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民族风情】吉则利布 ‖ 彝族婚礼上的泼水仪式,原来是这样的......
泼水是彝族婚礼中最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迎宾礼仪,它主要用来接待男方派来的客人。泼水主要在女方家里举行,为了欢迎男方客人的到来,村子里的姑娘们就要汇聚一堂,商议和挑选会泼水的姑娘来给客人泼水,并且定好泼水的具体方案。然后根据环境,设置障碍。
当客人行至泼水地点时,好客的姑娘们,便突然涌出,整齐有序地排列在路边。然后,由姑娘们手持水瓢,拦住客人,一边高声喊,一边向客人泼水。客人见此情景后,也要主动上前,跟姑娘们打招呼,并倒掉水,让后面的人过。这样的泼水不仅给婚事增添情趣,而且给整个婚礼增添了喜庆的色彩。
凉山彝族的泼水活动,一般不分男女,只要是还没有结婚的都准许参加。有意让他们在泼水当中相识和相爱,建立友好感情,在泼水中寻觅自己的意中人,希望他们也像这对亲人那样早点订婚或结婚。在彝族风俗上对客人泼水越深表示越对客人的尊重,而且对娘家人越好,所以,每当彝族乡间得知有人要订婚或接亲时,都会感到十分高兴。
姑娘们也为了好玩,不请自来,不管路途远近,不怕劳累,不管是寒冬腊月或酷暑的夏日,她们都要积极来参加泼水,并且早早就来准备,凡是可以用来泼水的工具都盛上水,把它放置于屋子的四周,或放在屋檐、路边、院坝、村寨路口等地方。
太阳慢慢落下山去了,前来送彩礼的客人也要慢悠悠地来了。这时本村的姑娘们开始各自为阵,纷纷用水瓢舀好水,密切注视着远方客人的动向。此时,送彩礼者也会探听虚实地走动,并派出年轻的小伙子穿着事先准备好的雨衣或者是擦尔瓦打前战。
打前站的“勇士”把姑娘们辛辛苦苦背来和挑来的水给倒掉,尽力把姑娘们精心策划准备用来给客人泼水的计划打乱,然后避开水赶快朝屋子里面跑,而且冒着倾盆大水,把姑娘们的水给放倒,让后面的人尽快跑进屋里去,并求主人家的长辈们出来干涉,好让泼水的仪式赶快停止,以便顺利地进屋休息。
在这种喜庆场面上,即使是客人们跑进屋来,姑娘们的泼水兴趣不会一下就停息的,相反她们不断地变化着泼水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向客人泼水,想尽一切办法把客人泼湿透,直到姑娘们心满意足地把客人泼湿泼透为止。娘家的老一辈表面上喊姑娘们不要再泼水,却在暗地里支持姑娘们不停地朝着客人泼,一定要把客人们泼得如落汤鸡般不可,好让他们领略一下本村姑娘们的厉害。
彝族的婚礼上泼水不管怎样泼,客人是不得生气和有矛盾的,否则被视为没有修养和礼貌的人,所以前来接亲者一般来说不管姑娘们以什么方式泼水,客人都有不还击的习俗。假若,新娘所在的村子姑娘多的话,她们会在岔路口上还要用藤条、绳子拦住路口,层层叠叠设置障碍物,使接亲客人无法脱身。
他们只好硬碰硬地朝着屋子跑,尽量绕道而行到达姑娘家。到了姑娘家后,有些好玩的姑娘还趁客人不注意,将一瓢瓢的水朝客人泼去,有的地方连喝酒吃饭的时候都有人在泼水,使杯子里的酒变成了水。
第二天,等客人们一出门,姑娘们仍然以泼水相送。届时,姑娘们还要精心策划泼水的战略,把客人们围在院坝里尽情地泼水,尽情地嬉戏,到时使整个院坝都成了水的世界,客人们被姑娘们泼得四处逃窜。有的用自己的察尔瓦和雨衣蒙着头往前冲,有的被拦在家里,或者被围困在院坝里。
姑娘们正好把这些客人围困在中间,泼得前来接亲的客人个个像个落汤鸡,泼得四肢冷得发抖,泼得整个院坝成了水的世界,就连主人家的一些老者和小孩也遭殃,连姑娘们自己也由于误泼反倒把自己泼得浑身是水,而那些客人却拼命地往外冲,尽快地逃离泼水的“虎口”。
这时候,姑娘们也要开始对客人进行分割战术,在院落的四周把客人们团团围住进行泼水。小伙子们也要趁此机会和姑娘们戏耍,有意把水朝娘们身上泼去。就这样,整个村子的姑娘们你一瓢我一桶地舀着那些“喜水”向小伙子们泼洒、嬉闹、追逐着,把姑娘小伙子们的情和爱全都融合在泼水战中。
这样的泼水仪式,不仅可以看出客人们的勇气和胆量,而且从泼水当中可以看出本村子姑娘们是否聪慧能干。彝族订亲或接亲时,没有哪个男子能够逃脱姑娘们泼水这一关。
来源:凉山文艺
文:吉则利布
图:钟大坤 胡小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