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省地情动态>市县动态>详细内容

传承特长作先锋 帮带接力促振兴——宜宾市叙州区柏溪街道少峨村探索农村党员分类管理

来源:叙州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地方志办公室)供稿 发布时间:2020-12-15 16:02:50 浏览次数: 【字体:

宜宾市叙州区柏溪街道少峨村党总支一直在探索,如何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村民发展产业致富?少峨村有部分党员拥有特长技能,他们凭借自身特长创业搞发展,在致富路上走在前列。与此同时,部分群众致富愿望强烈,但苦于缺乏技能技术,致富门路途径较窄。村党总支决定开展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挑选拥有一技之长,群众口碑良好,乐于帮助群众学技术的党员,组建特长党员帮扶力量,开展技能帮扶接力活动,促进村级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群众致富奔康。

一、坚强特长组织堡垒发展接力汇聚党员能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少峨村坚持组织“领航”,发挥党支部“火车头”作用,将“产业振兴、美丽少峨、幸福少峨”的使命交给特长党员支部,形成带领村民致富的强大组织力量。建立特长组织。探索“支部引领,接力共建”特长党员管理模式。以特色水果种植能手、特长党员杨通海为代表,探索建立“通海接力站”,主抓群众生产创业技能帮带培训。村党总支在“通海接力站”成立全村“特长党员党支部”,让特长党员在“通海接力站”中负责专业技能帮带,承担实现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使命,让群众创业有依靠,发展有产业,致富有门路。凝聚党员力量,推选党员群众公认度高,特长技能突出的党员担任特长党员支部班子成员。以“通海接力站”为载体,将周边示范产业中有一技之长的党员纳入特长党员党支部统一管理,动员有致富条件和愿望的普通党员、群众加入接力站,为特长党员作用发挥搭建平台。“通海接力站”现已有成员44人,其中特长党员19名,普通党员12名,群众13名。完善运行制度,建立《“通海接力站”管理制度》,规范接力帮扶举措,充分调动特长党员热情,鼓励更多普通党员与群众共同参与促发展。将组织生活与技能帮带有机融合,实行“名师辅导”“名师帮带”,组织特长党员定期开班授课,为其他党员和群众传授技能,增强组织生活吸引力,提升“三会一课”教育效果,充分展现特长党员支部特色。

二、整合党员特长技能设岗定责注重实战培训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发挥党组织致富引领,让群众学得一技之长,掌握致富的“打门锤”,关键在特长党员支部,责任在拥有特长的党员。按需设岗分任务,以“通海接力站”为载体,依托全村“一廊一心三园五基地”乡村振兴产业布局,对标产业发展方向,群众致富需求,设立“水果基地”“电商营销”“手工技艺”等示范岗。特长党员按照技能类型“对号入座”,领取相应岗位职责,承担对应培训任务,负责传授帮带联系党员群众技能。按需培训授技能。根据产业发展特点,结合群众致富需要,由特长党员支部和“通海接力站”定期召集成员,开展特色种植、农电商营销、手工技能等培训。实行“名师帮带”制,即时收集群众需求,制定服务方向,由特长党员“一师一帮带”“一月一培训”“一季一主题”开展技能传授。现已组织集训10余次,参与人员150余人次。量化评比促尽责,鼓励特长党员参与村级公共建设,领办产业发展项目,激励特长党员尽责奉献。对参加帮带的特长党员实行“一季一考”“一年一评”,采取“群内签到+培训参与+满意测评”积分考核制,根据特长党员日常活跃度、培训参与度、群众满意度等指标,评选特长党员季度“接力之星”,年度“接力之星”,并作为党员年度民主评议重要参考,以此加强特长党员管理考核,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

三、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生产一线传授致富真经

学得一技长,致富门路广。以“大户带动”“技能输出”“营销带动”“旅游带动”等模式,调动特长党员“头雁”效应,让特长技能、致富本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延展,让更多党员群众学会致富技能。把特长党员发展为带富能手,支持鼓励特长党员领办发展项目,创建特色产业、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村党组织积极协助特长党员争取发展资金,领办公共服务项目,参与村级项目建设,用特长技能带动村级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先后创办刘家山水果基地、恒丰农场、梦之园等7个示范产业,解决了50余人就业问题。把一般党员发展为特长党员。实行“导师帮带制”,重点解决部分党员技能不足无特长,本领不强示范性差等问题。由一名特长党员联系帮带2名普通党员,根据文化素养、从业经历、爱好特点,结合普通党员自身产业,采取点对点技能传授,提升普通党员专业技能,现已将4名普通党员发展成为特长党员。把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群众致富快,全靠党员带。采取“指尖课堂”网上学,“站上培训”集中学,“现场教学”田间学,“送学上门”家中学模式,既讲技术理论,又作操作演示,把特长技能传给接力站成员,教给广大人民群众。现已组织集训10余次,参与人员150余人次。注重“开门迎客”,鼓励技能进步快,掌握一技之长的群众向党组织靠拢,动员“田专家”“土秀才”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的技能力量。

四、发展成果群众共享凝聚感恩促进乡村和谐

少峨村坚持抓组织促凝聚,以凝聚谋发展,以发展惠群众。通过抓党员分类管理,建强党的组织,激活党员服务为民,实现产业兴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产业蓬勃发展,少峨村实施党员帮带、技能接力,尤其在“通海接力站”的引领下,用技能发展产业,抓产业增收致富。已有13户群众通过在恒丰农场、少峨谷、刘家山等水果基地务工,解决了就业问题,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2万多元。新创建家庭产业示范户5户,带动全村特色农业向规模化迈进。村民人均收入从过去的1.6万元,增长到现在2.7元。凝聚发展共识,村级产业的发展,带动集体经济年收入环比增长250%,让少峨村有更多财力为村民办事。产业兴,群众富,让群众切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在少峨村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基层治理、脱贫攻坚、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中,“杂音”少了、“点赞”多了,“回避”少了,“主动”多了。特长接力传承。以特长党员接力帮带为支点,成功搭建起特长接力实践场,将帮带精神接力传承,也让更多党员群众向往。现在少峨村的普通党员中有5人申请加入特长员支部,3名群众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11名党员群众申请加入通海接力站。

来源: 叙州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地方志办公室)供稿
终审:杨帆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