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成渝双城记>详细内容

“双圈”规划纲要“两地谈”①丨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郑备:乘势而上,携手共建“经济圈”

来源:川观新闻记者 李欣忆 发布时间:2021-10-20 23:38:10 浏览次数: 【字体:

川观新闻记者 李欣忆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日发布。

如何全面认识理解《规划纲要》?一年多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了哪些建设成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郑备接受了川观新闻记者专访。

记者:从去年初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到近日国家正式公开发布《规划纲要》,这对四川未来一个时期发展意味着什么、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能谈谈您的认识和体会吗?

郑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经略西部腹地、拓展回旋空间、完善区域布局、促进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赋予了川渝两省市新的时代使命和发展重任。《规划纲要》作为纲领性文件,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规划纲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刻阐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赋予了川渝两省市服务国家战略全局的重大使命;《规划纲要》紧扣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战略定位,指明了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方向目标;《规划纲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部署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贯穿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是四川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迎来的新战略机遇,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新布局,推动一批期盼多年、奠基长远的重大项目落实;有利于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引领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带动区域全面提升、整体跨越;有利于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协同重庆统筹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进一步深化“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有利于迈入绿色发展新阶段,筑牢长江和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记者:落实《规划纲要》,我省有哪些具体举措?

郑备:落实好《规划纲要》,既是四川肩负的政治责任,也是发展的重大机遇。省委、省政府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新时代四川改革开放的总战略、总牵引、总抓手,切实把《规划纲要》转化为四川方案、四川行动、四川举措,扎实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一是认真学习领会。先后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委财经委员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会议等,举办省级领导干部和市厅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二是系统谋划部署。成立以省委书记为组长、省长为第一副组长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召开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专门就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决定,研究制定4个实施意见、7个专项规划或行动方案,形成“1+4+7”政策体系。召开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全省“十四五”发展的战略引领,统揽各项工作。召开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对《规划纲要》明确的建设任务,逐项梳理细化,由省级领导牵头按照“清单制+责任制”务实推动。

三是推动重点突破。抓极核主干,推动成都高质量建设“三区一城”,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打造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抓南北两翼,推动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川东北渝东北一体化发展,打造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核心腹地。抓新区建设,在成都、绵阳、宜宾、南充规划建设省级新区,“一区一策”量身定制支持政策,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极。抓毗邻地区合作,支持在规划统筹、政策协调、协同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跨区域融合发展经验路径。抓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实施一批交通、能源等领域重大项目,全力推动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抓政策协同,推动两省市行政审批、市场准入、公共服务等领域制度衔接、标准统一,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记者:川渝合作有哪些创新举措?

郑备:川渝两省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强化一体化发展理念,全面加强战略协作、政策协同和工作协调,创新举措、携手共进,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

建立了一套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建立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和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机制,组建一体运行的联合办公室,共同设立交通、产业等多个专项工作组,形成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上下贯通运行机制。开展两省市优秀年轻干部互派挂职,互派两批次201名干部到主要职能部门、重要开放平台、重点合作市区(县)挂职。

制定了一系列精准务实的政策文件。联合制定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加强重庆成都双核联动引领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共同印发工作方案和年度重点任务,协同推进20个重点规划或方案编制。

搭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合作平台。规划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川渝高竹新区等10个合作功能平台,鼓励和支持毗邻地区在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

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立两省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工作机制,明确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等8个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由两省市四套班子负责同志“双牵头”联系,按照“一项目一专班一方案”推动项目建设。滚动实施川渝合作共建重大项目67个,总投资1.57万亿元。截至9月底已开工64个、累计完成投资1866.8亿元。

推出了一批企业关心群众期盼的便民举措。协同推进“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关心的营业执照申办以及群众期盼的异地就医登记备案等事项,联合发布210项“川渝通办”事项。实施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6项便捷生活行动,切实增强两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记者:一年多来,川渝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

郑备:一年多来,川渝合作乘势而上,党政交流愈加密切,推进机制不断完善,政策协同持续强化,先期项目加快建设,社会共识广泛凝聚,呈现出战略引领、高位推动、全面深化的良好态势,为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一是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提速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成渝客专完成提质改造,成都、重庆实现一小时互通,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成达万高铁开工建设,渝昆高铁等加快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可研获批,渝西高铁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川渝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达13条、在建6条。

二是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授牌首批20家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川渝中小企业服务一体化云平台上线,成渝地区获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两地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全域配套率达80%以上。合力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共同举办“线上川渝农交会”。成立巴蜀文化旅游推广联盟,大力培育十大巴蜀特色优势文旅产业集群。

三是协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以“一城多园”模式推进西部科学城建设,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天府实验室正式揭牌。实施川渝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双城经济圈科创母基金。推动川渝高校共建3个协同创新中心和1个重点实验室,围绕人工智能、大健康等联合实施15个重点技术研发项目。

四是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成立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联合开展川渝跨界河流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整治行动、跨界河流“清四乱”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大气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协调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标准。在全国率先建立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打通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绿色通道”。

五是改革开放持续拓展深化。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等率先在省内自贸区平台试行推广。逐步统一中欧班列(成渝)运行标准,2021年1—8月中欧班列(成渝)开行3595列。研究建立跨区域合作财政协同投入机制和财税利益分享机制,共同设立300亿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

六是公共服务共享多点突破。实现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主城公共交通“一卡通”“一码通乘”,开行川渝省际公交8条。实现户口迁移迁入地“一站式”办理,最快10分钟落户,累计办理业务5.9万笔。建立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两省市医保参保人员住院、门诊就医购药直接结算分别达11.18万人次、61.58万人次。开辟住房公积金线上线下双绿色通道,异地转移接续办理时间由一个月压缩到3个工作日以内,累计办理1.6万件。

记者:下一步有哪些重点工作?

郑备: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之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以《规划纲要》为实践指引,与重庆齐心协力、相向而行,携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见到新成效。

一是协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同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共建支撑国内循环的区域大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开放大平台。

二是协同深化重点领域合作。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统筹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联动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共同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三是协同推进重大事项突破。合力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协同推动重大功能平台加快建设、提能升级,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等重大改革,加强产业、人才、土地、投资等重大政策协同。

四是协同完善工作机制。在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指导下,进一步健全川渝合作机制,加强两省市多层次全方位对接合作,广泛凝聚共识与合力,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来源: 川观新闻记者 李欣忆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