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省地情动态>市县动态>详细内容

宜宾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公室)纵横结合 同推共促 构建大史志工作格局

来源:宜宾市地方志办公室供稿 发布时间:2024-08-16 10:00:53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宜宾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动履行“存史、育人、资政”职能,认真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地方志工作条例》,围绕党政中心关切,凝聚多方合力,全力构建大史志工作格局。

一、上级领导出题,史志积极答题

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每月听取史志工作汇报,指导党史地方志工作开展。自《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印发后,迅速制定贯彻落实方案并向分管市领导汇报,推动《条例》在宜宾的落地落实。定期编纂《宜宾史志工作简报》,主动送分管市领导审阅了解。做到洞悉上级需求,史志部门回应需求。2024年,参与宜宾城市精神提炼,深入思考宜宾城市精神的历史文化特性、时代内涵、表述方式,提出意见建议,最终确立“慕义求真、融酝和美,汇江向海、逐立上游”的城市精神。

二、服务各方需求,增强工作针对性

一是讲好地方历史。把史志宣教及“七进”纳入全市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范畴,并实行目标绩效管理,推进史志宣教及“七进”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开展,积极发挥史志工作在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及文化强市建设中的“培根铸魂、教化育人”作用。二是推进阵地建设。对标“修史为用”,打通史志服务“最后一公里”,按照“六有”标准,采取“六统一、六提升”做法,加强阵地建设。截至目前,创建省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5个,市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7个,市级史志宣教点18个,市、县共建史志阅览室66处。三是开展涉史审查。2024年初,制发《中共宜宾市委党史研究室重要党史文献题材作品审核工作实施办法》,明确审核范围、审核原则、审核程序及送审时限,规范开展送审工作,提高审核质量,确保送审材料的政治性、史实性、准确性。2024年已规范审核市委宣传部等单位报来的《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改陈布展》文稿等。

三、加强横向联动,多维同频发力

一是市州联动互通。本着“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加强与其他市州史志部门的同频联动、信息互通。对标先进市州,不定期组织交流学习,开展理论研讨,交换编纂成果,拓宽工作思维,打开工作视野,提升工作质量。二是注重单位协作。主动与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政研室等单位加强对接,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工作,并及时对照查找史志部门工作切入点,做到党有所需,史有所为。增强史志部门力量,与市委党校、市决咨委及高校共同开展研究、审读编撰著作。立足主责主业,建立单位供稿协作机制,高质量完成史志专题研究。结合年度重大事件、重大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题研究。三是精准重点发力。成立宜宾市教育系统党史文化宣讲队。由我室宣讲骨干和职校、国示校优秀教师组成宣讲队,在校园常态化开展红色文化宣讲,将地方党史、地方文化搬上学生思政课堂。与市融媒体中心、宜宾电视台、宜宾日报社等单位建立基础资源共享机制,借助其专业水平、专业设备、专业队伍收集地情资料,并根据上级实施办法,制定我室规范性文件,明确计酬范围、方法及标准等,保障双方权益,促进工作开展。

四、畅通纵向网络,抓好梯次推进

一是组建重大工作专班。打破“关门编书”的陈旧观念,树立“开门修史”理念。面对重大工作,积极对上争取汇报,横向沟通协调,纵向层级分工,建立上下联动工作专班。二是建立特聘专家库。加强史志人才队伍建设,对全市党政机关、高等院校、文博档案等领域史志研究力量进行整合,组建宜宾史志特聘专家库,推进史志工作跨部门、跨领域合作,凝智聚力推进全市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史志学会建设。充分发挥对史志学会的指导作用,推动学会队伍建设。宜宾史志学会现有会员160余人,主要由史志干部、高等院校教授、文化机构专家和社会文史爱好者等方面人员构成,常态化开展对中共宜宾地方史、地情资料及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学术交流,不定期举办史志专题研讨,参与《宜宾史志》期刊组稿,开展宣讲活动等。

来源: 宜宾市地方志办公室供稿
终审:杨帆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