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治蜀兴川】只此青绿 只此四川

来源:天府新视界 发布时间:2024-07-26 13:37:26 浏览次数: 【字体:

只此青绿 只此四川

岷江轩

2024年7月23日,备受关注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官宣新成果: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与玉石器生产加工相关的遗存,经专家初步判断为玉石器“生产车间”。

同一天,三星堆博物馆宣布,通过对出土残件的三维数据采集,在数字化技术的辅助下,高达2.88米的三星堆二号青铜神树已成功实现数字化虚拟复原。观众可以在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上一饱眼福。

今年以来,三星堆文物已先后“出差”上海博物馆东馆、内蒙古呼和浩特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等地,神秘瑰丽的古蜀之花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处处留香。

在三星堆惊喜连连的同时,四川的另一大文化IP蜀道也频频刷屏——

6月18日,“蜀道行”文化遗产展示推介活动暨文艺名家蜀道行采风活动启动,联动川陕甘渝等蜀道沿线省市,发掘蜀道内涵,书写蜀道传奇。

7月8日举行的蜀道研究成果发布暨专家学者蜀道行活动上,作为《蜀道文库》系列成果之一,《蜀道遗产丛书》《蜀道方志集成·阴平道卷》《蜀道方志集成·金牛道卷》和《蜀道栈道图集》4部蜀道研究成果发布,极大丰富了蜀道研究资料。

此外,汇聚蜀道沿途四省市珍贵文物近400件的“雄关古道 经纬中华——大蜀道上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特展将于7月28日在四川博物院拉开帷幕。

……

习近平总书记到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德阳市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等地视察一周年以来,蜀道、三星堆等四川文化大IP持续面向国内外描绘四川的万千气象。透过古柏群与青铜器的一抹青绿,我们看到苍松翠柏的千古守候,看见文明勃发的万里吉金。

翠云廊航拍(C视觉 华小峰 摄)

青是生命本色。

作为古代关中平原通往四川盆地古蜀道的重要路段,广元市剑阁县的翠云廊上,有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从一岁枯荣到历史沧桑,它们以生命的常青之姿,看惯秋月春风。

去年9月,四川发出《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党政“一把手”担任的林长坚决扛起古树名木保护的政治责任,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原地保护、科学管护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机制。

今年2月,四川印发《四川省千岁古树名木保护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构建包括千岁古树名木诊疗、复壮专业队伍建设在内的保护体系……如今,“一树一档案”的工作正在四川全面铺开,古树名木们即将全部拥有自己的“户口簿”。

一抹生命之青,映照出四川良好的生态本底、蔚为壮观的古树名木。剑阁县是广元古树名木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尤其以翠云廊的古树名木保存最为完好、里程跨度最长、数量最多。其中,被誉为“国之珍宝”的“剑阁柏”,树高27米,树龄长达2300年。而放眼整个四川盆地,与剑阁柏一样的古树名木家族其实无比庞大:四川现有古树名木71578株,当中树龄在2000岁以上的就有49株,两株1700岁的“中国桢楠王”同样在雅安荥经的云峰山上“站”成传奇。更有“植物中的活化石”桫椤、珙桐、银杏,它们的家族从远古时期就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在这片舒适的土地上代代生息。

一抹生命之青,交融着四川的古与今,与这片土地上的中华文明息息相关。古蜀道上众多的交通遗存与文化景观,保留着历史变迁的痕迹,使它被誉为“古代陆路交通活化石”:五丁开山、秦并巴蜀、诸葛北伐、曹魏伐蜀、明皇入蜀……这些故事,早已成为刻进中华民族DNA里的文化记忆,每一段都能被人们说上千年。古蜀道更是一条人文之路:岑参、杜甫、白居易、陆游、范成大……文人雅士、迁客骚人,都曾在这条路上留下各自的吟咏,物喜己悲之间,他们有意无意地成为历史的见证。

一抹生命之青,浓缩着一脉相承的生态思想,启发着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翠云廊上,明代开始颁布实行的“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袭至今、相习成风,既守住了此间一片青绿,更激发着古树名木保护的时代之声。如今,脚踏沧桑的青石板路,行走在翠云廊古柏林中,我们依然能够在阵阵清风中,感受到好的制度框架与代代坚守的制度执行所留给我们的宝贵生态财富。一抹青绿,让我们感觉过往的历史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丰沛的生态基因则为历史持续注入文明动能。

青是历史绵延。

青铜器原是金色,岁月沉淀让它们褪去金黄,留下满身青绿。因此,青又是历史的成色,是文明绵延不绝的色彩。从历史深处走来,一抹青色流淌在青铜器的纹路间,跳跃于文人墨客的诗行中,闪烁在三苏的静水深流里,让人们在青意里,感受中华文明如何从溪流汇聚成江河,走向辽阔深远。

这一抹青色,是文明的先声,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跫音回荡。1986年,沉睡数千年的三星堆文明“一醒惊天下”。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祭祀坑,再次聚焦世界目光:神秘的青铜人头像、肃穆的青铜大立人、夸张的青铜纵目面具……向人们展示了尘封四千多年的古蜀王国,深邃的历史深处,青铜冶铸工艺将文明的华彩凝练,三星堆与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青铜文明交融发展,古蜀文明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牢记嘱托,如今,四川正扎实做好三星堆遗址的田野考古、文物保护等,让这一抹绵延的青色,弦歌不辍,成为泱泱中华的文化活水。

