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说唱腾跳假乱真 却是枯木制为身——成都木偶戏

来源: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10-21 23:25:37 浏览次数: 【字体:

木偶戏,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质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在古代又称“傀儡戏”。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成都木偶戏,脱胎于四川木偶戏,是在借鉴川剧、民间歌舞等表演技法的基础上,广采南北各派木偶艺术之精华形成的“阿睹传神”的民间艺术。

发展沿革与现状

成都木偶戏可追溯至唐代,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有记载:“唐崔侍郎安潜子……镇西川,而频于使宅堂前弄傀儡,军人百姓穿宅观看。”清乾隆年间,木偶戏模仿川剧唱腔、剧目及表演程式,演出之盛况,一度与川剧比肩。晚清时期,祥瑞班、瑞乐班、荣华班等众多成都木偶戏班,穿梭在城市乡村的神会、庙会及茶馆、院坝中,或为节庆演出或为红白喜事演出,表演活动极为兴盛。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困苦,民间娱乐活动减少,木偶戏演出难以为继,众多木偶戏艺人生计无着, 纷纷改行另觅生路,成都木偶戏走向衰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始重视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拯救濒于灭绝的木偶戏,成都市组建木偶皮影艺术剧团,并改进木偶戏造型、剧目、音乐、布景等,木偶戏从民间娱乐变为舞台艺术。

改革开放后,成都木偶戏得到迅速发展,开始赴国外进行艺术交流。上世纪80年代,成都市木偶皮影艺术剧团先后到荷兰、比利时、瑞典等国访问演出,在国际偶坛赢得较高声誉。2012年,剧团创作了独具成都特色的木偶大戏《马可·波罗与大熊猫》,首次将皮影、人偶等其他艺术形式同时融入剧情,开木偶剧先河,通过马可波罗的视角再现成都的美景与人文风情,展现成都与世界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美好记忆。

种类与特色

成都木偶戏以造型精美、表演细腻、音乐委婉见长。木偶戏根据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分为提线、杖头和手掌(布袋)等木偶。

提线木偶又称“线偶”“线戏”或“悬丝木偶”,由演员拉动丝线操纵木偶,提线木偶在成都流传范围不广。布袋木偶又称“手掌木偶”,头部中空,颈下缝合布袋,连缀四肢,外着服装,操纵者手掌伸入布袋内作为木偶躯干,五指分别撑起头部及左右臂相互协调操纵木偶。也有剧团借鉴杖头木偶的制作特点,加设手签,使偶手活动范围更大。布袋木偶早期表演形态为“被单戏”,即单人木偶戏,以只用一副精简的支架盖上一条形如被单的帷布而得名,表演时吹、唱、操作木偶全由一人完成,语言简练、动作明快,成都艺人蒋银山最为有名。

成都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主,杖头木偶又称“托棍木偶”,清末傅崇矩《成都通览》称其为“棒棒戏”“木肘肘”。基本结构为“三棍一头一件衣”,传统杖头木偶为手签支撑于衣服内的“内插木偶”,20世纪60年代,“外插木偶”试制成功,操纵更加灵活。表演时,艺人操纵木偶在舞台镜框口表演走台步、跑圆场等动作,活灵活现。

成都杖头木偶分大、中、小三类。大木偶身高约1.5米,各部分比例与真人近似,可做出穿衣、点火、喝茶、叩首、舞刀等高难度动作,形成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中木偶高约1米,善于形体变化和表现故事情节。小木偶小巧精致,高约0.4米,俗称“精木偶”,一说源于京城,故又称“京木偶”。清末民初,成都木偶表演艺人罗木生、彭洗生、吴耀光等颇有名气。吴耀光自成一派,代表作有《杀惜》《情探》,其操纵小木偶技艺高超,表演一个钟头木偶也不下坠,还能使木偶做甩水袖、理飘带、吹胡子等动作,令人叹为观止。

演出及剧目

旧时,木偶戏演出设备简单,木偶、锣鼓等收拢起来不过几个箱子,每个戏班人数可增可减。通常表演者3人、打场面(声乐伴奏)者4人即可组成一个戏班,有的为8人或9人,艺人称之为“七紧八松九逍遥”。众多各具特色的戏班走乡串村,争奇斗艳,木偶戏表演盛况空前,时人有诗曰:

回廓西转影婆娑,傀儡场中几度过。

木偶何辜遭打击,须知木偶近来多。

成都木偶戏以演川剧剧目,唱川剧声腔为特色,其人物造型、表演程式及舞台布景等均模仿川剧。如传统木偶戏《别洞观景》中白鳝仙姑的边鱼上水、双碾步、搬翎等动作,《白蛇传》中青蛇的变脸,和尚的矮身法,《秋江》中陈姑的磋步、快步、颤颤步以及小生中常用的扇子功等均是模仿川剧的表演程式。另一方面,川剧也吸收借鉴木偶戏表演,如川剧演员模拟木偶形成木偶身法。木偶戏与川剧在艺术上相互交融,许多剧目既是川剧精品,又是木偶戏久演不衰的看家戏。

成都木偶戏剧目十分丰富,杖头木偶既有《白蛇传》《杀狗》《杀惜》《沉香救母》等优秀传统剧目,又有《降魔缘》《雷锋参军》等更加注重舞台表现力及观感的新创佳作。布袋木偶以童话剧为多,代表剧目有《调皮的小白兔》《老公公种红苕》等。

“刻木为偶,以偶做戏”,成都木偶戏作为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染着观众,在梦幻般的舞台上,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木偶展现着不同的故事,将观众带入亦真亦幻的艺术境界中。

参考资料

1.《四川省志·民俗志》

2.《四川省志·文化艺术志》

3.《武侯区民俗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