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省地情动态>详细内容

【史志编修】成都德阳广元内江等地积极推进镇村志编纂工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6-11 13:18:38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市地方志办召开

青羊区街道志编纂工作推进会

5月31日,成都市地方志办召开青羊区街道志编纂工作推进会,专题研究《草市街街道志》《草堂街道志》《府南街道志》《光华街道志》《黄田坝街道志》《文家街道志》6部在编街道志编纂工作。成都市地方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欣主持会议并讲话。成都市青羊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冉丽丽,成都市地方志办志鉴工作处负责同志,草市街、草堂、府南、光华、黄田坝、文家街道办事处分管负责同志和街道志主编参加会议。

会上,青羊区地志办汇报青羊区街道志编纂工作推进情况。相关街道办事处分别汇报街道志编纂进展情况,《黄田坝街道志》《文家街道志》进入终审,《草市街街道志》完成初稿,《府南街道志》《光华街道志》正在撰写初稿,《草堂街道志》正在完善篇目大纲。会议对加快推进青羊区街道志编纂工作进行专题研究。

王欣指出,街道志是全面系统记述街道发展历程、发展变迁、发展成就的重要资料文献,在记述历史、传承文化、服务当代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一要充分认识街道志编纂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精品奉献人民的态度做好街道志编纂工作。二要坚持守正创新,探索互联网时代街道志编纂的新模式,既秉承“横排门类、纵述史实、述而不论”的志书基本原则,突出反映事物的发端、形成、变化过程,又综合使用二维码等新体裁,压缩传统志书篇幅,赋予志书资料性的时代内涵。三要坚守质量第一,将质量建设贯穿志书编纂的全过程各方面。区(市)县地方志机构作为街道志的终审部门,要在篇目大纲、志稿撰写、审查验收等环节严把质量关,确保志书分类科学,领属得当,编排有序,史实准确,资料翔实,文约事丰,易于阅读,利于普及。要加强青羊区志书专家库建设,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及时研究解决街道志编纂中的业务问题。要压实主编责任制,切实发挥主编“一支笔”的关键作用。

王欣指出,青羊区人文底蕴厚重,文化名人众多,有编修志书的良好传统,要尽快实现街道志编纂全覆盖,并不断完善街道志编纂体制机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为全市推进街道志编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成都市新都区地方志办

到新繁街道指导名镇志编纂工作

为加快推进新繁街道名镇志编纂工作,5月31日,成都市新都区地方志办主任石军带队到新繁街道召开名镇志编写座谈会。新都区地方志办、新繁街道办、志书撰稿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名镇志的编纂要注重挖掘和整理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名镇的特色和亮点,展现新繁街道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成果。

新都区地方志办听取了《新繁街道志》编纂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与编写人员围绕志书大纲进行了交流探讨。同时,还结合新繁街道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就如何突出名镇特色、展现新繁魅力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成都市新都区地方志办公室)

崇州市地志办召开

《元通镇志》编纂工作推进会

6月5日,崇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元通镇志》编纂工作推进会,通报《元通镇志》推进情况,对下半年编纂工作作安排部署。崇州市地方志办主任王浩主持会议。元通镇党委副书记韩梁,崇州市地志办副主任周明强、林雯,《元通镇志》总纂刘周远、编委会成员等参加会议。

2023年12月《元通镇志》拟定编纂纲目后,相关人员迅速围绕大纲开展资料收集,在资料收集基础上,编纂人员采取一边撰写初稿一边补充资料的方式加快工作进度,力求提高编纂工作效率。截至2024年5月底,已撰写初稿7万余字,包括综述、基本镇情、古镇风貌、特色文化、旅游特色等8篇。

会议就资料收集工作和编纂工作中存在问题和难点进行沟通。会议强调,《元通镇志》是成都市列入计划申报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的志书之一,按2026年完成出版的工作目标,编纂工作还需加快进度,要在纲目完善修订上下功夫,在资料收集补充上下功夫,在书稿编写提炼上下功夫,力求框架合理、文字精简、特色突出,真正把《元通镇志》编纂成精品志书,成为对外推介元通、弘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崇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德阳市旌阳区地方志办