三星堆青铜器

这一抹青色,是接续不断的新发现、新成就,造就了巴蜀文化的满园春色。“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正对外开展,展出的近九成文物为首次亮相。一年来,三星堆遗址新发现、新成果频频刷屏,从发现到解读,古蜀文明渐明。新发现建筑基址和手工业作坊分布、朝向呈现明显规律,新确认三星堆古城水门、城门等,让人们看见距今三千多年前三星堆古城已有清晰城市规划。如今,四川正以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抓手,让人们在青绿之间遥望历史的吉光片羽。

这一抹青色,是涓涓细流,让人们从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苏文化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自古以来,苏门“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好家风代代传习,苏轼母亲程夫人“不发宿藏、不残鸟雀”的家教典故口口相传。“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点题、答卷,清水潺潺。高标准建设的三星堆研究院、蜀道研究院和三苏研究院相继成立,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活水汩汩而下。传承、读懂、阐释,四川文化的拔节向上,青翠动人。今年5月,三苏祠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苏轼书法全集》、《苏海漫游丛书》(论文集)、《中国有三苏——三苏家风家教》等书籍的编辑出版,证明为何“一滴水可以见太阳”。6月8日,三苏祠打造的三苏文化大数据库正式上线,让苏粉随时畅游苏海成为现实。当我们把“三苏”“蜀道”等放在民族自信的道路上去思量,其带来的不仅有流芳的诗意,还有作为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有的志气、骨气、底气。

青是文脉传承。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古木常青、文化长存,离不开一代代守护者、传承人,用青春之青,护文化常青。

传承,是保护与守护。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古蜀道上,叮嘱同志们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一年来,随着数条研学线路的开通,走蜀道的人越来越多。而在古蜀道旁的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镇天桥村,放假归来的孩子们,拿着小喇叭,走街串巷向游客、村民宣传护林知识。从小娃娃到古稀老人,这个村子,几乎人人都是“护林员”。他们从小就是听着古柏的故事长大的,这里的大人娃娃都像敬畏自己的长辈一样敬畏古柏。

传承,是修复与研究。

前不久,#00后已经开始研究三星堆了#的话题登上热搜。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这个大部分由“90后”“00后”组成的团队,在三星堆祭祀区的5、6、7号坑已经累计工作近30个月、7000多小时,出土数千件珍贵文物;而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和修复中心一楼,还有一批“90后”,投身文物修复,把背影留给游客。

文保领域年轻的专业工作者,在四川还有很多。在广袤大地上,一支青年队伍在高寒、缺氧、大风、极端天气频发的恶劣环境中,连续发掘稻城皮洛遗址、资阳濛溪河遗址和遂宁桃花河遗址,拼出了旧石器时代的文明印记。在包括他们在内的一代代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努力下,四川3个遗址项目被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3个遗址项目被纳入“考古中国”研究项目。

皮洛遗址(C视觉 何海洋 摄)

传承,更需要制度保障。今年5月6日,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举行,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扎实推动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会前不久,《四川省加强石窟寺联合保护工作方案》《四川省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联合保护工作方案》《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三年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6年)》相继印发,文物保护系统发力、法治护航。

传承,终究要营造氛围。四川实施传承人记录工程,建成省级非遗档案馆和非遗数据库;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13个研培院校已举办培训班108期,覆盖超3200人。而借助互联网,越来越多的四川年轻人担负起了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如峨眉派女子功夫团、雁鸿、小万姑娘、彭南科、山白等非遗传承博主纷纷涌现。文脉在传播中传承。

岁月无言见证,传承掷地有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过传承中华文脉的接力棒,正是守护文脉的最好方式。

青是创新动能。

中华历史文化犹如一棵古树,深深扎根中华大地,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过去一年,四川用新技术、新载体、新形式传播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仅赋予了四川继往开来的持久力量,更让历史年轮里的文化之光愈加明亮。

与时俱进活化、利用好历史文化,让青山常青、文化常新。穿越古今,2300多年历史的蜀道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一年来,挂牌成立蜀道研究院,举办中国蜀道论坛、中国蜀道文物展等学术研讨交流活动;以蜀道文化保护传承为主题创作的川剧《蜀道行歌》,唱出广元年轻一代的蜀道情怀;创新剑门关文学奖评选,创作《蜀道行歌》《葭萌春秋》等文艺精品;以蜀道为依托拍摄《翠云廊》《天下雄关》等纪录片……创新利用历史文化,古蜀道的绿色生态资源,配上与时俱进的创新表达,活色生香。

《蜀道行歌》在广元大剧院成功首演(图源:广元日报)

用新技术打开“新空间”,让历史文化的表达越来越“青春”。这一年,借助AI修复技术、3D打印、三维数据复原新出土重器文物等,三星堆背后神秘的古蜀文明更加可感、可知。今年,三星堆博物馆新展厅“对话三星堆——互动体验厅”正式开放,游客戴上MR导览眼镜,眼前便可出现文物全息投影的动画与讲解,沉浸式体验三星堆人的服饰、发式、冠式、饮食、自然生活环境。前不久,三星堆象牙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化学材料脱水加固和微生物加固两种方法,象牙的强度已经可以达到健康象牙的20%左右,基本满足了考古出土象牙未来在博物馆展出的条件……被科技“唤醒”的三星堆,焕发新的生命力,令人惊艳不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四川正在通过文化产业、业态、产品等具体载体创新发展,努力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星堆博物馆推出青铜面具文创雪糕,一炮走红,文创馆里也摆满了文具、摆件、服饰等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既满足了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也推动了三星堆文化的广泛传播。

跨越时空,历史文化历久弥新,青春闪耀。

来源:天府新视界

撰文:成博 边钰 刘志杰 范吴瑕

来源: 天府新视界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