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省地情动态>详细内容

【文化传播】绵阳广安资阳及成都市龙泉驿区等地积极开展史志七进活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6-11 13:28:18 浏览次数: 【字体:

绵阳市积极开展史志“七进”活动

为进一步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推进史志研究成果转化,发挥“存史、育人、资政”作用,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积极开展史志“七进”活动,先后向全市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赠送《绵阳年鉴》(2023卷),《中国(绵阳)科技城年鉴》(2022卷),《绵阳故事》等史志书籍,向所有史志阅览室补充新出版的史志书刊。

下一步,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将继续秉承“三个服务”理念,致力于绵阳党史编研与地方文化的挖掘与研究,用心编纂出更多精品史志书籍,同时探索更多形式的史志文化宣传形式,为绵阳市的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提供史志借鉴。

(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绵阳市涪城区图书馆

市区共建史志阅览室挂牌

5月31日,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副主任万晓翠一行到涪城区图书馆开展史志阅览室授牌活动。涪城区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杨剑,区文广旅局党组成员、文化馆馆长谢莉,涪城区图书馆馆长徐梦飞参加活动。

授牌仪式上,市、区党史地方志部门向涪城区图书馆史志阅览室赠送《直隶绵州志》《绵阳市志》《绵阳抗震救灾志》《绵阳年鉴》《科技城年鉴》《涪城区30年发展图志》《涪城年鉴》等150余册史志书籍,为阅览室增添了一批重要的地方文献资料。

仪式后,万晓翠一行查看了区图书馆地方文献专柜建设情况,参观了欧阳修文献室,对涪城区在精心挖掘、开发利用涪城本地特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作的工作尤其是持续开展“欧阳修文化进校园”活动给予高度肯定。她指出,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应继续加强与市区史志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史志阅览室开展宣传展示、史志专题阅读等宣教活动,吸引更多干部群众参与到本地优秀文化传承中来,让史志成果更好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绵阳市涪城区地方志办公室)

广安市地方志办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方志文化宣传队组建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全省教育系统史志文化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方志文化宣传,增强方志教化育人功能,6月3日,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方志文化宣传队组建工作,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组建广安市方志文化宣传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省地方志办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弘扬工作的有力举措,有利于更好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广安优秀历史文化,扩大广安知名度和影响力。

会议强调,广安市方志文化宣传队组成人员要注重从政治站位高、热爱广安方志文化、富有激情的人才中选拔。要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好广安优秀历史文化,让方志文化成果更好服务广安中心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

(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资阳市临江镇先锋村史志阅览室挂牌

5月31日,资阳市委党史研究室(资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到临空经济区临江镇先锋村开展赠书活动和并为史志阅览室挂牌。

挂牌仪式上,资阳市委党史研究室(资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向阅览室赠送了《资阳市志》《资阳市委执政实录》《资阳党史人物传》等史志书籍50余册。这些书籍为村阅览室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史、进一步了解本土历史和区域地情提供了有效平台。

资阳市委党史研究室(资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一行还现场调研了先锋村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并围绕如何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如何把宣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成效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等进行了座谈。

(资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成都市龙泉驿区地方志办

调研村史家史馆建设工作

5月31日、6月5日,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党研室(成都市龙泉驿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蒋东涛带队先后深入洛带镇宝胜村、山泉镇桃源村调研指导村史家史馆建设工作。

2024年5月31日,成都市龙泉驿区地方志办公室在洛带镇宝胜村调研村史家史馆建设情况。

蒋东涛一行现场察看了宝胜村村史家史馆和桃源村村史馆,实地参观了桃源村见鹿书院,详细了解村史家史馆建设、使用和管理等情况。两个村史家史馆通过收集和展陈石磨、犁耙等农用工具,旧钟表、旧桌椅等生活用品,家谱家训家风、乡贤名人事迹等文字资料,草编工艺、刘家舞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发掘本土特色传统文化,记录反映祖祖辈辈和父老乡亲的奋斗足迹,生动展示村庄和家族的变迁历程。

