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省地情动态>市县动态>详细内容

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第一次联席会议暨《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2021—2023年行动计划》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

来源: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供稿 发布时间:2021-04-16 08:23:31 浏览次数: 【字体:

4月14日上午,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第一次联席会议暨《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2021—2023年行动计划》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建春致辞,成都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谢瑞武出席签约仪式。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高志刚,中共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兆红,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主任黄劲松,中共资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中心)主任刘正良,以及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相关处(单位)负责同志,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地方志机构领导班子成员,成都市政府办公厅、成都市地志办相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和四市区(市)县地方志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192bd253400a4a4ebf1161b559933fef.png

会议现场

6875673abfa14335ba67e1a66dcde206.png

签约仪式

6096e7701c9548f4a1334890eea04b58.png

发布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联席会议机制LOGO

f1366c588bdd4611a4d61b1541a1f645.png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建春致辞

陈建春在致辞中指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是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性工程和“先手棋”,是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牵引性工程。建立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一体化发展决策及落实长效机制,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成德眉资地域历史文化认同,是地方志部门助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具体行动。他强调,地方志纵贯古今、横陈百科,关乎历史延续、文化传承,关乎当前建设、未来发展。希望成德眉资四市地方志机构以此次签约为起点,在助力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中发挥地方志的大作为、大作用,因势而谋、应势而动,改革创新、主动作为,努力做同城化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传承者。他指出,此次签约拓宽了工作视野和服务范围,蕴含着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希望四市地方志机构按照行动计划的既定安排,稳步推进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为推进全省地方志事业法治化高质量转型升级,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d8be47459d914443803306eb1a31ab8c.png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高志刚发言

高志刚在发言中表示,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共同构成了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主体,四市地域相连、文脉相通、民心相亲、感情相融。尤其是当下,四地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全面落实省委相关决策部署全力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加强在传承交流地域文化、凝聚汇集人心民力,实现从“物化同城”到“文化同城”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的地方志的一体化联动发展,正当其时、理所必然!推进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前提是同向。建议按照起步期、成长期、提升期三个阶段,持续深化成德眉资地方志系统互通互鉴互补、共建共用共享、一体联动发展长效机制,凝心聚力建设全球著名的巴蜀文献收藏集群、巴蜀文化研究集群、地情信息发布集群(以下简称“三个集群”)。到2023年,四市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长效机制初步形成,“三个集群”初现规模;到2025年同城化发展机制稳定运转,“三个集群”数量和质量实现全国领先;到2035年同城化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三个集群”国际影响力持续大幅增强,全球领先地位初步建立;推进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核心在同心。建议建立灵活多样的专项工作会晤机制,探索建立机关党建、工会活动合作机制,加强区(市)县层面的交流合作,鼓励四市区(市)县地方志机构结对共建,积极推进方志专家互聘互认工作,实施干部联合培训;推进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关键要同行。建议联席会议秘书处应尽快制定工作细则,尽快建立完善四市项目合作、联合工作、资金使用、成果共享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尽快研究形成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重大项目清单,建立重要事项通报、重大会议列席机制。

636af41a614745ae82b5462f250bdddb.png

中共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兆红发言

杨兆红在发言中表示,在当前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国家战略下,成德眉资四市共处现代成都都市圈范围,全方位的合作是必然趋势。作为“存史、资政、育人”为己任的地方志部门,有责任记录好这段历史,为促进国家战略的地方推进提供“志”力支持。成德眉资地方志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共同做好这方面工作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她指出,在建置沿革方面,德阳所辖的广汉、什邡、中江与成都的青白江、金堂、彭州、新都四地接壤,历史上交叠互属的情况时有发生。地理上位置的紧靠,是一体化的基础,为在多领域展开合作提供了可能。在古蜀文化方面,可联合开展三星堆——金沙古蜀文化运用研究。金牛古道起于成都,经德阳的广汉、罗江出成都平原,是巴蜀地区通往中原的一条重要通道,可联合整理沿途相关历史,开展现状研究。在三国文化方面,作为蜀汉政权的政治中心地带,一些重要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活动事迹相对集中于成都平原,联合整理开发利用确有必要。在历史人物方面,在德阳什邡洛水镇有李冰陵、导洛遗址公园等遗址。与眉山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类似德阳有铜山三苏——苏易简、苏舜钦、苏舜元,都是合作的契入点。在红色文化方面,四市党的组织和党员活动均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共同挖掘这些红色资源,为党史学习教育服务。地方志资源整合方面,德阳已将数字化建设列入德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下一步将争取尽快启动这项工作,充实成德眉资地方志一体化数字资源库。

