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助百姓平安快速到家 四川高速交警构建20分钟应急救援圈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2-14 10:15:12 浏览次数: 【字体:
  “您好,请靠边停车。”2月7日,腊月二十八,上午10点30分,在G42沪蓉高速(成南段)出城方向入口,返乡回家的车辆正陆续通过成都收费站。300米外,在四川高速公安的值勤岗亭旁,四川高速公安一分局二大队民警彭雯正在给一辆驶来的大巴车打着靠边停车的手势。“请司机同志在岗亭处登记一下车上的乘客数量,并配合我们检查乘客安全带的佩戴情况.....”

彭雯和同事在G42沪蓉高速(成南段)成都收费站处值勤。 韦维 摄

  拦停、登记、检查...从早上8点开始,彭雯和同事已经在这里工作了2小时。

  G42沪蓉高速(成南段)是成都主要的出城路段之一。随着春节日益临近,这里的车辆量也在逐渐增多。统计数据显示,G42沪蓉高速(成南段)2月6日的车流量达到7.3万台,2月7日的车流量达到7.6万台,预计后期还可能突破单日8万台。

  面对短期急剧增加的车流,四川高速交警如何助力每位群众平安快速到家?为此,川观新闻新春走基层小分队跟随彭雯一起进行了探访。

彭雯在G42沪蓉高速(成南段)成都收费站处对车辆进行检查。韦维 摄

  四方力量协作

  构建20分钟应急救援圈

  7日上午11点左右,彭雯和同事张雯从沪蓉高速(成南段)成都收费站出发开始巡逻。

  “现在车流量开始变大,成都收费站出口出现了车辆排队通行的情况,你们前方道路进行一下疏导……”彭雯用对讲机和警务组的同事进行沟通。驾车途中,彭雯的头部总是习惯性略微转向左侧的道路。“因为我们要随时观察车道上是否有突发情况发生。”

  上午11点45分,彭雯发现前方有一辆白色轿车打着双闪灯停在应急车道上,车旁站着2个人。

  “怎么回事?”彭雯立即鸣响警笛并停车上前询问。原来是车子没油了。

彭雯和同事张雯在事故车旁对后方车辆进行警示。 韦维 摄

  “赶紧撤离到安全护栏以外,我帮你们联系拖车……”彭雯和同事张雯迅速拿出锥形桶对后方车辆进行警示,并现场进行交通指挥。10分钟后,一辆清障救援拖车出现在事故车辆处,对车辆进行了施救。

  快速救援的背后,其实是四方力量的协作。

  “为了快速施救,四川高速公安一分局二大队、四川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第三支队一大队、蜀道集团成南公司以及G42沪蓉高速(成南段)扩容的施工方构建了一个四方协作机制,分别派出拖车、执法车、巡逻车在辖区内进行驻点或者巡逻。”彭雯介绍,在这样的机制下,大家实现了救援信息共享,一旦辖区内路段发生事故或者突发情况,总有一方的应急救援力量可以在20分钟左右到达。“从而构建起一个应急救援圈,让遭遇事故或者故障的司乘人员可以得到快速救援。”

民警郭明霞给司机发放交通安全提示卡。 韦维 摄

  线上线下巡防

  避免事故发生导致拥堵

  除了快速救援,缓解拥堵也很重要。

  二大队辖区的道路中,有不少立交枢纽的汇入口,这些汇入口都是容易产生拥堵的堵点。如何能够让堵点不堵?

  “我们一般会采取线上线下联合巡防的方式。”在安排拖车将白色轿车拖走后,彭雯继续驾驶警车带着记者在路上巡逻。

  在路过螺蛳坝立交的时候,记者看到沿着成都绕城高速与沪蓉高速的交汇口处有一排锥桶,将原本的交汇口延伸到了前方500米处。“这就是我们用锥桶做的临时渠化。”隔着车窗,张雯告诉记者,像这样的临时渠化措施,全辖区共有6处,分别在不同的立交枢纽的汇入口,“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在道路交叉口合理布置交通锥桶分隔或控制不同方向的车辆,避免短时间快速汇流产生拥堵或者事故,从而保障道路的畅通。”

  临近中午1点,彭雯驾车巡查到了位于金堂县的沪蓉高速淮口服务区。刚在服务区停好车,他便拿起手机查看起了辖区内的视频监控。

  “除了线下实地巡逻,我们还接入了线上视频摄像头,用手机就可以对沿途路段进行实时查看。”彭雯一边看一边通过电话与负责该路段的同事唐泽义进行沟通。“监控显示,现在出成都方向的车辆多于进成都方向的车辆,你们可以调配些人手来出成都方向的服务区出入口进行疏导,防止出行拥堵……”

  在返程途中,彭雯告诉记者,截至中午1点半,当天辖区内路段并未发生事故。“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在回到办公室后,彭雯稍作休息后将开始下一次巡查。

  “春节假期将近,我们还是要提醒驾驶员朋友,春节驾车出行一定要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要做到不酒驾、不超速、不超员、不疲劳驾驶。”彭雯说。

  记者 张庭铭/文 韦维/摄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