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民俗】吃栽秧酒、开秧门、薅秧子那些充满仪式感的栽秧习俗‖冯再光

作者:冯再光 来源:纵 目 发布时间:2024-06-01 11:24:01 浏览次数: 【字体:

吃栽秧酒、开秧门、薅秧子那些充满仪式感的栽秧习俗

冯再光

清代嘉庆年间,绵竹诗人李德扬(字芳谷)写了一首反映古时绵竹栽秧习俗的诗:

招同人吃栽秧酒

清·李德扬

半年砚亩苦辛尝,分饷难豚例合当。

老圃老农容我学,课晴课雨替他忙。

愿祈禹甸禾千亩,乐醉豳风酒一觞。

耽听田歌斜照立,飘萧襟袂任疏狂。

栽秧酒,是旧时绵竹农耕中的一种习俗,当然,与栽秧酒相关的习俗还有很多。

每年栽秧时节,主人家为了抢时间,都要请人帮忙栽秧,这就必定要请人吃栽秧酒。届时,主人将准备好的菜肴端出来盛情招待栽秧者,其场面非常热闹,据老人讲,旧时农村喝栽秧酒的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这便是诗中的“乐醉豳风酒一觞” 。

栽秧酒自晨至晚吃五餐,早、中、晚三次为正餐,之外的称为“幺台”。俗话说:“打谷子的饭,栽秧子的酒”,众人栽秧劳作中途用来“打尖”的食物,一般由主人家给干活的人送到田间,叫“送幺台”或“打幺台”。

四川话比较有趣,所谓“幺台”,原称“腰台”, 腰者,人体中部也。“腰台”指劳作中间那一台酒肉餐。据说,如果大家对主人送来的“腰台”不满意,帮工们就会让年龄最小的女性(即“幺姑”),以歌暗示主人,提醒主人把饭菜弄好一些,否则,帮工们就会怠工,甚至留下田角不栽秧子,或把秧子栽得很浅,第二天就会浮上水面,不得不叫人重栽,此举表示惩罚吝啬鬼。如果主人大方,“幺姑”就会代表帮工们唱感谢的歌儿,活也干得又快又好。因腰台的 “腰”与幺姑的“幺”同音,久而久之,“腰台”就称之“幺台”了。

吃栽秧酒无疑也是德阳一带农人共同遵守的习俗。农历四月,川西的栽秧季节到了,农户人手不够,这就须办“栽秧酒”请人帮忙栽秧,所请之人大凡都是邻居及附近亲友。一些大户人家田多地广,则要请很多的帮工栽秧。如果哪家定下栽秧时间,哪家主人就要为栽秧酒作好充分准备,家里主妇就会提前赶场,把白酒、香烟、鲜肉等物品买回家,然后马不停蹄地用菜油炸酥肉、酥果、酥豆腐等,以便到时给栽秧人食用。

栽秧第一天,被请来栽秧的男男女女一大早就来到主人家来吃早饭,其中也有带着小孩来的。这些小孩肯定没有劳力下田栽秧,他们就是冲着主人家好吃的食物而来,在乡坝里,小孩跟着大人屁股后面去主人家吃饭被称为“砍犁头”。农忙时节,主人一般不会小气,不怕被“砍”。因为栽秧的大人看见自己的小孩吃好了会更加卖力气。帮工们栽秧直至天黑,收工后又手牵小孩一起到主人家吃饭,晚上这一台“栽秧酒”,才是最丰盛的。大家酒醉饭饱,尽兴而归……

旧时,贫苦农人常常会采用另一种办法解决抢时间栽秧的问题。即:请左邻右舍或亲朋好友帮忙,相互之间不付工钱,这叫换工。但不管换工轮到谁请人栽秧,作为主人家的栽秧酒肯定不会少,也不会差。俗话 “打谷子的饭,栽秧子的酒。” 说的就是打谷子时,饭要吃饱才有劲;栽秧子时,酒喝巴适才干得好、干得快。

栽秧前,德阳一带还有“开秧门”的习俗。农民在黎明时分,就要下秧母田扯秧子,将一把一把的秧苗挑到水田边,并在自家田里插上三窝,俗称“开秧门”。然后,还要找一位栽得又快又好的人“拜秧口”,其余的人要跟在他后面栽秧,以便栽得整整齐齐,不仅有美感,也让年轻人学会栽秧技巧,以保证秧苗成活率高、长势良好。

“开秧门”一般要举行仪式。有的大户人家为图吉利,还把鼓手请到秧田边热闹一番,所请鼓手数量有多有少,少则一二人,多则四五人,当击鼓声响,帮工们便开始在鼓点节奏中下田栽秧,老农会在田坎上带头吼起“栽秧歌”,插秧人也跟着大声和唱。栽秧歌大凡都是现编现唱,属本乡本土民歌调式,所以让人触景生情,显得乡味浓郁。诗中“耽听田歌斜照立”,描写的就是这个场景。

秧子栽好,其长势一天一个样。因水田易生杂草,秧根未固,这就必须薅秧,德阳一带习惯叫“薅秧子”,其目的是除掉杂草,提高肥效。农谚云:“秧子薅得好,犹如上粪草”。

薅秧子一般要薅三道,其中头道薅秧,马虎不得。有经验的老农对薅秧从来都十分重视,为了促进水稻生长,他们常在田边监督,提醒年轻农人注重三点,即:草薅死,田薅平,泥薅软。

薅秧子不仅有仪式感,人们还要在田间地头唱薅秧歌。歌声随着薅秧动作,把劳动演绎为快乐。田间,薅秧人站成一排,每人拄一根薅秧棒,大家有序前行,脚踩泥、手拔草,薅秧时一边拉家常,一边编些笑话,你一句我一句,驱赶疲劳,倒也自在。薅秧产生的口语交流,逐渐被人归纳整理,继而演变成一首首有趣的“薅秧歌”。

“薅秧歌”一般是告诫人们不可偷懒耍滑,有监督及鼓励作用,并富有幽默感,增添了劳作乐趣,如:

田里薅秧行对行,只有狗儿爱歇凉。

如果有人图好耍,薅秧棒儿不认黄。

随着科技和社会变革,流传于德阳一带农村的栽秧酒及相关习俗逐步转型,然而,它似一幅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仍然唤起人们的记忆,那是一种扎根于心的乡愁。

来源:纵 目

文/图:冯再光

来源: 纵 目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