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成渝铁路⑨丨“桥”见成渝铁路
四川在线记者 高杲 郑志浩/文 向宇/摄影 内江观察 唐广/摄像
6月17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行走成渝铁路采访小分队从资阳市区出发,顺着成渝铁路一路向东,沱江流域上的桥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桥,是成渝铁路上的一个特殊符号。70年前,成渝铁路通车,数百座桥梁拔地而起;70年后,这些桥梁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将人流、车流、物流紧密联系在一起。
《成渝铁路工程总结》一书记载:505公里成渝铁路上,共有大桥7座、中桥77座、小桥353座。在现在的资阳、内江境内,成渝铁路上有两座特别的桥:一座是名为王二溪铁路桥的石拱桥,另一座则是成渝铁路沿线最长的钢梁桥——沱江大桥。
以“桥”见成渝铁路,也能窥见这条铁路当时修建之不易。
修桥:克服多重困难,它们创造记录
上午9时,小分队从资阳市区出发,近1个小时车程,就来到了资阳市雁江区忠义镇。
小镇边上横卧着一座石块砌成的拱桥,耳畔不时传来阵阵火车经过的轰鸣声。这就是全国最长铁路石拱桥——王二溪铁路桥。
俯瞰王二溪铁路桥
为什么是石拱桥?70年多前,全国物资匮乏,修建王二溪铁路桥,钢材不够,只能就地取材,用石材建,节约成本。王二溪铁路桥是全国最长铁路石拱桥,于1950年建成,并于两年后正式投用。
“真是了不起啊。”聊起这座大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工务段主管桥路副科长邓进打开了话匣子。在他看来,修建这座大桥突破了两个限制:一是摆脱了原材料匮乏的限制,二是解决了结构设计难题。
一辆火车正从王二溪铁路桥驶过
但一般的石拱桥大多跨度短,且少有弯道,王二溪铁路桥半径382米、长达316 米,且坡度达到7‰,这对桥梁的结构设计、承重能力等都是极大的考验。“放在现在也堪称奇迹。”望着大桥,邓进满是称赞。
从王二溪铁路桥出发,向东南方向行驶80公里左右,小分队就来到了内江市椑木镇,这里有长370.83米、高27米的西南地区第一座,同时也是成渝铁路全线最长的钢梁桥——沱江大桥。
沱江大桥全景
新中国成立前,沱江大桥先建了桥台和桥墩,也曾修建过护坡,但洪水冲刷被毁坏后就没有全部完成。成渝铁路开建后,这座大桥又继续修建。
桥边的小道上,内江工务段自贡桥路车间主任范永正在进行安全检查,一些前来打卡的游客不时问他,“这座桥真的有70多年的历史?”他们好奇,在那个没有任何大型机械化起重设备的时代,建造工人是如何在沱江之上建造出这样一座钢架大桥?
“用的是‘搭积木’的方法。”与范永一同前来的内江工务段自贡桥路车间党支部书记肖峰介绍,所谓“搭积木”的方式,就是建造工人把拼接完成的钢桥当作“积木”,将桥墩上面垫起滚筒作为“支撑结构”,“积木”通过“支撑结构推动,得以立于江中,从而建造出一整座大桥。
1951年,沱江大桥建成后,其成为铁路建设物料的运输通道,保证了成渝铁路的建设进度。
列车通过沱江大桥
护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大桥至今仍运务繁忙
王二溪铁路大桥上行方向是长沙埂站,原来是办理客货业务的站点,现在只办理接发列车和交会作业。该站副站长廖录强说,随着成渝高速、成渝高铁的开通,成渝铁路重点转移到货物运输业务上。据他透露,每天有60余列火车从王二溪铁路桥驶过,往来的矿产、建筑材料、农产品等络绎不绝。
繁忙的背后,离不开一群护桥人的坚守。
“从桥面到桥墩,上下石梯共84步,走太多趟,不知不觉记下来了。”内江工务段简阳桥路车间简阳桥维修工区班长刘存忠从业已近20年,每月来王二溪铁路桥检查是他工作的常态。从桥面到桥墩再到桥孔,巡查一次需要3个多小时,如果遇到雨水多的季节,时间可能会更长。
多年的从业经历,让他养成了“眼观手记”的本领,现在他的工具更加丰富:在桥墩和桥头“植入”了芯片,使用桥路检修系统进行处理……科技化的维护手段,便于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回传给相关部门分析,再制定相应方案解决。
和刘存忠一样,范永也是一位从业多年的护桥人,定期来沱江大桥检查,是他日常的工作。“这个是涂黑处理。”他蹲在大桥的小道上,查看钢轨下面枕木的情况,“所谓涂黑处理,就是将枕木进行沥青浸泡,这样能达到防水效果。”
枕木轻便,能够减少桥梁的自重,做防水处理,会让枕木更为坚固。范永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及时检查枕木的受损情况,便于遇到问题时及时进行更换。“下个月,我们还要用煤焦油对枕木进行防腐处理,让大桥更加坚固。”范永说。
听内江当地人说,在沱江大桥内江市椑木镇方向的乌云山半山腰有一座纪念塔,这是为纪念在建设沱江大桥中牺牲的解放军战士而修筑的。
仿佛是一种传承,铁路人一代代守护着这条铁路上的桥。70年过去了,成渝铁路上,一座座桥梁依然伫立,似在诉说当年修建的不易与艰辛。
行走成渝铁路系列报道
①丨505公里的成渝铁路是怎么建成的?
②丨多次扩能改造 成渝铁路不断“生长”
③丨一文带你读懂成渝铁路“珍贵档案”
④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今满“周岁”,它的航油供应来自这条“老”铁路
⑤丨成都站,不只是成都人的火车北站
⑥丨70岁老站焕发新活力,“成都小枢纽”拉动大产业
⑦丨服务城市建设 “养”出一座新城
⑧丨穿过龙泉山 汽笛声打破成渝之间的“屏障”
⑨丨“桥”见成渝铁路
⑩丨这座“轨道上的城市” 70岁成渝铁路见证它发展
⑪丨沉睡三万多年 铁路桥下挖出的头骨化石曾让世界瞩目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