一的一个状元骆成骧皆曾就习于该院。尊经书院的历史地位,诚如《成都尊经书院史》所评:“从历史而言,它是对中华千年未有之变局的积极回应;从学术而言,它是对文翁兴学的传承,是复兴蜀学的桥头堡;从政治而言,近代中国两次巨变,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都与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成果而言,它所培养的学生可以称之为群星璀璨。尊经书院当之无愧成为那个时代省级大型书院的标杆,实际上它也是后来四川大学的前身。”在这样一所群英集聚的书院,董清峻“博通两汉训诂,精研宋儒性理及诸子百家,当代掌故时务,旁及海外政治、科学,又工诗古文辞,声名藉甚”,尤其“当代掌故时务,旁及海外政治、科学”。这种与时俱进、学以致用极具开明的学术视野和文化姿态,奠定了董清峻日后成为学贯古今中外的大师级地位。

尊经书院 (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当时,省上高官争相延请襄办教育。宣统初(1909),清廷筹备宪政,被选为省谘议局议员。在此期间,他殚精竭虑,积极建言献策,不久为内阁中书(文秘工作,官阶从七品,类今副县级),随即又晋升为候补安徽知县(正七品)。当时川督赵尔巽督东三省,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写奏章请调董清峻入幕奉天(辽宁沈阳市)警察总局会办法政学堂监督(督察官的泛称)。

宣统三年,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制土崩瓦解。作为新旧交替、中西激荡的时代,董清峻深明大义,站在历史大潮的前沿,力劝赵尔巽“顾恤民命,赞助共和,且成让朝美德”。随后,他北上入京闭户撰述,潜心学问,撰写了近百万言的学术巨著《华国新书》(由于当时国势动荡,惜此书未付梓出版。《南溪县志·文征》民国版收录了该著序言)。该书内容“以叙述我国自古物质文化与近今由外国输入之新文化有关系者为范围”。用今天的学术语言来表述,此著已属自觉性“比较文化研究”范畴了。其序洋洋洒洒数千言,纵论中华五千年物质文化成果,横向比较西方文明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广阔的视野。

难能可贵的是,董氏在通过对东西方物质文化的比较中,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传统儒家爱国主义思想,反对当时学界一股民族虚无主义,与此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斗争并树立了精神榜样,对当时中国为何落后于西方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理性思考。虽然董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做出科学的结论,但对时代的焦虑加之传统儒家思想积极治世的忧患意识,促使董氏急于在内忧外患的严峻现实面前,企图为国家和民族寻找到一剂救世良方,可谓用心良苦。

如当时在讨论试图以新存旧的具体思虑和举措中,时任四川中书科中书的董氏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指出:“欲保存国学,其事甚难。何也?旧学之士虽多,真有学者本少;其真有旧学者又往往不通新学,辄与新理相忤而为众所鄙弃,不能战胜以图存。至乎后起之士,非但不屑也,亦且不遑也。必以旧学专家又能普通新学,既能修之于己又善传之于人,然后可以负保存之责任也。”“看来旧学之士真有学问者少已成当日之共识,而新学已全面掌握“话语权势”,“关键是在董清峻提出了这一不甚为人注意的重要问题,即必“善传之于人”然后可言“保存”。(引自《裂变中的传承》)在当时的激烈论争里,董氏可谓独具卓识,今天对我们仍有启导作用。

董氏当时将《华国新书》以及《蜀学案》《人伦道德学讲义》《鹤后身诗文集》《西湖百咏》等十余部著作上呈北洋政府内阁。时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的熊希龄、时任司法总长的梁启超阅后均惊叹不已。即请政府予以褒奖。梁启超是我国近现代史维新派的领袖和著名学者。能让梁启超折服的学术著作,可见其分量。史料记载:“经中央评定学术委员会审核,其书缮藏于官,而决议以清峻为“硕学通儒”。此份殊荣,是对董氏学术成就的精准概括和最高评定。一锤定音,宣称了董清峻大师级学术地位。

此后不久,山西巡按使金永复以董氏才堪大用,荐于袁大总统,经选择,职交政事堂存记,分财政部任用。金永复又密请任董氏为冀宁道(1914年由中路改置,属山西省。1928年废)道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曾分一省为数道,设置道尹,类似清代道员,官阶四品)。在此期间,董氏识破袁世凯欲称帝的野心。在此历史关头,他不恋名利富贵,坚拒为袁所用,与康有为拥戴帝制之流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亦有反对张勋复辟的“成败论终恩怨尽,千秋同传惜张陈”诗句。后愤然离去,将反对帝制、拥护共和的一腔热血转为啸傲山水烟霞,借笔下诗章,消胸中块垒。史载:“漫游南北诸名胜地。所著颐和园词、西湖杂咏(原书为“西湖百咏”,董氏后人提供的复印本)。传播人口,东南疆吏使节皆礼为上宾。”通过以上记载,可见董氏在诗词文化方面造诣极深,在当时影响颇大。这里引一首七律诗以管窥豹。

