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直击当前疫情防控三大焦点

来源:20201231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0-12-31 10:14:30 浏览次数: 【字体:

12月29日拍摄的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山姆会员商店内张贴的疫情防控提示。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相关工作,强调“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连日来,围绕“源头如何管住”“苗头如何看住”“人头如何抓实”这三大当前疫情防控的焦点问题,记者在北京、辽宁等地展开走访。

源头如何管住?

12月23日,辽宁省沈阳市通报了一例韩国返沈人员解除14天集中隔离后被确诊的病例尹某某。截至12月29日24时,由该病例引发的疫情累计确诊病例已达13例。

沈阳市12月29日发布通告,将进一步加大核酸检测频次,对中风险地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对重点风险人群每48小时进行1次核酸检测。沈阳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毛印百说,鉴于目前仍有新发病例出现,当地将扩大流行病学调查范围并进一步划大管控圈,全面快速排查相关接触者。

输入性风险既包括“人传”,也包括“物传”,进口冷链产品也是疫情输入性风险的重要源头。最近大连市出现的疫情很可能是从冷链食品引发,国内多地也相继通报冷链食品新冠肺炎病毒检测呈阳性。

记者在北京、辽宁等地了解到,各地均加强了疫情源头管控。辽宁省12月27日明确提出要严格执行入境人员“14+7”医学观察措施。大连不断加派力量严格冷链产品管控,设定了8个冷库为首站定点冷库。

北京海关副关长高瑞峰介绍,北京海关将实施口咽拭子、鼻咽拭子“双采样”和实验室“双试剂”检测提高采样检测水平,同时建立航班采样结果全流程追溯机制。

【记者观察】输入性风险仍是国内多地散发疫情的主要原因。从几起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情况看,执行“14+7”(14天集中隔离后,再执行7天居家观察)十分有必要。在居家观察期内,境外回国人员既不能随意外出,社区也要加强服务管理,做到随时掌握情况,第一时间上报。此外,对于进口冷链食品,要进一步加强进口首站的检测力度,不检测不出货,从源头切断传播可能。

苗头如何看住?

让医院、诊所、药店这些疫情一线的“哨点”“探针”及时识别高风险人群,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在沈阳等地,一些确诊病例就是在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时被识别出来的。

沈阳市明确要求:未设置发热门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律不得擅自处置发热病人,应严格按照属地指挥部相关规定第一时间履行报告责任,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安排专人引导患者赴就近发热门诊处置。同时要求发热门诊必须查验就诊患者“健康通行码”,做好发热患者基本身份信息登记;严格落实“应检尽检”,就诊患者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就地隔离观察,等待检测结果;加强零售药房管理,销售退热类药品时严格查验身份证明,并进行实名信息登记。

【记者观察】医院、诊所、药房等是识别、发现疫情的重要防线。询问、登记并及时上报就诊患者、购药人员的基本信息,对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置、早治疗”至关重要。但是在个别地区,发热门诊和正常门诊之间依然存在有效阻隔不够的问题;在一些没有出现散发病例的地区,部分诊所、药店依然有放松警惕的现象。相关单位必须保持警惕,更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人头如何抓实?

如今,各地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密集出台政策,不断织密防控网。新年将至,这张网密不密,关键是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到人。

零星散发病例发生以来,有关地区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在北京市西城区,涉疫胡同东西口均已采取出入管控措施,实行封闭式管理。北京市顺义区常务副区长支现伟介绍,当地已抽调56家单位1050名干部职工支援属地防疫,1万余名党员回社区(村)报到,参与各项防控工作。

针对冷链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曲寿巍表示,当地督促冷链食品企业落实从业人员、货品和环境核酸检测,将冷库搬运工等重点人员核酸检测频次提高到每3日一检。

【记者观察】防控网绷得紧不紧,实不实,最终要看责任是否落实到人头。从现在出现的散发病例看,个别地方仍然存在“文件、措施很多、很细,但是具体落实参差不齐”的现象,个别地方的举措甚至仍然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此外,还需要居民自觉接受约束,配合防控人员。

新华社记者曹智徐扬汪伟王君璐

(据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相关链接

上海立法:

发现传染危害新型病例医卫人员有权直接报告

据新华社上海12月30日电(记者龚雯)《上海市医疗卫生人员权益保障办法》30日正式发布,并将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办法》对医卫人员如何报告传染病疫情相关信息做了详尽规定。

根据《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的报告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后,应当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信息。医疗卫生人员发现存在传染危害的新型病例,有权直接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并建议所在医疗卫生机构采取高级别的防护措施。医疗卫生人员因判断错误而报告的,依法免除其法律责任。

来源: 20201231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