ffe708548b0a4bb7bfe0215904c5cb22.png

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主任黄劲松发言

黄劲松在发言中表示,眉山地方志工作机构将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极核意识、主干意识、同城意识,携手成德资、聚力同城化,同心同力抓好行动计划的落实。做到规划同步:共同编制好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会同成德资兄弟市,共同推进成德眉资地域历史文化认同,为同城化发展提供“志”力支撑。精心对接好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规划,配套制定眉山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做到与总体规划相向、与上位规划相接,与关联规划相融。组织实施好眉山地方志事业发展年度计划。主动认领任务,倒排工期进度,抓好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做到工作同频:加强工作力量,成立“眉山市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工作小组”,明确专职人员负责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工作,确保工作小组实体化、常态化运行。做好工作任务分工,每项工作都明确分管领导和负责科室,确保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工作落到实处。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探索各项业务开展的新模式。做到资源共享:将加快融入“同城化平台”,共同推动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协同发展,努力提升成德眉资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高度重视共建学术交流平台、成德眉资方志资料共享机制和成德眉资方志传播联盟。积极组织参与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的各项活动。全力参与编纂成德眉资同城化大事记、《成德眉资地情概览》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年度地情报告。

bdebe541cfc84fab9bcce72bd1fed491.png

中共资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中心)主任刘正良发言

刘正良在发言中表示,召开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第一次联席会是地方志系统服务国省战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务实举措,必将开启四市地方志深度合作、一体发展的崭新篇章。要围绕优势互补,建立点线面带动同步发展新模式。突出以成都为中心,充分发挥成都市在地方志工作的先进典范作用和带头引领作用,向周边辐射至德阳、眉山、资阳,合理输送优质人文资源、教学资源和人才资源,坚持以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联席会为合作平台,定期召开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发展研讨会,逐步探索四市联合举办或者轮流举办的地方志交流论坛,共同谋划区域发展规划,建立成德眉资四市互帮互助、共同繁荣的地方志事业新模式。要围绕资源共享,健全地情资源开发利用新机制。以推动主业发展为重点,以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德阳(孔庙、李冰陵)—眉山(三苏祠、长寿文化)—资阳(三贤文化、石刻文化)等人文为轴线,尝试四市共同开发探索利用,打造成德眉资人文历史旅游廊道,共同编写四市地情书籍和特色志书,探索四市地情资源共享模式,并逐步将共享共开发扩大到风土、人文、历史各方面,推动地情开发利用和地方志编纂形式等提质升级,进一步扩大成德眉资共同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围绕人才互动,探索人才交流互鉴共同提升新方法。建立人才交流培养制度,通过人才交流、交互培养、委托培养等形式,实现四市人才干部交流互通,提升人才培养效率。通过推荐、选拔共同建立成德眉资地方志专家人才库,搭建“地方志专业技术论坛”等地方志人才交流平台,常态化开展交流活动,推动新思想交流碰撞,激发地方志事业新激情,力争培养一批全国顶尖的地方志专业人才。

会上,四市共同签署了《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2021—2023年行动计划》,并发布了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联席会议机制LOGO。根据《行动计划》,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将以“互通互鉴互补、共建共用共享、一体联动发展”的理念,按照“充分酝酿、分步实施、共同推进”原则,通过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共建方志资料库、构建方志文化传播联盟等11个方面的深入合作,不断深化四市在志、鉴、库、网、馆、刊、会、研、用、史等领域一体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共同推动全社会形成准确的成德眉资地域历史文化认同,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志”力支撑。

会议还通过了联席会议秘书处人员名单并确定2022年在德阳举办成德眉资地方志事业同城化发展第二次联席会议。

来源: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供稿
终审:杨帆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