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2 17:09:51

四川要闻2021年第13期(总第132期)(2021年3月22日—2021年3月28日)

作者:四川省地方志工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四川日报》、四川在线、川观新 发布时间:2021-03-31 10:55:57 浏览次数: 【字体:

四 川 要 闻

2021年第13期(总第132期)

2021年3月22日—2021年3月28日

3月22日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提取一批精美金器,首次发现的精美鸟型金饰片也正式亮相。当天,文物修复人员还完成了一枚金箔片的修复,并进行了首次展示。同时,在面积最大的8号祭祀坑,考古人员也获重要发现。

 3月22日  省农民工服务中心透露,四川省正为2500万川籍农民工建博物馆。目前博物馆主体工程和展区设计已完成,已征集到展品2000余件。博物馆选址成都市新津区,预计今年8月正式建成并向公众开放。博物馆建成后,展厅面积1800多平方米。将以文物、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场景复原等形式,全面形象地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群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汇聚成磅礴力量,活跃在各行各业,成为产业工人主体的历程。

 3月22日  2021年四川省直机关、高校、企业、金融机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包山头”植树履责春季开工活动启幕。当天,来自省直和成都市直单位300多名干部职工代表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古驿社区参加植树劳动。今年是省直“包山头”植树履责活动进入三年计划收官年,今年将完成营造林8000亩。

3月22日  四川省在成都市锦城湖畔举行2021年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暨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当天,活动主办方省水利厅创新宣传形式,组织开展环湖健步走、涉水知识有奖问答和“醉美河湖”暨水美新村主题摄影展等活动,向现场参与活动的市民宣传节约用水、水资源管理、河湖保护以及水利文化等涉水知识。

3月22日  省科技厅透露,近年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柑橘团队在天府高端引智计划的持续支持下,引进美国、日本、意大利、韩国等国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30多人次来川开展合作研究,引进国际脐橙、血橙、柠檬、杂交柑橘等优新品种和新材料38个,丰富了四川省柑橘产业发展的品种资源。

3月22日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人民政府2021年立法计划》。《立法计划》明确,省政府2021年立法项目共92件,其中制定类项目20件,调研论证类项目72件,内容突出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发展和安全等重点领域。

3月22日  省农业农村厅透露,四川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四川省2021年长江禁捕工作意见》,对今年的长江禁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当前,四川省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已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一江五河”(长江干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大渡河)等重点水域于2021年1月1日0时起实行暂定10年的常年禁捕,退捕任务已顺利完成,转段进入禁捕新阶段。

3月22日至24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前往绵阳市北川县、平武县、江油市、梓潼县、游仙区和科技城新区,调研了解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督促指导做好“十四五”开局起步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用好红色资源高标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发挥特色优势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月23日,省委书记彭清华到江油市王右木纪念馆调研,了解弘扬革命先烈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情况(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欧阳杰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3月23日 央视新闻直播间继续推出“三星堆新发现”特别节目。此前在3号坑发现的铜尊,经初步的浮土清理后,铜尊上的纹饰逐步显露。经测定,这尊铜尊高度达70多厘米,是迄今为止三星堆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尊。

3号坑发现的铜尊(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3月23日至24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赴广安市、达州市调研,指导督促地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强调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按照省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扎实抓好重点工作,推动2021年工作和“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3月2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前往邓小平故里纪念园,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并三鞠躬(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3月24日下午省委书记彭清华前往德阳广汉市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调研指导考古发掘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设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契机,完善保护传承体系,做好出土文物修复保护,加强历史文化研究阐释,建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影响力。

3月24日《四川日报》报道,3月18日,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的通知》。《通知》明确,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扩大至所有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保税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所在城市(及区域);今后相关城市(区域)经所在地海关确认符合监管要求后,即可按相关要求,开展网购保税进口(海关监管方式代码1210业务)。四川省德阳、绵阳、南充、宜宾具备开展1210业务条件。加上之前的成都、泸州,四川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城市增至6个。

3月24日 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2021年省委一号文件《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意见》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文件提出的新目标、新举措和新机制。《意见》3月1日颁布,结合本省实际,从总体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构建“10+3”现代农业体系、实施“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七个方面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意见。首次将农民工包括高素质农民,以及在岗基层农技员纳入高职扩招范围。

3月24日  四川省属企业2021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德阳市罗江区举行。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共7个,计划总投资298亿元,涉及高速公路、园区建设等基础设施领域。

3月24日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整合优化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21年10月31日前,各地各部门(单位)自行设立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并在地方接听的政务服务热线,实现一个号码服务,归并后的热线统一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语音呼叫号码为“12345”,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

3月25日上午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在成都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陈晋作宣讲报告。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报告会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省政协主席柯尊平,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出席。

3月25日上午,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在成都举行(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3月25日  省生态环境厅透露,四川省今年1-2月水环境质量报告出炉。报告显示,全省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203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189个,占比93.1%。其中,87个“十三五”国考断面中,85个断面水质优良,占比97.7%。

3月25日  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正式启动。今年共组建119个专家服务团,将为各市(州)提供327个团次服务。今年起,四川省把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拓展为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将连续五年组织选派专家赴各市(州)乡村振兴一线开展深度服务,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县和艰苦边远地区的倾斜支持,以人才智力支撑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