2024年6月5日,成都市龙泉驿区地方志办公室在山泉镇桃源村调研村史馆建设情况。

蒋东涛指出,龙泉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村史家史馆建设,正按《成都市委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的部署,着力建设一批精品村史家史馆,将其打造成传承乡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的有效载体和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区地方志办要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督促指导镇(街道)、村(社区)深入挖掘本土乡村历史文化,大力抓好村史家史馆建设,不断提升其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更好发挥存史、育人、资政功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助力。

(成都市龙泉驿区地方志办公室)

成都市郫都区史志办

开展微方志馆调研工作

为持续做好方志文化惠民工作,提高地方志服务群众能力,6月5日,成都市郫都区史志办公室开展微方志馆方志文化阵地建设专题指导调研工作。

郫都区史志办一行分别前往郫都区方志馆、战旗村,了解郫都方志馆、成都微方志馆在日常管理、服务群众、方志资源利用等方面情况,就微方志馆建设存在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及时传达成都市地方志办关于做好方志文化惠民工作的要求,强调要严格按《成都方志分馆及社区微方志馆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做好方志文化阵地日常管理,坚持免费开放制度,让读志用志常态化、亲民化,还要加强方志资源转化利用,依托现有微方志馆等场地常态化开展史志宣讲、地方文化讲座等各类公益活动,充分发挥地方志育人作用。

(成都市郫都区史志办公室)

攀枝花市西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调研史志“七进”示范点选址工作

近日,攀枝花市西区地方志编纂中心先后到陶家渡街道花山矿区、大宝鼎街道宝鼎矿区开展史志“七进”示范点选址工作,实地了解矿区历史、地域位置、人口分布、现有资源等。

花山煤矿为省属国有重点煤矿,隶属于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攀枝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攀枝花市西区陶家渡宝鼎矿区东北部。花山煤矿于1966年1月开工建设,1970年10月1日正式投产,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

宝鼎矿区是四川煤炭产业集团攀枝花矿区所在地,是镶嵌在金沙江畔一颗耀眼的明珠,于1964年11月开工建设,全国各地的煤矿职工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建设“大三线”号召,操着不同的口音集结于此,开创了“好人好马上三线”的三线精神,运煤索道车如同琴弦上的音符,在宝鼎矿区生生不息的演奏,奏响一曲曲奋进的赞歌。

矿区文化活动中心内部空间布局合理,文化设施配备齐全,为史志“七进”示范点打造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结合矿区实际情况,调研组提出了史志“七进”示范点打造的建设意见:要突出矿区特色,丰富图书资源。广泛动员机关干部、群众捐赠史志书籍,丰富书籍种类和数量,使之成为展示矿区文化的重要窗口。要积极营造浓厚读史氛围,传承三线精神。积极开展文史研讨、三线精神宣讲等活动,让宝鼎精神、亓伟精神更加鼓舞人心,丰富矿区工作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攀枝花市西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攀枝花市西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开展史志阅览室选点考察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好乡镇(街道)、村(社区)史志阅览室建设工作,按《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史志阅览室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近日,攀枝花市西区地方志编纂中心组织开展史志阅览室选点考察活动,就史志阅览室选点、史志阅览室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实地考察和研讨。参加调研活动的有区地方志编纂中心主任王洪秀、副主任冯永清,火红年华《时光·里》项目负责人等。

考察组一行实地考察《时光·里》项目的场地使用情况,史志阅览室选址及规划场地情况。考察组结合点位实际情况,从3个方面提出史志阅览室建设意见:一是依托项目场地设立史志阅览室;二是史志阅览室要融合《时光·里》项目主题元素;三是要多途径收集、整理地方志各类书籍和文献资料,丰富史志阅览室史志资料内容。

下一步,西区地方志编纂中心将继续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史志阅览室建设工作。

(攀枝花市西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攀枝花市仁和区地方志工作事务中心

助力芒果展览馆改造提升

为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展示地方文化资源,今年以来,攀枝花市仁和区地方志工作事务中心积极助力混撒拉村芒果展览馆展陈改造提升。

