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美食>详细内容

《二毛的老菜谱》第12期:上世纪红遍上海的素菜餐厅,鲁迅也前去打卡

作者:二毛 来源:封面新闻 发布时间:2019-08-25 11:23:06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中国美食不灭,正得益于几千年来中国饮食文化极富生命力的发展。”美食家二毛收藏老菜谱30余年,所藏文献跨越明清到上世纪80年代。

《二毛的老菜谱》栏目将以不同的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为线索,在老菜谱里探寻美食文化的历史和变迁。

 人物名片

二毛

二毛(原名,牟真理),上世纪60年代生于重庆酉阳。著名诗人,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中国饮食类非遗传承与保护课题组专家(文化部和中国烹协),中国饮食文献收藏家。1987年直至现在,先后在重庆、成都和北京创立文化餐饮品牌“川东老家”和“天下盐”。著有《碗里江山》《妈妈的柴火灶》《味的道》《民国吃家》等美食著作。

口述/二毛

整理/封面新闻记者 薛维睿

这一期介绍的菜谱是《功德林素菜谱》,1982年由上海黄浦区第二饮食公司编撰。著名作家、书法家赵朴初题写书名 ,他当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功德林1922年创始于上海,是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品牌,一直享有素食鼻祖之称。刚开业时,功德林只有十几名员工,是一家规模很小的饭店。随着吃素的人增多,饭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功德林素菜谱》,1982年上海黄浦区第二饮食公司编撰

1932年,功德林搬到南京路国际饭店西侧的一栋楼里,店面扩大到3层楼,职工增加到130多人,菜色也由10多种发展到300多种。除了日常餐食,饭店还有酒席、寿席、高级素宴、净素月饼等等,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的素菜餐厅。

我收藏的《上海市黄浦区文史资料选辑》里,介绍了上海黄浦区一些著名餐馆历史,其中就包括了功德林素菜馆。据这本文献介绍,功德林原来的经营者赵云韶,是杭州城皇山常寂寺讲经大和尚高维均法师的徒弟。

 1921年,高维均法师听说现在信佛的人日益增多,但市面上没有一家专门供应正宗素菜斋饭的素材馆,他便将赵云韶招至上海开设素菜馆。赵云韶组织了一批佛门居士,筹集到一些商业人士的经费。

1922年4月初八,在释迦牟尼生日这天,素菜馆正式开张。因佛经上“功德”之语,取名为“功德林”。

到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功德林已有60年的历史。功德林不仅以擅做素材著名,其仿荤技术也很了得,可以用不同的素菜做成鱼类、家禽以及各种山珍海味,做出四季分明的菜色。

 以素仿荤,鲁迅先生曾经批评过这种做法。他认为有些人想吃荤菜,却用素菜代替,其本心还是对荤菜向往。

事实上,鲁迅曾经光顾过功德林。《鲁迅日记》有过记载:“1928年8月19日晚,柳亚子邀饭于功德林,同席有尹默、小峰、漱云、刘三及其夫人并二女。品尝了功德林的素菜。”

上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上海,许多著名人士都是功德林的常客,尤其是以“七君子”为首的爱国人士。

1936年,沈钧儒、周韬奋、李公朴等爱国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时,就在“功德林”以聚餐为名联络各界。“七七”事变后,“七君子”仍经常以功德林为据点进行革命工作。

后来,“七君子”之一的史良还写过一篇《怀念功德林》,提到他们对功德林的素菜的喜爱。据店内老员工回忆,他们喜欢的菜式有素鸡、素鹅、烤夫、冬菇面筋、雪菜竹笋等。其中沈钧儒最爱吃的是老烧豆腐,还格外要加四川辣酱。

   《上海市黄浦区文史资料选辑》介绍了上海黄浦区一些著名餐馆历史,其中包括功德林素菜馆

功德林的素菜深受喜爱,也是因为它的菜色独具特色。功德林坚持用四季新鲜时蔬做菜。根据《上海市黄浦区文史资料选辑》描述,一只500克的冬笋,只选用100克左右鲜嫩的部分;冬菇只用肉厚形圆、个头大小相近的上品;所用豆腐、粉皮、烤麸等都是自己加工制作。

另外,功德林制作花样繁多,其主厨都有数十年的烹饪经验,能将各种原料做出几百种菜式。比如“炒虾仁”,是用土豆去皮煮熟,切成虾仁状,再用冬菇、胡萝卜等配料切成小粒,和青豆一起入锅炒。

“醋熘黄鱼”是用将煮熟的土豆压成泥,涂在豆腐衣上,中间放豆腐干丝、冬菇丝、笋丝等原料,包捏成黄鱼状,在头部用两片冬菇做成鱼鳃和鱼目,用豆腐干切成薄片作为鱼尾。

 现在,功德林已经成为中外闻名的素菜馆,美国《纽约时报》副刊都曾介绍过功德林的素菜。

附图

功德林素菜馆菜谱

前期回顾

【方志四川•美食】《二毛的老菜谱》第1期:正宗的四川满汉全席要吃三天三夜?

【方志四川•美食】《二毛的老菜谱》第2期:关于大白菜,你不知道的一百种吃法

【方志四川•美食】《二毛的老菜谱》第3期:50年代的贵州公社食堂,为何顿顿都能吃上肉?

【方志四川•美食】《二毛的老菜谱》第4期:风靡欧美半世纪的《中国食谱》,胡适和赛珍珠都为它作序

【方志四川•美食】《二毛的老菜谱》第5期:从“娇莺戏蝶”到“东篱采菊”,古诗词和菜谱的完美结合

【方志四川•美食】《二毛的老菜谱》第6期:大画家里的美食家是怎么做菜的?

【方志四川•美食】《二毛的老菜谱》第7期:你想知道的鳝鱼做法,都收在这本菜谱里

【方志四川•美食】《二毛的老菜谱》第8期:川菜在过去的国宴中是什么级别?

【方志四川•美食】《二毛的老菜谱》第9期:《中国烹饪》川菜专辑,记录了一代川菜名师

【方志四川•美食】《二毛的老菜谱》第10期:在绿皮火车的年代,餐车上都吃些什么?

【方志四川•美食】《二毛的老菜谱》第11期:世界食用菌超过半数在云南,松茸竹荪遍地

来源:封面新闻

口述:二毛(著名诗人,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中国饮食类非遗传承与保护课题组专家,中国饮食文献收藏家)

供图:二毛

整理:薛维睿

来源: 封面新闻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