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地方名特】青川黎渊石砚‖林浩

作者:林 浩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2-27 15:56:04 浏览次数: 【字体:

青川黎渊石砚

林 浩

成 名

可传万世而不朽的砚台,历来被文人奉为文房四宝之首。其种类甚多,除了石砚、陶砚、漆砚、青铜砚外,也有竹、木、象牙、水晶、玉石等制作的砚台。其中石砚的起源很早,可追溯到母系氏族时期。1958年,在陕西宝鸡出土的《双格研磨盘》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石砚。

在众多石砚中,有一种“青川黎渊石砚”较为出名。因其制作石材是一种叫“黎渊石”的矿石,该矿石产自青川县竹园镇三郎村一个叫“黎渊里”的地方,用此石材制作的石砚,就叫“青川黎渊石砚”。

竹园黎渊里是全国唯一盛产黎渊石的地方,广元和重庆等地的人听说竹园黎渊里盛产黎渊石,很多人前来取材。20世纪70年代,重庆北碚雕刻厂曾到这里大量采购。现在广元各地制作黎渊石雕的石材均产于此地。《青川县志》(1986—2006年)记载:“黎渊石雕产于竹园镇松树村黎渊里的黎渊石,系含钙的板岩,以青色为主,兼有青、青灰、青黑之。或因风化,或因成石元素的流失、注入、置换等原因,层状板岩又有黄色石层包裹或黄色团块杂入石中,形成橘黄、橙黄、古铜黄、金黄色。整条山梁绵延2.5千米,高百余米,宛如一部天生‘石书’。”

黎渊石材很受雕刻大师的喜爱,常被他们用来制作黎渊石雕。由于黎渊石细腻精密,石材颜色分层,更多的被用来制作石砚。

青川黎渊石砚采取纯手工制作,雕刻工艺复杂,工序较多。用到的工具主要有錾子、锉刀、雕刀、磨砂纸等。一件成品要经过选料、设计、打胚、过细、刻线条、上蜡等多道工序。

手工制作的青川黎渊石砚独具匠心,深受爱好者青睐。《青川县志》(1986—2006年)中对其特性有描述:“因其石质细密,刚柔相济,色泽晶莹,滋润而富有耐性。其砚内如有遗墨,盖上砚盒,夏不蒸发、冬不结冰,且不损笔毫,具发墨、护笔、保水‘三绝’特性。被文人墨客珍爱,成为古代贡砚之一。”

清康熙三年,剑州知府乔钵所撰《黎渊石砚铭》将“黎渊石砚”与端砚、歙砚并称全国三大名砚。

传 承

青川黎渊石砚从明代开始制作,清代中叶进入鼎盛,后逐渐衰微。其雕刻技艺最早起于何人难以查证,经多方考证,下列人员对青川黎渊石砚雕刻技艺的传承多有贡献。

其一,邓氏家族一脉。据邓氏家族第五代传承人代表邓成介绍,其祖上早有人以雕刻青川黎渊石砚为生,从未间断,到如今已是第六代传人。其雕刻技艺一直采取口口相传方式,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在六代传承人中,尤以邓大联的建树最高,在他的手上改变了其祖上一直留下的“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老规矩,让邓氏家族一脉的雕刻技艺得到发扬光大。

邓大联从小跟随其叔父邓光荣学习石砚雕刻技艺,后来,他又多方学习,以艺会友。20世纪70年代就曾到重庆北碚雕刻厂拜师学艺,学有所成。1986年,与雕刻李白纪念馆字画的江油雕刻大师邓文相识,获邓文悉心指导,学成石雕绝活。

各代师承人员如下:

第一代:邓正第。

第二代:邓学文(师承邓正第)。

第三代:邓光荣(师承邓学文)。

第四代:邓大联(师承邓光荣)。

第五代:邓成、邓大福、邓孜蓉、陈国文、杨晓萍、梁永贵、罗祥清,均师承邓大联。

第六代:传承人代表共七人。其中,邓姿辉、邓武军、邓钵、边红吉、张志星五人师承邓成;邓武锐师承邓成、邓大福;陈勇均师承邓成、邓孜蓉、陈国文。

邓氏家族一脉制作青川黎渊石砚,起初为家庭作坊式,从第四代传承人邓大联开始,进入到集中生产。1992年,邓大联领头筹办了“青川县黎渊石工艺制品厂”,免费收徒6人,开创了历史先河。2007年,“黎渊石砚工艺品厂”通过个体工商注册登记,主要从事黎渊石砚工艺品的加工制作和销售。2010年,黎渊石砚工艺品厂法人代表申报获得了“黎渊”系列商标注册证书。2012年,黎渊石砚工艺品厂法人代表牵头成立了“黎渊石雕协会”。2013年,“黎渊石砚工艺品厂”与“黎渊石雕协会”整合成立“青川县黎渊石雕专业合作社”。2015年,由于国内市场出现高档工艺品滞销等多方面原因,“青川县黎渊石雕专业合作社”被注销。2019年,恢复了“青川县竹园镇黎渊石砚工艺品厂”个体工商注册登记。

