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巴蜀讲坛讲述《孔子治道论》

作者:边钰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9-10-20 12:53:12 浏览次数: 【字体:

 川报讯(记者 边钰)10月19日,巴蜀讲坛之《孔子之道》系列讲座在省图书馆如期进行,四川大学王炎平教授进行了系列讲座的第三讲——《孔子治道论》。

王炎平从孔子治道论提出背景、核心要义、孔子治道论和古代中国政治这三个方面入手,为听众进行了细致生动的讲解。他说,孔子治道论以仁释礼,将中国古代治道由礼治发展为德治,为中国古代国家确立道义责任和“善”的政治理念,促使中国传统文化由礼文化发展为仁文化。

王炎平说,孔子治道论有四大要义,即以仁为礼导向、以仁为政导向、以仁为刑导向和以仁为国家政权及为政者导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代中国有太多像范仲淹这样的贤士。他们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样的仁人,都是孔子治道论弘扬国家善行而进行引导所发挥出的作用。王炎平认为,中国古代社会能相对长时间保持稳定,创造各类精神物质文明,前提就是人民有信仰,国家有目标。而这个信仰和目标的精神源头就是孔子治道论,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泉。

来源: 四川日报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