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摄氏度 灼焰下的盛舞 牛年成都,“烧火龙”新春民俗年味浓
火树银花的盛况 图片由莫克提供
在“龙珠”的引领下,火龙逐火而行 图片由张勇提供
国家级非遗项目“烧火龙”复活了,从“点亮锦江”首登场,到春节期间每天坚持开演,1500摄氏度灼焰下,一群光膊汉子开启一场粗犷而又神秘的盛舞,将记忆拉回到千年前……
作为一种古老、极具民间韵味的传统民俗舞蹈,2021年牛年春节,“烧火龙”频频精彩亮相,舞出牛年成都浓浓的民俗年味,给市民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新年氛围,也渲染了成都人火一样的精气神和韵致,燃烧出跨越千年的历史文化印迹。
现场震撼
1500摄氏度下 “火龙”逐火戏珠
“烧火龙”的现场,可以说是震撼的。在动感的音乐节奏中,1500摄氏度的铁水用一只竹勺从炉具中舀出,抛向空中的刹那被早已等候的一块木板击中。火红的铁球遭遇击打,像棒球一样瞬间改变飞行轨迹,飞向空中形成漫天飞舞的铁水花。
在“龙珠”的引领下,火龙逐火而行,在绚烂的火花中穿梭逶迤,追逐着龙珠上下翻腾,制造出火树银花的盛况……
2月7日晚,以“公园城市 幸福锦江”为主题的成都市2021年“点亮锦江”春节系列活动在锦江区东门码头正式启幕,“烧火龙”横空出世。现场,璀璨的火龙从锦江水面临时搭起的浮桥舞动出场,形成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盛况,让起源于南宋的火龙第一次横跨锦江水面,展示在市民眼前,再现了“烟火锦江”之美的文化内涵。
“这个表演太震撼了!原来以为是放的冷烟花,这次近距离看,才晓得是直接从炉子里舀的铁水。”现场的一位观众从火龙表演开始,手里的相机就一直对着一锅铁水拍摄,感慨自己被“震惊”了。
当晚,直播“点亮锦江”春节系列活动的中央电视台也将焦点对准火龙,通过航拍镜头向全国人民展示了“烧火龙”的盛况。
探访秘诀
关键在于铁水熬得透打得开
在“点亮锦江”精彩亮相之后,“烧火龙”接连占据新春民俗表演的C位——从正月初一到初六晚上,“烧火龙”在成都东门大桥表演6场,在黄龙溪古镇景区表演5场,每场表演都让市民叹为观止,成为最吸引广大游客的传统民俗活动。
记者在黄龙溪现场探访了一场表演,只见随着现场音乐响起,铁火花从空中一左一右抛出,像烟花一样先是耀眼成雪白的一团,接着就被击打成了满天繁星。这一朵才落下,那一朵又升起来了,朵朵烟花,像满天星星在茫茫夜色中喧闹着,使这夜沸腾了起来。
火花四射中,两条龙像得了号令似的,在漫天的火花中急速地上下翻飞,时而滚地,时而升天,时而盘旋绞缠,时而并驾齐驱,活像两条穿行在闪电中的精灵。这样的表演一直持续七八分钟,直到观众用一阵阵掌声和惊叹声来收尾这场盛况表演。
“看着都觉得烫,这1000多℃的铁水不怕落到身上吗?”面对大家的疑惑,非遗传承人苏磊揭了秘——铁水击打得越高,落下时也就越凉,而且表演时队员们光着膀子顺势躲避,铁水便不会长时间附着在身上,而穿了衣服卡着铁花的话反倒容易烧着。这个解释顿时让人茅塞顿开,没想到这古老的演绎后面竟然还藏着这等玄妙。
非遗传承人谢鑫告诉记者,“烧火龙”的精髓就在这铁水当中,用焦煤将生铁熬制成1500余摄氏度的可流动铁水,而铁水越打得开,现场就越精彩。随着时代的演变,今日的火龙在技术上也不断创新,不断改进,炉具越来越轻便,在表演技巧和表演道具上,也不断完善。比如,表演的龙、队员们穿的裤子都由防火材料制作,人和“龙”都可以直接沉浸在火花海中,使现场表演更具冲击力。如今黄龙溪“烧火龙”已成功申请“黄龙溪火龙表演专用烟花”专利,“黄龙溪火龙灯舞”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提档升级
让“烧火龙”更具体验感观赏性
民俗专家介绍,“烧火龙”是古老“龙灯会”中的一项大型骨干活动,历史上从正月初二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当天是高潮。当天,火龙灯由宫灯、排灯、牌灯在前引导,后面是乐队和龙宝,最后是火龙。火龙随龙宝上下翻飞,栩栩如生,而家家户户则准备好烟花爆竹,待龙灯临门时,烟花齐射向龙身,好不热闹。
“‘烧火龙’的民俗传统在我们这一代不但没有断代,反而发扬光大了,从2009年起,我们成立了双流区黄龙溪火龙龙狮俱乐部,常年有稳定的成员十余人,全面负责火龙队的训练、表演。成立至今,先后赴北京、安徽、上海、海南、吉林、云南等省市表演。”据介绍,近年来“烧火龙”还先后走出国门,曾赴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表演,成为宣传中国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今年牛年春节期间,因为两条龙分开在成都东门码头和黄龙溪古镇表演,俱乐部紧急召集许多在外打工、做生意的人赶回来。比如耍龙珠的潘雨,熬制铁水的老唐,他们整个春节都没有休假走亲戚,一直扎在俱乐部忙前忙后,为每一场表演精心准备。
而节目受到大众的喜爱和热捧,也让队员们备受鼓舞。在黄龙溪古镇景区管理局的部署下,俱乐部正计划将表演团队进一步扩大,将固定表演团队扩充到两条龙所需28人以上。“我们黄龙溪‘烧火龙’有深厚的传统,有充足的人才储备,俱乐部的老师傅们可以提供技术指导,我们将争取更多商演增加队员们的收入,在盈利上实现自身造血功能,队伍保障上完全没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烧火龙”的展演效果,满足市民对仪式感、声光电等全方位的观看体验,目前俱乐部正向全市征集新的“烧火龙”音乐,将升级编排“烧火龙”音乐、声光,同时把一些遗失的“烧火龙”古老的仪式重新找回来,让“烧火龙”这一民俗更具体验感、观赏性和感染力。
此外,在“火龙”之外,俱乐部还在考虑将“龙产业”延长,结合“夏日经济”打造全新“水龙”。届时到黄龙溪古镇,白天可以体验水龙绕街,晚上观看火龙表演,进一步丰富市民的观看体验,提升与游客的互动。
朱勤贵 本报记者 陈方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