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省地方志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中国地情报告(2017)》编纂业务研讨会、中国名水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论证会暨第三次《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综述

作者:牛淼 来源:省志工作处 发布时间:2017-10-31 10:39: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7年10月25-26日,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办)主办,青海省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中国地情报告(2017)》编纂业务研讨会、中国名水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论证会暨第三次《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青海西宁召开。中指办副主任邱新立出席开幕式并讲话,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马锐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江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梅宏,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秋洪,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巡视员刘成典出席开幕式。大会开幕式由青海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高煜主持。

19fe34c31f5f4595b2188cac6c24e227.jpg

邱新立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的讲话。他首先传达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强调要统一思想,砥砺奋进,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对地方志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重要批示、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有关要求,通过总结交流研讨,强化地方志质量建设,提高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邱新立指出,为高质量完成《规划纲要》提出的“两全目标”任务,今年中指办将地方志质量建设、提高服务大局能力建设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方面,狠抓志鉴编纂质量,着力推进中国志书精品工程和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以精品来带动整个系统质量建设;着力推进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评审,通过评优来打造更多精品,从而促进质量建设。另一方面,中指办紧紧围绕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短时间内编纂出版了《中华家训精编100则》《中国古代为官箴言》等;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扎实推进名志系列工程,已经推出了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中国名酒志文化工程,并将陆续启动中国名山志、中国名水志、中国名街志等系列文化工程;三是顺利启动《中国抗日战争志》暨中国地方抗日战争志工程,服务党和国家大局工作;四是拓宽修志用志领域,启动“一体两翼”用志工程,并取得重大进展。

针对本次会议主题,邱新立提出三点意见。一是统一思想,从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高度,推进地方志质量建设和地方志开发利用。要绷紧质量至上之弦,不能局限于粗放式地完成目标任务,而要编纂出“堪存堪鉴” 的高质量志鉴成果,以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二是依法治志,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地方志质量建设和地方志开发利用。地方志质量建设与开发利用是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的法定职责,要通过规划引领、制度保障、执法督促等方式扎实推进;三是与时俱进,以不断学习、坚持创新的恒心和勇气,推进地方志质量建设和地方志开发利用。工作中要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要培养问题意识,提升创新活力。

马锐在致辞中用“大、小、多、少、金、木、水、火、土”九个字简明扼要地概括了青海省的基本省情,并总结了青海省地方志工作取得的成绩。

高煜在主持中指出,邱新立同志在讲话中对各级地方志机构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分析了当前地方志工作面临的大好形势,介绍了中指办围绕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性开展工作所取得的系列成果,并对本次大会提出具体意见。他要求与会人员结合会议议题,珍惜机会,广泛交流,认真研讨,提出意见建议。

会上,北京、江苏、山东、广西和青海5个省(区、市)代表作地方志书审查验收工作经验交流,介绍本地志书编纂工作的基本情况,总结审查验收工作的主要做法、基本经验,指出审查验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路径。

中指办规划处副处长宋丽亚就《中国地情报告(2017)》组织编写情况和《地方志书审查验收办法》起草情况作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小梅副研究员结合工作实际,以《法治蓝皮书》为例,介绍了其编纂要求、编校过程和基本经验,并就《中国地情报告(2017)》的编写体例、选题,以及如何有效提高影响力等方面作专题报告。

中指办信息处副处长王超就拟订《中国名水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讨论稿)》的背景意义、工作要求、注意事项等作说明。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总编室主任、编审王梅枝以“江河水利志编纂的特色定位与宏观把控——以首届《黄河志》编纂为例”为题作报告,介绍了编修《黄河志》的体会和经验,并对中国名水志文化工程组织实施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会议还对《中国地情报告(2017)》的编纂、《中国名水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地方志书审查验收办法》等相关议题进行分组讨论。各组严格按照会议安排,围绕三个专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中指办及时召开的这次会议,对于各地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做好地方志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767c39d80f134ec08f39ff6218292680.jpg

在《中国地情报告》的编纂专题讨论会上,四川省地方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行在发言中认为:近年来中指组科学谋划地方志事业,通过各种专题会议研讨和贯彻任务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和成果。编撰《中国地情报告》是中指办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着力指导推进全国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在全国实施 “十大工程”中的“全国地方志‘一体两翼’用志工程”的重要内容。是紧密服务中心大局,有效拓展地方志发展思路,拓宽地方志工作范围的重要举措,是一件好事。建议在提升报告质量和影响力上进一步积极探索、深入研究、科学谋划。

在《中国名水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专题讨论会上,赵行认为:中指办全国任务抓得很紧,在完成“两全”目标前提下,做了大量修志拓展工作,在规划志书以外部署了全国名镇志、名村志、名酒志、名水志等文化工程,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时期,是非常具有意义的事情。她认为目前的名水志方案比较全面,组织架构比较系统,建议在名水志的定位、领导机构、组织发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在《地方志书审查验收办法》专题讨论会上,赵行认为:中指办认真总结各地审查验收实践中的规律性经验教训,上升为制度层面的规范,制定《地方志书审查验收办法》等规定有利于全国统一审查验收各个流程,强化审查验收规范,提高地方志书质量,是非常好的举措。目前制定的《办法》相对来说也比较细致,建议在顶层设计、增强原则性和指导性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专题讨论会后,赵行作为第一组召集人代表第一组在大会作了总结发言。

最后,邱新立作了总结讲话,他对各地代表积极建言献策表示了感谢,并对编撰《中国地情报告》、起草《中国名水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地方志书审查验收办法》的目的和思路进行了详细说明,进一步增强了各地落实《规划纲要》、努力开创地方志事业发展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

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地方志工作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志办公室的代表及部分特邀专家共120余人参加会议。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行,及宜宾市地方志办和省志工作处相关人员参会并作交流发言。

(省志工作处  牛淼)

来源: 省志工作处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