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巴蜀大地引发强烈反响(四)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4-07-22 22:00:09 浏览次数: 【字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新征程上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相继发布,巴蜀大地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全会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

四川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是其中重要一条。

“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要把人民当作根基,牢牢扎根于人民。”省委副秘书长、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李文星认为,全会就是动员令,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作出了总部署、画出了路线图。李文星说,作为推动改革的重要统筹协调部门,促发展、增动力、惠民生一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原则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抓好民生领域重点改革,在重点人群就业帮扶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重点发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四川最南端,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全会提出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让攀枝花市委共富办副主任、市社会建设事务中心主任郜迪干劲十足,表示一定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领域改革事项,主动回应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他透露,近期攀枝花将谋划推出干货满满的人口服务管理改革举措,“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新期待”。

攀枝花城市景色。攀枝花市委宣传部供图

全会聚焦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医院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大窗口。”四川省康复医院副院长何霞说,今年4月1日,全国131个试点城市启动为期一年的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便捷的信息联网服务为老百姓解决了很多琐事,让患者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便利,“未来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保民生和促发展方面积极探索,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升服务质量。”

想方设法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效,这样的改革实践将在巴蜀大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近日,四川天府新区行政审批局、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管理委员会行政审批局正式签订《一件事跨域办框架协议》,联合发布涵盖新生儿出生、异地就医备案、企业开办、企业简易注销、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等5个“一件事·跨域办”。认真学习了全会公报和决定,眉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周吉勋有了新目标:“接下来我们不仅要学习领悟好全会精神,更要将全会精神保质保量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可以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做很多创新,真正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便捷更高效”。

天府新区兴隆湖区域。马骥 摄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在民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决定》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近期,省人大常委会将开展《四川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执法检查,这是条例施行2年多来首次开展执法检查。在省人大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泓看来,人大开展经济工作监督,就是要紧扣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法律法规实施的深层次问题来依法开展,推动解决问题。“这次执法检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程序、改进工作方法,扎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会强调,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秦海表示,作为一名司法审判人员,他深有感触。“人民法院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公正司法,更好地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助力,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秦海表示,四川各级法院将继续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加快推进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强化产权司法保护,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大对“卡脖子”关键技术、种业种源等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天府中央法务区综合服务中心资料图。天府新区供图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建设,切实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张光华的声音掷地有声,他表示,四川公安将持续推进“深耕善治”行动计划,着力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努力以公安工作现代化支撑服务四川现代化建设。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省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副处长陈亚林看来,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7月1日起,我省实施企业信息变更、注销登记“一件事”,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川渝正联合打造‘营商环境云地图’掌上服务平台2.0版本。”陈亚林介绍,这项改革将为川渝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营商决策咨询服务,搭建金融、政策、法律、创新等服务信息直达经营主体的便捷通道。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万源市古东关街道庙沟河社区党委书记杜磊对全会提出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印象深刻。她表示,自己一直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目前,社区已打造阳光驿站工会驿站,下一步将打造未成年人保护站和老年活动中心。“我将按照全会指引的方向,深入走访居民、心系群众冷暖,在基层一线的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多作用。”

在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全会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就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等,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

改革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四川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围绕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研究谋划,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看促进就业。“全会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为我们下一步工作划下重点。”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王祎表示,将着力释放就业政策红利,推动出台新一轮稳定和扩大就业“1+N”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布局“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健全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就业服务矩阵,围绕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着眼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深入挖掘和释放就业潜力。“我们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抓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统筹做好退捕渔民、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各类群体就业工作。”王祎说。

看文化供给。“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一定抓好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戴允康表示,将聚焦巴蜀大地上交织的古蜀文化、三苏文化、三国文化、藏羌彝民族文化、长江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厚资源,做好研究阐释,并将其转化为兼具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戴允康表示,还将融入数字技术等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高水平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三苏祠东坡盘陀坐像。四川在线记者 张蒙 摄

看医疗卫生。“全会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们将抓住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历史机遇,积极促进东西部、省州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凉山州卫生健康委帮扶办工作人员曾杰说,接下来将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等多种方式,培养年轻业务骨干和本土人才,通过规范诊疗程序、拓展诊疗方法、引进适宜技术,提升科室综合能力,健全完善以电子病历等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推行“互联网+医疗健康”等便民服务。

看生态环境。“现在河流治好了,天是蓝的、水是绿的,在绿色廊道上休闲散步,让人心旷神怡。”在旺苍县城旺月堤绿色廊道上,散步的市民王发德对东河治理工程赞不绝口。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全生介绍,目前广元市19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稳定保持100%,“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小流域治理、水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持续构建水清岸美的流域生态环境。”

看人才培养。作为一所肩负国家战略和使命、承载“西迁精神”的地方高校,四川轻化工大学近60年来培养了25万余名各条战线上的建设者。“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力表示,当前,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越来越高,学校将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创新能力,根据产业行业和企业需要实现专业共建,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2022年以来,达州市、县两级共实施3批次226个“微改革·微创新”项目,惠及“一老一小”等各类群体50余万人。“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就是要努力办成一大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改革实事难事,让广大群众在一枝一叶、大事小事中感受到改革的温度和力量。”达州市委副秘书长、改革办常务副主任陈中立的观点,得到广大党员干部的认同。

(采写记者:吴浩 刘佳 唐子晴 刘春华 张庭铭 钟帆 张蒙 王成栋 吴梦琳 兰楠 底伊乐 何勤华 袁城霖)

来源: 四川在线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