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理论成果>方志研究>详细内容

志书社会部类资料收集路径研究——以德阳市第三轮志书年度资料收集为例

作者:张华 发布时间:2016-05-10 11:38:21 浏览次数: 【字体:

志书社会部类资料收集路径研究
——以德阳市第三轮志书年度资料收集为例
□ 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资料是志书编纂的基础。从第二轮志书编纂的实践来看,在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五大部类中尤其以社会部类资料的收集难度最大,资料基础最为单薄,直接影响了该部类的编修。为破解这一难题,德阳市志办在2013年完成第二部德阳市志编纂后开展的第三轮志书年度资料收集工作中,注重加强了对社会部类资料的收集。
      充分认识社会部类资料的特性
      社会部类资料的收集难度之所以最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不同于自然、政治、经济、文化部类资料的鲜明特性。
      范围没有一致的界定    将社会部类作为一大志书类别,没有太多争议。但具体到哪些内容应划入社会部类,从编纂实践中看标准不一、归属多样。如:有把人民生活放在经济管理之中的,也有放进社会民生篇的;有把社会治安归为政法篇的,也有归为社会生活篇的;有把民族放进政治类的,也有放进人口类的,还有放进社会类的。而其它部类主要内容基本相同,界定比较明确,认识几无分歧,章节设置大体一致。分类界定不明晰、不确定造成资料收集范围的不确定,直接影响社会部类资料收集的组织过程、采取措施、整理规范的针对性、有效性,导致所收资料的质量难以保障,资料对编纂质量的支撑作用不足。
      责任主体难以完全明确落实    志书资料收集普遍采用“以行政职能为基础,分工负责”模式。这种模式对绝大部分的资料收集而言是有效可行的。如教育、卫生等,教育局、卫计委等政府部门在职能范围内能够提供详实、全面、权威的资料。但是,社会部类的特殊性就在于很多内容没有明确的行政管理部门,如风俗、方言等。个别虽然有行政管理部门,但其职能运行过程中形成的资料有很大一部分并不能满足入志记载的需要。如:民宗局资料的重点是如何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如何指导管理境域内的宗教团体和事务。而志书社会部类需要记载的重点是境内民众的宗教信仰、宗教习俗等,二者之间的差别显而易见。
      来源和载体广泛、多样、复杂    就志书的五个大类比较而言,社会部类的资料来源比其它部类渠道更庞杂、载体更丰富,角度更多样。例如:自然部类的资料以国土、气象、林业、水务、应急、农业等为数不多的行政机构提供为主,相关的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资料可用来补充完善。而社会部类所涉资料的收集渠道则广泛得多。以方言为例,除专门的研究机构和人员外,其它人都有可能提供相关资料。自然类资料从载体上讲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而方言类资料可以是纸质的、电子的、图照的,也可以是音频的、视频的,还可以是口碑的,而且载体越丰富,资料性越强。另外,社会部类中的一个内容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收集。如德阳风俗,既可从“上九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收集年节风俗资料,也可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收集植树造林等新兴习俗演变的资料,还可从城市建设、商品房交易中收集新兴居住习俗资料。这是因为经济、政治、自然、文化可以从多个角度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亦可从多角度反映这种影响、变化。
      部分资料收集的及时性要求更高    经济统计资料、地质气候资料等一般都会作为档案长期保存。因此,类似这些资料收集的及时性要求不是很高。相比而言,有部分社会类资料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在德阳境内就有如剑南春酒酿造等手工技艺、广汉汉剧等传统戏剧、仓山大乐等地方音乐、绵竹木板年画等特色美术、仓山太婆龙等民间舞蹈,这些资料如不及时收集随时可能因为传承人的去世等原因造成无法弥补的资料缺失。此外,不少社会部类资料还具有动态流变的特征,收集不及时,就会遗漏变化的节点,就不能正确完整反映社会发展的脉络。德阳地区的城隍会、上九会等传统节庆活动以前长期沿袭,在“破四旧”“文化大革命”时期停办,当下又在重视传统文化、发展特色旅游的背景下恢复起来。几十年内,其内涵和形式有了明显的变化。变化大,相应的新旧更替就会加快,资料收集的及时性要求就高。
      明确社会部类资料的收集重点
      社会部类的内涵异常丰富,外延异常广泛。要想事无巨细的全面收集,一则难度很大;二则最终可能是事倍功半;三则没有必要。作为志书编纂启动前的资料收集与编纂开始后的资料收集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有的完全可以在启动编纂工作后集中进行收集。统筹考虑,志书编纂启动前应重点收集以下资料。