3月25日  中国工农红军中江县黄继光红军小学授旗、授牌仪式在德阳市中江县举行,中江县御河小学被正式命名为“黄继光红军小学”。至此,四川省已挂牌成立43所红军小学。

3月25日 《四川日报》报道,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按省委安排部署,四川省直机关工委统筹负责379个省直部门(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中,省直机关工委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探索建立“四四五”工作机制,确保省直部门(单位)全覆盖帮扶88个贫困县,直接联系1365个贫困村,累计向“四大片区”派出3200名帮扶干部,共实施19580个帮扶项目,自筹帮扶资金70.1亿元,协调投入149.4亿元,为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奔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支撑。

“四四五”工作机制的主要内容是:打好“统、制、督、考”四字组合拳,即系统谋划“统”、建章立规“制”、逗真碰硬“督”、从严从实“考”;推进“四位一体”帮扶工作法,即领导班子牵头抓总,机关党委具体负责,机关干部后方支援,驻村干部前线奋战;念好“选、训、干、讲、评”五字诀,即结合实际“选”,突出实战“训”,用心用情“干”,交流经验“讲”,鲜明导向“评”。

3月26日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听取近期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传达学习党史学习教育用书出版座谈会暨专题宣讲动员会精神,研究部署下一步相关工作。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会议并讲话。

3月26日下午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闭幕。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主持闭幕会并讲话。他指出,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审查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齐心协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

3月26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主持召开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强调要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谆谆告诫,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委部署要求,严阵以待、严防死守,确保不发生重大人为森林草原火灾,确保不发生重大人员伤亡,坚决打赢森林草原防灭火翻身仗。

3月2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主持召开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3月26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市县乡三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时间的决定》,决定:四川省除成都市以外的20个市(州)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在2022年3月31日前进行;四川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在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按照县乡两级同步的原则进行。

3月26日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条例立足优化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着眼构造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围绕营造公正文明、严格规范的法治环境,回应市场主体的需求与愿望,将“12345”查处回应机制、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天府通办”掌上服务平台等四川省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经验做法进行明确,并吸收最新改革成果,推行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等。

3月26日  省民政厅透露,3月17日,省民政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等部门印发《四川省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启动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通过“三年试点引领、两年扩面延伸”,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全省街道(乡镇)社会工作服务全覆盖。

3月26日四川省“无人机喊话”森林草原防灭火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通过活动,最终选出覆盖21个市(州)的志愿者队伍,成立林草防灭火宣传志愿者联盟。参与联盟的志愿飞手能够随时与各市(州)森林消防支队合作,进行森林防火空中宣传,对违章用火进行空中劝解,同时制作各种短视频产品。本次系列宣传活动预计将持续至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结束,最终根据志愿飞手的综合表现,评选十佳志愿飞手并进行表彰。

3月26日  四川省首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在德阳市第五中学拉开序幕。这是四川省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的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本次比赛共有成德眉资、川东、川南、川西、川北五大赛区,分别在德阳、南充、自贡、雅安、遂宁同步展开;高校组在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同步展开。未来1个月内,来自21个市(州)、66所高校共计201支球队参与角逐。

3月26日 四川省第十二届(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在泸州市江阳区开幕。本届乡村文化旅游节以“安逸四川·春暖江阳”为主题,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全省10个四川春季出游村落重点推荐。分别是:泸州市江阳区董允坝村、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成都市崇州市道明竹艺村、眉山市丹棱县顺龙乡幸福古村、成都大邑县安仁镇南岸美村、德阳市绵竹年画村、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新山村、凉山州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聂呷乡甲居二村、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桃坪村等四川10个春季出游村落重点推荐。

3月26日晚  改编自著名作家阿来同名经典小说、投资近千万元的话剧《尘埃落定》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式首演。国内一流话剧群体对《尘埃落定》的再创造,使得四川人艺能够进一步站在国内外一流的戏剧舞台上,能够借此留下属于自身独有的“中国气派,巴蜀风格”的文化品牌印记。

3月24—26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业创业活动周在重庆举行。在活动周开幕式上,川渝两地人社部门签署《“十四五”就业重点项目合作协议》。未来两地将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为原则,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十四五”期间就业重点项目合作,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两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3月27日  首批川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基地授牌仪式暨“青春中华情·圆梦新征程”活动启动仪式在四川大学举行。该活动旨在共建川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基地,深入推动川港澳台青少年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近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将完善天府旅游名县评选机制,优化评选办法、实施分类评定,对成都市市辖区实行单列评选,依托“智游天府”等文旅平台,对命名县实施目标量化和动态管理,定期复核、暗访检查,委托第三方机构每年对命名县进行综合评估。

日前  省经信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亩均论英雄”全省产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效益评价工作结果。这是四川省首次大规模开展的规上工业企业效益评价。从产业领域来看,电子信息产业的亩均营收(1483.3万元/亩)、单位能耗产出(32.5万元/吨标煤)和R&D投入强度(2.4%)在5大产业中最高;亩均税收最高为食品饮料产业,为23.7万元/亩;人均营收最高为先进材料产业,为163.8万元/人。

从市州来看,有8个市州A类企业数量超过100户,其中成都市最多,有583户,其余依次为德阳181户、绵阳169户、眉山146户、南充143户、泸州117户、遂宁117户、广安106户。

(资料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四川日报》、四川在线、川观新闻)

辑录:四川省地方志工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四川日报》、四川在线、川观新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