攀枝花村民将芒果作为经济果树种植,是1988年从仁和区混撒拉村开始的。2020年底,仁和区建成芒果展览馆,详细展示了仁和区芒果产业发展历史、标志性人物、“四荒”地开发种植史,并利用声电光等设施将攀枝花丰富的芒果品种资源、园区现状生动呈现。仁和芒果展览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以芒果产业为主题的“芒果历史展览馆”,也是混撒拉村村史馆。

此次改造升级,在原“芒果历史展览馆”的基础上,重新撰写展陈大纲,围绕三线建设时期攀枝花开发建设历程、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中国钒钛之都等主题增设展陈内容,更新补充攀枝花芒果大事记及仁和芒果发展历程,并遴选其中重点历史故事进行展陈等。仁和区地方志工作事务中心积极提供与芒果产业发展历史、攀枝花开发建设历史、仁和区历史等相关的图片资料和相关文字资料,并参与审核把关展陈大纲具体内容。通过对展示资料的完善补充、修葺调整,将进一步丰富仁和文化的载体和展陈方式,展现芒果产业发展文化对仁和乃至攀枝花的历史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下一步,仁和区地方志工作事务中心将持续深挖混撒拉地情文化资源,助力用好芒果展览馆开展党员培训教育、历史文化学习等,让芒果展览馆成为展示仁和地方文化、发挥存史育人作用的有效窗口。

(攀枝花市仁和区地方志工作事务中心)

旺苍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助力木门镇茶元村乡村振兴文化墙建设

旺苍县木门镇场茶元村,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厚重。为充分挖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旺苍县地方志编纂中心发挥资源优势,多措并举,助力木门镇茶元村乡村振兴文化墙建设,通过茶元元素诠释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深入实地挖掘。县地方志编纂中心派遣史志专家柳斌,入户采访乡贤杜文诗、杜文新、罗全政等30余人,全面了解该村的建置沿革、知名人物、家族历史、产业发展等情况,拍摄长蛇戏龟、五郎破古墓群等名胜古迹图片200余幅。

广泛征集资料。组织业务人员查阅《木门镇志》《茶园乡志》《杜氏族谱》《白氏族谱》《谭氏族谱》《罗氏族谱》等志书族谱12本,提炼家族族规、村规民约、历史典故等资料30余份。先后联系南江县委党史研究室、老红军后代、抗日志士家属等单位和个人,征集到茶元籍老红军罗炳友、抗日志士杜开榜、中印自卫反击战革命烈士杜文远等图文资料40余份。

精心编制设计。县地方志编纂中心会同木门镇党委、三鑫广告公司编辑文字资料30余份、筛选精美图片50余副,反复研究、论证文化墙方案,制作了以“鱼跃乌滩、福美茶元”为主题,涵盖茶元概况、地名由来、茶元地名诗、建置沿革、茶叶发展史、德治茶元、自豪茶元人、茶元故事、颤变茶元、美好茶元10个板块的茶元村乡村振兴文化墙。

(旺苍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广元市利州区120厂

“三线记忆”史志阅览室挂牌成立

5月31日,广元市利州区120厂“三线记忆”史志阅览室挂牌成立。利州区地方志编纂中心主任王虹雁出席挂牌仪式。

挂牌仪式中,双方就利州区三线文化保护工作进行了交流,王虹雁对120厂“三线记忆”保护传承利州区三线文化给予充分肯定,对阅览室的展陈布置、日常管理、“史志专栏”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利州区120厂“三线记忆”是广元市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基地、青年之家,在120厂“三线记忆”设立史志阅览室,是在青年群体中扩大地方志文化的影响,让更多青年了解利州、认识利州。

(广元市利州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广元市朝天区

加强史志文化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广元市朝天区历史文化厚重,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朝天区委党史研究室(朝天区地方志编纂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通过建设宣教阵地、开展史志“七进”、加强成果编研等举措,促进史志文化与乡风文明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以史志宣教阵地打造乡村课堂。重视党史教育基地建设,整合乡村红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打造红色阵地。助力提升中国栈道(朝天)文化陈列馆,合力打造维护明月峡、朝天区档案馆、烈士陵园等5个省、市、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研学基地,着力打造红军文化园、红坪村苏维埃旧址为区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让红色教育基地成为村民学习红色文化、继承革命传统的重要课堂,凝聚起爱党爱乡、建设美丽乡村的精神力量。