      没有明确管理履职部门的资料    没有确定的部门,也就意味着没有明确的履职人员。很可能开展了相关的工作与活动,也没有系统的总结归纳梳理资料,即使归整了,保留传递也是个问题。如广汉的保保节在川西地区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每年正月在房湖公园举办的节会规模很大。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组织管理部门,现在要去收集前几年的节会资料,提供对象难以确定。上一轮编纂市志时我办虽然从房湖公园管理者和新闻报道中也找到一些,但仅仅是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保存的一些零星资料,既不全面,也有不少相互矛盾的地方,给编纂工作带来困难,留下遗憾。
      情况出现明显变化的资料    现在是一个急遽变化的社会,各种社会现象、社会思想观念,包括社会政策的变动都很频繁。与社会的快速变化相对应,相关资料也处于一种快速变动的过程当中。特别是一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濒危的社会现象与事物的资料,如不及时收集很可能湮灭,到开展编纂工作时由于时过境迁而难以收集到。如广汉汉剧作为独具特色的德阳地方剧种代表,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在一部分社会民众特别是老年人的生活中有一定的位置,有收集资料的必要,但这个剧种的生存发展在当前社会条件下有危机,说不定哪天就灭失了。对于类似的情况,资料收集需要及时跟进。
      重大突发的社会事件资料    重大社会事件是一个地方,一个时期社会发展变化的标志和阶段性节点,更是社会发展内在动力与矛盾的外在集中表现。写好重大社会事件也是增强志书可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第一部《德阳市志》就重点收集了广汉农村改革中“金鱼经验”“向阳摘牌”等相关资料,并在志书中作了较为详尽的记述,对提高志书质量有很好的作用。从历史经验看,很多重大事件在当时是以突发事件形态表现的,及时收集重大突发性社会事件对今后志书编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确定哪些突发事件列入收集范围,需要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性、代表性和可能产生后果进行衡量研判,作出是否收集的决定。特别要重视的是,个别在当时看来并不重大,但可能领风气之先,对今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如开办网店,这一起初不算起眼、后来遍地开花,现在已成潮流的事就应作为“重大事件”,及时开展资料收集。另外,收集这类资料要有人持续保持对社会的关注,防止遗漏。如刚刚选出或去世的重要、先进人物资料的收集。德阳市志办近三年来就及时收集了李向志、陈新有等曾当选担任德阳重要党政领导职务,以及陈兴才、丁红玉等已故德阳地方文化代表人物、民间知名人士的资料。
      多途径收集社会部类资料
      收集社会部类资料的难度大、基础差,必须采取针对性强的举措,多途径收集,才能取得实效。德阳市志办近几年社会类资料收集的实践证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搞好收集规划    社会部类资料收集范围宽泛庞杂;收集时间长,方式多样,要求高。加之,编前收集资料无志书篇目做纲领,没有好的规划,所收资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这些因素都要求制定一个整体的收集规划,使资料收集工作有序开展。德阳市志办在2013年启动第三轮志书资料年报工作时,就专门对社会部类资料的收集进行了系统规划。一是确定收集的方式、步骤和责任人。以第二轮志书编纂结束到第三轮志书编纂正式启动为周期,以年度为阶段分别由志办、相关部门与组织牵头,借力专业人士、社会力量、媒体等,采取走访、踏勘、查询、征集等方式收集各种类型的资料。二是将所收资料划分为常态资料和专题资料两类。专题资料分年度细化,明确需要收集的资料目录。常态资料确定收集标准和要求,按照符合即收的原则进行。专题资料专项规划,一年收集1-2个专题。2013-2015年德阳市志办就分别集中收集了历史人文掌故、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古镇三个专题。“十三五”期间规划收集风景名胜、历史人物、诗词歌赋、乡村院落等专题。
      与其它工作统筹衔接    一是与年鉴编辑工作统筹衔接。德阳市志办于2013年起,将资料收集与年鉴编纂工作统筹安排。在部署年鉴工作的同时,确定社会部类资料的具体收集内容、标准和完成时限并以市政府办的名义发文执行。2013-2015年共下达社会部类资料专题3个,收集到约85万字、 600余幅图片资料,并纳入了资料室统一管理。二是与地情书籍编纂工作统筹衔接。近年来,把地情书籍编纂和社会部类专题资料收集有机结合安排、协调推进。德阳市志办在计划编纂《德阳掌故(修订版)》和《德阳文化遗产》的前一年就对相关社会资料进行专题收集。三是与非业务工作统筹衔接。在单位开展其它工作的过程中适时开展相应社会部类资料收集。如到中江县辑庆镇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开展农村贫困人口生活状况样本调查和资料收集;在指导广汉市年鉴编纂工作时进行广汉保保节的图片资料收集;在罗江县开展“方志文化四进”活动时,开展了李调元生平及学术资料收集。
