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省地情动态>市县动态>详细内容

解码中国(绵阳)科技城的“创新基因”

作者:郭若雪 黄小芹 来源:绵阳日报社 发布时间:2020-09-14 11:32:15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是科技城建设20周年。200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绵阳科技城的重大决策,为绵阳探索科技创新发展新路径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为绵阳在全国版图中找准了“航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科技城始终牢记国家使命,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聚焦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统筹发展,在多个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

4a46b8f794804e76aa92fd9c3fe81dbf.png

回望中国(绵阳)科技城波澜壮阔的灿烂航程,绵阳日报记者从5个微观角度切入,解码绵阳融入城市肌理的“创新基因”,带领大家感受这座城市以创新承载梦想、引领未来的强劲脉动。

a9daf545941444408fd706ee8894215b.png

创新主体能力明显提升

绵阳深入实施重点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4亿元以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占比达到97.39%;累计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26家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40家。同时,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186.3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6.52%,居全国城市前列;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2件。“十一五”以来,在绵单位累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科技奖励64项、居全国城市前列,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75.78%。

创新创造活力不断迸发

绵阳坚持把科技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改革任务,承担实施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国家产融合作试点等78项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任务。同时,大力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国务院向全国推广的三批次56条支持创新改革举措,绵阳贡献9条,并高质量完成了国家科研人员激励计划改革试点等改革任务。另外,四川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的意见》,从简政放权、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了20项支持政策事项,全力推进科技城建设提速。

创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绵阳大力优化科技服务环境,组建四川省首个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3年来累计服务企业11000余次;国家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先后建成5个分中心和3个工作站,2019年实现技术合同登记额12.8亿元。同时,深入实施“科技城人才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设立每年6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2.9亿元资助人才项目、团队555个,引进培育近百名国省级重大工程专家、近千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23.5万人,智力密集度稳居西部城市前列;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35条”“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33条”,市本级单一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达100%……

创新产业加快发展壮大

绵阳坚持把发展高端现代产业作为科技城建设的落脚点,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六大重点产业,确定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慧家庭等六大创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6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9%。同时,还实施了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领航计划”,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059户,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户、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7户、高成长型企业68户、行业“小巨人”企业7户。另外,加快建设规划面积281平方公里的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并依托科技城集中发展区,规划建设省级新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布局。

对外开放合作纵深推进

绵阳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获批设立综合保税区和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同时,实施精准专业化招商,2015年以来,全市累计招引5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426个,与华为、中兴、中广核、东软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先后引进总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240亿元的惠科等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202亿元的威马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166亿元的新敏雅电池等项目加快推进……

来源: 绵阳日报社
终审:杨帆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