夜宿山海关

万里平沙古战场,海云低压晚苍苍。

车声裂地摇秋色,灯火通天逞夜光。

何用长城分汉土,独怜孤岛号秦皇。

东来紫气无人识,月下悲歌忆故乡。

细细品读,颇有杜甫“沉郁顿挫”之风骨。尤其三、四句对仗工稳又不失自然,音韵铿锵谐畅,一个“裂”字掷地有声,堪称“诗眼”。临瑟瑟秋风而吊古,望冷冷月色而思乡。吊古的苍茫之恨与思乡的轻淡之愁,就这样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了,这分明是对昏暗乱世的一曲悲吟。袁世凯称帝闹剧失败后,清史馆总纂赵尔巽素慕其才,特聘董氏入馆参编《清史稿》。不久,终因长年勤于著述,劬劳疾深,于民国十四年(1925)冬离京返乡,惜病逝于武汉旅舍,享年51岁。

由于历史诸多复杂的原因,目前关于董清峻的资料很稀少。经过一段时间广泛的爬梳查考,在一些诗词选本、人物传记以及个人专辑里,发现了几个与董氏或属尊经书院的同窗(骆成骧、吴虞)或文友(杜关)。这几个均属清末民初文坛的时贤名流、风云人物。人以群分,可以想见董氏当年在学界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现将以上三人生平略作介绍并选录几首他们与董氏的交游酬唱诗作,一睹他们深厚的情义和不随流俗的高洁志趣。

骆成骧(1865—1926),字公骕,四川省资中县舒家桥七里沟人。骆成骧幼承庭训,9岁即随父就读于成都锦江书院。14岁应州试,特置首选。17岁为秀才,两年后以岁试第一选入成都尊经书院深造。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以第三名中举。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殿试中状元。

将归成都留赠董冰谷

海风横野壮心灰,岩电逢君病眼开。

骐骥纵衰龙可友,婵娟渐老鸩休媒。

我诗临海无宗派,君学江都有圣才。

石室故交零落尽,几人同事长卿来。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改名关,字若洲,号柴扉,四川长宁人。光绪戊戌(1898)进士,授户部主事。受孙中山影响,加入同盟会。1910年,与其妻杜黄在京成立乾元会,秘密策划起义。民国建立,任内务部礼俗司司长。袁世凯窃国,杜关愤而辞职回川,被选为四川省议会议员。感国事日非,川乱频仍,抑郁而终。

得董汉苍北京书诗以答之

十年书恨寄柴扉,怅望天涯泪欲挥。

一样流离之子在,等闲肝胆故人非。

干戈送老行藏定,荆棘余生去住违。

见说官贫风雪历,盼君病起不如归。

吴虞(1872—1949),字又陵,四川新繁(今属成都市新都区)人。1891年入成都尊经书院。1905年赴日,入法政大学,1907年毕业归国,在成都县中学、嘉定府中学、官办法政教习。1921年赴北京,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学院等校任教。1925年回成都,任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教授。1933年退隐,贫病以终。

答董汉苍

看罢红樱故倦游,文场追逐剧堪羞。

琵琶弦索鲜卑语,分付当前第一流。

这里不厌其烦地介绍骆、杜、吴几人,为的是多角度地研究董清峻。从目前看,研究董清峻相关资料还很匮乏,除《南溪县志》外,有本书名《蜀风集》里有专章对董氏生平介绍,但较简略,而且是从《南溪县志》转述的,没有新材料的补充,价值不大,因此查找到这几条资料尤觉珍贵。特别是杜关与董清峻的人生经历很相近,不但有共同的政治主张,在文学趣尚方面也较接近。但他们身逢那样一个动荡纷乱的年代,最终换来的只能是“当年空怀报国志,英雄末路凄凉身”的不幸结局。

总之,董清峻不但是一位造诣颇深的诗词家,更是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今天,我们应充分利用好南溪历史名人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此类大师级名人塑像(董清峻圆雕铜质塑像已落成在龙腾山龙腾阁底楼)立传,增强城市竞争软实力。这是一个光荣的历史使命和不断延展升华的文化工程。我们坚信,对南溪历史人物的持续研发必将会有新的收获,意义深远。

(参考资料:《南溪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近代巴蜀诗抄》《四川近现代人物传》《成都尊经书院史》《裂变中的传承》《骆状元诗文注》《吴虞集》)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涂安华(宜宾市南溪区史志研究学会理事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