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一场世界级赛事以及一个“黄金周”诞生的可能 ——大数据看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3-12-15 21:00:13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在线记者 薛剑

12月11日,2023成都国际乒联世界混合团体世界杯在四川省体育馆落下帷幕。作为一个新的赛事,2023年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以下简称: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的票房约2800万元,远超主办方的想象。更出乎主办方预料的是,第一轮售票35000多张球票在一小时内几乎被抢空,第二轮售票7分钟卖出10000张,票房的火爆程度堪比今年成都蓉城的中超票房。“我们买了好几场的球票,和好几个朋友一起,都是家庭组团来的,顺便带着一家老小旅游,一趟下来花了六七千元。”来自西安的王蓉介绍。像王蓉这样携家带口来看比赛的不止一家,数据显示大约有两万多名成都以外的球迷购票观赛,平均每位球迷的花费从2000元到7000元不等,通过赛事带动体育产业、住宿业、餐饮业、交通业和购物等方面产值达2.6亿元。

跨省跨城观赛 提振赛事经济

12月7日,四川省体育馆南门的观众入口,等待入场的观众已经排起了长队,顾客挤满了特许商店,来支持中国队的球迷手中的应援物料让人眼花缭乱。12月8日,一条关于国乒在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比赛的短视频在微信短视频平台爆火,浏览超过1000万+,点赞近7万,转发近3万,收藏10万+,评论近6000条。这只是线上线下的火爆场景的一瞥。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带来的热潮肉眼可见,比赛球票非常难抢。

据官方售票平台大麦网数据显示,首届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购票用户为39535人,购票总张数为60139张。从整个购票人群居住地来看,按省份分,主场作战的四川占15.45%居第一,广东以13.09%排名第二,重庆8.88%排名第三,浙江8.08%,江苏5.36%,上海4.48%,北京4.16%,山东3.74%,湖北3.38%,湖南3.15%排名前十。

这也意味着跨省跨城观赛成为主要的消费趋势,大批跨城观赛的中青年消费群体的热情不仅“点燃”了城市活力,也成为巨大的消费潜力客群。来自西安的王蓉,她和朋友们上午逛武侯祠、锦里、熊猫基地、金沙遗址等景区,下午和晚上就看比赛,还品尝了麻辣鲜香的成都火锅和经典川菜,每天安排满满当当,玩得不亦乐乎。很多乒乓球迷、国乒粉丝和她们一样,从全国各地赶到成都,观赛之余也来了一场“Citywalk”。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有不少球迷表示了除观赛外还要吃吃逛逛的意愿。“有没有去成都混团的朋友,一起去吃饭和逛一逛的。”“求搭子,看完球赛一起玩。”……

“一日比赛、多日停留”的观赛新模式,成为了越来越多球迷的旅行选择。

携程数据 比2019年同期高40%、46%、68%

跨省跨城观看赛事人数占比提升,让城市短时间内新增数万人的流量,他们的衣食住行娱,拉动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游玩等一系列消费,对城市产业发展的“杠杆效应”越发明显。

截至12月11日数据,在12月4日至12月10日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比赛期间,通过携程网下订单,从外地前往成都旅游的订单数量同比去年增长超2倍,酒店增长超10倍,机票增长约1.5倍。环比前一周(11月27日-12月3日),外地来蓉旅游订单数量增长3%,酒店预订增长超30%。

把视线拉长,这个数据与2019年同期相比也有明显增长。携程数据显示,12月4日至12月10日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比赛期间,前往成都的整体旅游成交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40%、酒店成交量增长46%、机票成交量增长68%。

从携程旅行在线服务平台上查看,比赛这一周内,四川省体育馆方圆500米范围的多家酒店房源紧张,尤其是“高级大床房”“豪华双床房”等主力房型早早就显示“已订完”。在不是节日、不是假期的一个自然周内,在旅游趋势上出现明显上扬的曲线,意味着在这一周,除了熊猫与美食美景,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已经成为了外地观众到成都旅游的目的之一。

“从近期效应来看,体育观赛游为城市带来了直接收益。”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举例道,很多外地球迷、粉丝来到成都,为城市文旅、住宿、餐饮、交通带来的消费增长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今年是成都大运会举办年,四川省体育馆作为大运场馆之一,在软硬件方面作了改造升级,这也为后大运时代国际大赛的举办提供了条件,为观众创造了更好的观赛体验。“这其实也是大运会带来的惠民成果。体现了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投入产出机制。”王雪莉说。

赛事主办方供图

场内外齐发力 “黄金周”的可能

武侯区作为本届赛事的举办地,文旅资源丰富,武侯祠、华西坝、望江楼、玉林民谣里都是全国闻名的旅游打卡地。赛事期间,这些景点的客流均有明显增长。外地球迷的到来,对消费的促进是显而易见。从四川省体育馆所在的玉林东路这一条街的统计来看,在赛事期间对比赛事前一周,玉林东路商户的销售额普遍提升20%-80%,便餐、轻食商户提升提升约80%,美容美发类业态提升约50%,零售及文创业态提升约40%,饮品类商户提升约20%。

精彩的比赛,优质的服务,也持续擦亮成都“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张扬了向上向善的城市文化氛围。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创始人张庆认为:“成都建设赛事名城,要充分利用好既有的设施设备、人才团队等等,让赛事活动能够融入到城市的运行机理当中。在这个方面,现在成都的做法可圈可点。”

场内火热,场外武侯区也以赛事为纽带,坚定不移拼经济搞建设,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12月4日,在赛事配套活动“成都,‘乒’向未来”2023成都市“体育+”产业推介会上,武侯区也实现了多项目总值4亿元的签约。

在成都市委市政府强调“充分借鉴成都大运会成功经验、做好‘后大运文章’,接续筹备好世园会、世运会等重大赛事展会活动”的时刻,圆满落幕的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成功地打了个样。从远期效应来看,王雪莉认为这次赛事的创新举办和服务保障,得到了国内外运动员、媒体的一致点赞,为成都办赛树立了良好口碑,有助于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这种积极评价的广泛传播,对于成都在国际舞台上的城市形象、城市定位,都有促进作用。可以增进未来更多的国际交流,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国际投资客和国际置业客来到成都,这对成都参与到国际经济大循环中,是非常有价值的。”

这次比赛不仅仅是一场为期7天的体育盛宴,当赛事流量转化为投资和消费增量,将为城市带来更多综合效益。这也意味着,一场世界级赛事为举办地带来一个赛事“黄金周”,也将成为一种可能。

来源: 四川在线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