以史志“七进”弘扬乡风文明。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红色文化进学校、进农村等“七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10余场,发放党史书籍和宣传材料200余份。组织史志专家及史志干部加入区委基层理论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理论宣讲3场次,受众200余人,引导党员干部群众走进党史,将初心融入血脉,形成有序、和谐的文明乡风,提升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

以史志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扶贫志、党史三卷等史志基本著作编纂,讲好朝天故事;配合广元市委党史研究室(广元市地方志编纂中心)编辑《广元苏维埃》《四川省红色遗址普查成果汇编(广元卷)》,收录记载涉及的12个乡镇90余个村,高质量推进乡镇志、村志及特色志编纂工作,不断为广大农村注入强劲的文化内核。今年以来,前往朝天镇将军村、麻柳乡麻柳社区宣讲红色文化,赠送党史地方志书籍200余册。为农村提供文化滋养、提升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

(广元市朝天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乐山市五通桥区举办

“史志讲堂”党史地情朗诵会

6月3日,“五通桥区史志讲堂——党史地情朗诵会”在乐山市五通区总工会4楼多功能会议室举行,五通桥区政协文史专委、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委党校、区档案馆(区地方志办公室)、区文广体育旅游局、区作协等相关单位人员和部分朗诵爱好者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朗诵的形式,深入挖掘和展示五通桥的红色历史和文化底蕴。在美文朗读、历史回声、原创有我、桥乡好文、心感独语等多个章节中,朗诵者们用深情的演绎带领现场观众感受五通桥的人文情怀。

下一步,区档案馆(区地方志办公室)将以此次朗诵会为契机,继续加强部门协作,持续推动构建“大史志”工作格局。

(乐山市五通桥区地方志办公室)

井研县地方志办

开展史志文化进社区活动

6月5日,为进一步扩大史志文化影响力,井研县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与县档案馆深入研城镇顺河街社区开展史志文化进社区活动,切实提升史志宣教工作质效。活动现场展板分“述井研人物”“品人文之韵”“话井研历史”三个版块,图文并茂展示井研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县档案馆馆长向社区居民生动讲述井研发展变迁,引导大家通过大量图片和生动的文字,感受人物、景物背后的文化渊源,了解井研的“前世”与“今生”。同时邀请井研县电视台全程进行跟踪报道,进一步宣传井研史志文化。

县地方志办向县档案馆和社区史志爱好者分别赠送《三江镇志》《井研掌故》《井研县志》《井研年鉴》等史志书籍50余册,拓展史志文化宣教途径,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井研县地方志办聚焦“存史、育人、资政”主责主业,深入推进史志“七进”活动,讲好井研故事、传播地方文化,积极为井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史志力量。

(井研县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江安县地方志办

指导夕佳山镇筹建镇史馆

6月4日,江安县地方志办公室与夕佳山镇共同召开夕佳山镇史馆设计方案研讨会。江安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李冈柱主持会议,县地方志办四级调研员杨鸿、夕佳山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李松及相关股室工作人员参会。

会上,大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讨论。杨鸿建议夕佳山镇从建置沿革、基本镇情、文物胜迹、红色资源、名人乡贤等板块设置展陈。同时对筹建镇史馆提出四点建议:一要注重收集挖掘资料,重点关注夕佳山镇史镇情,充分利用原三镇编纂镇志积累的大量一手史料;二是展陈内容要以服务群众、服务乡村发展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对传说典故、家规家训、村规民约等内容挖掘提炼;三是突出地情特色,依托夕佳山民居这座川南民居活化石,发动全镇干部群众,收集整理本地特色历史、乡土文化;四是对文稿把好关,资料交由专业人士进行统一润色审查,认真审读,反复校对,严把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

江安县地方志办公室还向夕佳山镇赠送了《夕佳山镇志》《蟠龙乡志》《江安县革命老区史》《宜宾市革命遗址概览》等书籍。

(江安县地方志办公室)