在作品数量和影响力方面,邓氏家族一脉第一、二、三代青川黎渊石砚作品生产量较小,影响力不大,从第四代传承人邓大联开始,作品数量和影响力进入鼎盛,雕刻技艺名声大噪。邓大联先后接受过中央和省市电视台的采访和专题报道。其作品曾入编中国书画研究院组织编撰的《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全国翰墨精品集》大型历史画册和《中国民间艺术》《中国奇石根艺》书籍。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期间,中央和省、市领导曾多次参观竹园黎渊石砚雕刻技艺。2011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杨汝岱到四川调研考察时,到青川参观了黎渊石雕工艺品生产现场,李长春对邓成带领的雕刻团队及黎渊石雕文化给予充分肯定并题字鼓励。2010年6月,四川省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专题调研组赴青川调研灾后重建时,到青川参观了竹园黎渊石雕作品。

邓大联等人的作品有500方之多,作品题材有山水砚、双龙戏珠砚、五龙砚、九龙砚、九龙和十八凤砚、白鹤亮翅砚等。其作品先后参加了青川首届熊猫山珍节和广元女儿节等省、市、县大型商品物资交易会展出。据邓成介绍,2004年,其父亲制作的四方砚台(两方九龙砚,两方梅花砚),以22万元的价格被人买走。1997年,邓大联为迎接香港回归,特意制作了“九龙迎香港”砚台,让青川黎渊石砚大放异彩。

第五代传承人代表邓成等人的作品,先后参加在浙江举办的世界手工艺品暨精品博览会、成都西部博览会、成都西部文博会等工艺艺术品展销及交流会并多次获奖。2017年10月,其作品被四川省乡村旅游协会评为“四川省首届农村手工艺优秀作品”。2020年7月,其作品在广元市人社局组织的“邮储银行”杯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广元选拔赛中,荣获创新组“三等奖”。2016年1月,邓成、邓孜蓉的七幅黎渊石雕作品被四川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收藏。

其二,魏礼先等人。魏礼先,巴中县新乡人,自幼学习石雕技术,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来广元,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开石雕铺于广元城北街,常采回白花石、黎渊石为料,雕刻砚、屏、鱼缸、花瓶、花盆、糖果盒等文化生活用品。因取材别致,造型精妙,刻技高超,名气益著,被列为全国名刻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曾进京参展黎渊石雕,受到朱德委员长接见,其作品深受大文豪郭沫若赞扬。

如今,仍有不少艺人在广元从事黎渊石雕手艺,制作小型车饰、小砚台、手玩件和中小型摆件等。如广元雪峰职高校内专设了一大师工作室,聘谢志才大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其充分利用黎渊石材质细腻与白花石材质俏色反差大的特点,制作以黎渊石为砚底、白花石为砚盖的合成砚,将两种石材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保 护

青川县十分重视黎渊石雕技艺的发展和保护,尤其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帮助受灾的黎渊石雕工艺品厂走出了困境。2012年,400余平方米的黎渊石砚文化产品展示及加工综合楼项目被列入浙江三年长效帮扶支持范围,该项目于2013年4月落成后,交由邓成等黎渊石雕艺人使用。

青川县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在青川县职业高中开设了黎渊石雕工作室,其创新之举,于2019年3月被写入《青川县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4月,邓成带领的工作室被广元市总工会授予“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经过多年积淀和不懈努力,青川黎渊石雕技艺于2007年被公布为“广元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公布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邓成被认定为省级非遗(黎渊石雕)主要传承人。

邓成在黎渊石雕技艺传承中作出了努力,先后获得多项殊荣。2018年,被四川省乡村旅游协会授予“四川省农村雕塑类手工艺大师”称号;同年,被广元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聘任为“广元市文化专家委员会工艺类专家(2018—2023年)”。2020年,入选广元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组织的广元市首批“蜀道英才工程”培训计划;同年,被广元市人社局授予“广元市首席技师”称号。

青川黎渊石砚雕刻行业目前虽处于衰微时期,但其产品仍有一定市场潜力,收藏者较多。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林 浩(青川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

供稿:青川县委党史研究室(青川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