      开展专项收集    对一些重要、重大的,专业性较强,收集确实比较困难的社会部类资料建立专项资料收集制度。如民俗、人民生活等资料在志书中所占的分量和重要性都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因为种种条件限制,这类资料的收集难度很大,确有必要实行专项收集。专项收集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将相关专题资料的收集作为工作任务下达给有关部门。如德阳市志办从2013年来每年确定一个社会部类资料专题,下达给相关部门。这样做能够借助体制的力量高效高质达到收资目的。收集专题资料需要做到“一有三确定”。“一有”:有一个牵头部门。地方志办公室应主动承担牵头的职责。特别是对无主管单位的社会类资料的收集。德阳市志办对这方面资料的收集就主动开展了规划协调、组织实施、归总建档等牵头性质的工作。“三确定”:首先,确定收集的项目和内容。通过其他渠道和方法难以收集的资料均可分类纳入其中。其次,确定收集的程序、方式和载体。程序应保证所收资料真实客观,同时符合保密等方面的规定。方式载体应灵活多样,除纸质外,还可运用电子、录音、图照等多种载体,主要视内容需要而定。最后,确定专人指导。资料收集的牵头部门统一或分别确定相关编辑对资料收集工作进行指导,指定其对责任单位报送的资料进行验收审阅,发现有问题、需要补充的,由其提出具体、明确和可操作的意见,指导报送单位继续充实完善。二是与相关单位组织、个人开展专项合作。这主要是针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资料,如同高校专家联合收集方言演变方面的资料,同统计调查队联合收集人民生活水平调查资料等。
      适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社会部类资料收集应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首先,可在网络上收集相关资料。德阳市志办从2013年起确定了一名专门收集网络资料的人员。每周收集下载认为有必要的资料。按月进行整理,每年进行一次规范归档处理。目前已从网络收集相关资料上百万字、图片6000余张,其中社会部类资料占一半以上。其次,可通过网络面向社会征集资料。如《德阳日报》社就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征集“寻找最美家庭”的文章和图片。收集志书资料完全可以运用同样的方式。再次,有必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资料存储。社会部类资料肯定有很大一部分是纸质等传统方式存在的。有必要通过电子录入、扫描、录音录像等方式将其转变为电子信息形式储存,一方面多一道资料灭失的“防护墙”,另一方面也方便资料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的使用。德阳市志办就将近年收集到的纸质资料几乎全部进行了电子录入。
      加强与外单位的协作    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加强与其他单位的协作,将他们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收集或形成的有入志价值的社会部类资料按照有用能用的原则收集过来。如德阳市政协文史委在编写《德阳三国文化概览》,德阳市民政局在开展地名普查工作中都收集了不少可用于志书社会部类编写的资料。德阳市志办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另一方面也加强与他们协调,在两单位收集相关社会资料。
      上述举措要落到实处,还必须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收集资料不能只在办公室坐而论道,也不能只打打电话向别人索要资料,必须到实地查看、考证、采访、拍摄,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用到录音笔、照相机等必要的设施设备,对一些疑难的问题和资料,亦有必要召开会议或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讨论研究;收集到的资料类稿件也需按规定支付稿酬来提高带动资料提供者的积极性;资料形成并整理归档之后,必须具备有一定的存储条件来保证资料安全和使用方便……所有这些都需要经费来给予保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争取将资料收集立为常年开展的工作项目申报立项,将相关经费列入项目预算。在总体安排开展资料收集工作时,保证社会部类资料的分量与位置,德阳市志办从2013年起即向市政府申报了德阳市第三轮地方志书资料(包括社会类资料)年度收集项目,并获批准作为专项工作经费每年由市财政保障。
      在开展第三轮志书社会部类资料常态化收集的三年实践中,我们也感到,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和技术手段的进步,还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研究探索:一是如何保证资料选题与第三轮志书社会部类编纂需要之间的有效衔接;二是如何与相关社会组织及其成员建立更加有效、更加紧密的资料收集渠道;三是如何搞好口述资料收集;四是如何保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的资料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总之,我们可以也需要更好的进行社会部类资料收集的实践和思考,以进一步拓宽拓展社会部类资料收集的途径和来源,打好第三轮志书编纂的基础。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