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四川】古城醒来一片春‖何家祥
古城醒来一片春
• 何家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的故事又将开始。癸卯年初,注定是耕耘的开始,播种的佳期,丰收的前兆。各行各业充满朝气与活力。在新气象、新策略、新计划中,未来日子会更好更幸福。遥远的西南,美丽的巴蜀,四季青山翠绿,江河清秀。在崇山间,在田园处,烟花划破夜空,鞭炮唤醒大地。预示着暖意来临,雏芽倪露。
春满古城(王玉贵 摄)
清晨,第一缕阳光升起,照进了古城阆中。清澈的嘉陵江水被阳光洒了一层金晖。波光粼粼中有挺过严寒的绿树,城楼和塔尖影子映在上面。一晃一晃,一浪一浪。鸟儿扯着嗓子飞鸣,脆而响,响而远。它们像烟一样绕着古城飞旋,像水一样不断变换形状。
雪融暖升时,静与动置换,枯与新重生。浮动起来的东西不仅仅在水面,还有陆上。那冬日几乎看不到人影的桥下也逐渐热闹起来:摆摊的,游玩的,坐轮渡的,过浮桥的,爬山的,还有本地居民游百病(当地民俗活动)的,站在中天楼环视四周,站在华光楼远眺嘉陵江,站在白塔山目睹城江新貌,一种近而窄,远而宽,宽而远的视觉显现。
江岸田园与古城没什么区别,古城的瓦也是田园的瓦,不过是“串”了一下门。共起土囊,同挡风雨。零星花开也让人觉得春满人间,暖意浓浓。激动兴奋之余,最想走出去活动活动,开阔视野。
修缮后的鱼翅广场成为古城人必去之处。那里临江,那里靠山,那里养人,那里舒心。去一趟的人回来都感叹,感叹大国工匠在细微处的精工巧夺。蔷薇花和落梅一直是城中夺目的点缀物,但春来时,人们注意力已经转向。向远,向山,向水,更向天边的云彩和太阳。
在大街小巷挂满鲜艳红旗、彩飘、灯笼的古城,我再一次被深深震撼,两个月的离别在人生中并不长久。三年前那熟悉的场景又回来:出租车,私家车,三轮车忙得不亦乐乎。一趟趟载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还有忙于生活的远方游子扛包拖箱从火车站奔涌而来。无论是出入口还是广场,早已人满为患。
这座沉睡三年的老城已被春天唤醒,开始活跃。沿江翠绿,花色渐多。喜庆的日子莫过于春节,和谐的时光莫过于团圆。远方疆域边陲有最可爱的人持枪把守,而幸福中的人们身边有最亲的人端上香喷喷热乎乎的饭菜。寒冷的冬天早已过去,暖流回淌,心中的阴霾散去,微笑挂在每个人的脸上。
在油香、蒸馍、桂花糕的诱惑下,横竖离不开中心点。米粮市、学道街、双栅子街,东西南北各自为点,却又被无数条线(路)连接在一起,交会于中天楼。历史总会翻开新的一页。从寒冬到暖春,在灿烂的阳光下,清江流淌中再绘一幅迎春图。
烟花不再冷。路边的柳槐,街上的人们,田野里的鸟儿、耕牛、羊群、老树……多了数不清的新意,添了永不褪色的鲜红。参观贡院,状元府第和德配天地文庙等景点的游客多了起来。导游领队解说,马车牵引过街,考试院正在演绎古代科举流程,走在潮流前沿的汉服方队路过主街,让人艳羡,让人啧叹,引来群体观拍。
古城遗留的岁月,除了肃静,还有内涵,那换了一茬又一茬的灰瓦是岁月沉淀后的实物。吸引远方客人的,依旧是那厚重文化底蕴和朴实无华的民俗风情。不同特色的生活习性居然在古城中有了量的增加,质的改变。汉回一堂,彝汉一家,维回一舞……
嘉陵江所谱的春曲延伸到每一城口、镇点,那里便乐响画跃。渡船、游艇,成为江岸特殊的风景。古城也不例外,而今已成为载客观山赏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两岸环境治理与绿化整规使青山绿水愈加秀丽亮洁。
春天恰适到来,春风轻柔带雨,春花溢香竞艳。壮丽河山一墨迹,千城万店有新意。古城的春天是大家的春天,古城的文化是全中国的文化。过去定格在历史洗礼中,如今活跃在盛世年华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何家祥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