长宁县地方志办助力

七洞沟研学基地史志文化建设

6月4日,长宁县地方志办公室会同县图书馆到七洞沟调研研学基地史志文化建设。

七洞沟旅游景区,位于长宁县古河镇境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和省级影视拍摄基地。因区内有七个洞崖墓群和七条美丽的溪沟,故而简称“七洞沟”。

今年以来,长宁县地方志办公室积极助力七洞沟研学基地史志文化建设。一是硬件建设上指导布展。为七洞沟挖掘史志文化提供业务指导,指导建设七洞沟红色记忆陈列馆相关展陈,助力长宁文化传播。二是大力支持阅览室建设。主动与县图书馆合作参与七洞沟阅览室建设,建立史志图书角,并为七洞沟史志图书角赠送史志书籍1000余册。三是参与史志文化氛围营造。在七洞沟组织开展“流动图书车”活动,让群众与史志文化“零距离”交流,营造良好的文化宣传氛围。

(长宁县地方志办公室)

武胜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

向县工商局退休干部赠送史志书籍

6月4日,武胜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向县工商局退休干部赠送《武胜通史》等史志书籍。老干部手捧书籍,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一边阅读一边感慨武胜这些年的巨大变化,同时表示,这些史志书籍是对武胜历史文化的珍贵记录,是了解武胜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可进一步增强武胜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热爱武胜,进而建设武胜。

近年来,武胜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史志书籍赠阅活动,先后向武胜嘉豪大酒店、印山假日酒店、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县政协办公室、县行政审批局、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方志馆高校分馆、四川方志文化宣传基地等单位赠阅党史地情书籍7000余册,为领导干部、群众了解和学习党史和地情提供学习教材。

(武胜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

巴中市恩阳区

开展史志文化进机关活动

6月7日,巴中市恩阳区史志档案中心到恩阳区红十字会开展史志文化进机关活动。

巴中市恩阳区史志档案中心围绕史志服务机关建设与区红十字会进行交流,建议区红十字会在对外培训、慈善宣传等工作中充分展现恩阳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希望双方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建好区情展示窗口。恩阳区红十字会感谢区史志档案中心对恩阳区慈善事业的大力支持,今后在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急救培训等方面互助、互学、互动,进一步将史志文化融入恩阳区慈善事业中,传承地方文化,打造特色文化。

恩阳区史志档案中心还向恩阳区红十字会赠送《巴中年鉴》《巴中市恩阳区年鉴(2023)》《恩阳区乡镇简志》等史志书籍20余册。

(巴中市恩阳区史志档案中心)

通江县地方志办开展史志进社区活动

6月5日,通江县地方志办公室在壁州街道北街社区举行史志进社区系列活动。

活动上,通江县地方志办公室综合股干部尹倩以《探寻古韵˙体悟今风,品读通江文化的“五光十色”》为主题,从“通江十大历史事件、通江十大历史名村、通江十大历史名镇、通江十大历史遗迹、通江十大历史人物”5个方面,讲授了独具特色的通江历史文化,宣讲内容丰富、主题鲜明,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和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通江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蒲忠皎以《志载盛世七十五载鉴证现代社区治理》为主题,从“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方式、地方史志文献资料中的社会治理、新时代北街社区以党建为统领深化社会治理”3个方面,重点讲授了社会治理的方式、史志文化中的社会治理以及北街社区在社会治理中取得的成效,提升了大家对社会治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勉励与会人员要热爱社区,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共建美好家园、共创幸福生活。

活动现场,通江县地方志办公室还向北街社区赠送《巴中市志》《通江县志》《通江年鉴》《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志》等志鉴书籍20余册。

通江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熊洁、通江县地情资料信息中心主任马敏华、编研股干部张康宁,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赵桂英、北街社区干部、网格员及北街社区居民代表等50余人参加活动。

(通江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绵阳市涪城区地方志办公室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资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成都市龙泉驿区地方志办公室成都市郫都区史志办公室攀枝花市西区地方志编纂中心攀枝花市仁和区地方志工作事务中心旺苍县地方志编纂中心广元市利州区地方志编纂中心广元市朝天区地方志编纂中心乐山市五通桥区地方志办公室井研县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江安县地方志办公室长宁县地方志办公室武胜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巴中市恩阳区史志档案中心通江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