到孝泉镇指导镇村志编纂工作

6月5日,德阳市旌阳区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督导小组到孝泉镇指导镇村志编纂工作,并组织召开座谈会。

座谈会上,督导组向孝泉镇反馈《孝泉镇志》审读意见:一是资料不齐,内容断代、缺项较多;二是记述混乱,文不对题;三是行文不规范,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希望孝泉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安排专人通过走访、调查、查询等方式,尽可能完整搜集、记录孝泉镇的发展历史,并按德阳市旌阳区地方志办公室《关于镇(街道)、村志审查验收工作实施的意见》要求,按时按质完成志书编纂出版任务。

(德阳市旌阳区地方志办公室)

广元市昭化区清水镇

召开《清水镇志》复审会

6月3日,广元市昭化区清水镇召开《清水镇志》复审会。清水镇党委书记王清源、党委副书记姚尧,昭化区地方志编纂中心副主任刁欢,《清水镇志》编委会全体成员,镇志编纂工作督导组成员等30人参会。

复审会上,《清水镇志》编纂人员就镇志编纂情况作说明。姚尧介绍了镇志初稿编纂、审核及史实修改补充工作。会议决定,《清水镇志》通过复审。

刁欢充分肯定清水镇志书编纂前期工作取得的成效,对下一步镇志编纂工作提出指导意见。王清源对下一步镇志编纂工作作安排部署,要求镇志编纂人员对复审会议提出的志稿修改意见建议,要逐一落实,对每一处史实要认真核实,语言文字要精雕细琢,力争编纂出具有清水镇地方特色的精品志书。

(广元市昭化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内江市东兴区委史志研究室

到椑木镇调研指导镇村志编纂工作

6月6日,内江市东兴区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林四海一行到椑木镇调研指导镇村志编纂工作。椑木镇党委组织委员潘军及镇志经办人员、有编村志任务的村总支书记参加座谈交流。

潘军代表椑木镇党委、政府介绍椑木镇镇村志工作推进情况。目前,《椑木镇志》已基本定稿,计划年内出版;《小河口镇志》完成初稿,还需进一步完善;《椑南镇志》《中山镇志》以及《红林村志》《光明村志》也已启动,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中。

东兴区委史志研究室工作人员与椑木镇相关人员进行了业务交流。在听取椑木镇工作介绍及业务交流后,林四海对椑木镇镇村志工作给予肯定,认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镇村志工作推进有序有力,开展较为扎实,但也存在工作开展不平衡、特色亮点不突出等问题。

林四海强调:一是要深化思想认识。开展镇村志编修是《地方志工作条例》等法规的要求,是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需要,同时也是传承文化、留住乡愁的有效载体,对乡村振兴工作有着重要价值。二是要聚焦目标任务。根据东兴区镇镇村志工作的统一安排,椑木镇需在2024年底完成1部镇志、2025年底完成其余3部镇志2部村志的编纂出版工作,时间很紧,任务较重,需对照目标任务,合理安排时间,系统统筹推进。三是要落实责任要求。修志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单位协作、社会参与的大事,要强化组织领导,深入收集资料,客观全面记录,严格体例要求,突出时代风貌,体现地方特色,扎实把好政治关、史实关、保密关。四是要切实提供保障。椑木镇党委、政府要在资金、人员队伍、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等方面提供支持,确保修志工作稳步推进、按时出版。

林四海指出,修好镇村志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其意义持久而深远,希望椑木镇党委、政府切实扛起历史责任,将《椑木镇志》打造成东兴区镇志的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同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其他镇村志编纂出版工作。

(内江市东兴区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南部县召开地方志书修编工作培训会

5月31日,南部县召开地方志书修编工作培训会。县直105个相关单位、42个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及县地方志办全体同志160余人参加会议。

南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向华通报2024年4月县政府督察室现场督察镇村志编纂工作推进情况,并就落实县政府修志部署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全面启动、分批完成,第一、二批镇村单位要加快修编进度,尽快完稿,年底前完成审查验收程序。未启动的修志单位要求统一启动修编工作。二是落实责任,认真修志,各修志单位需认真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赋予的“官书官修”职责,县政府办将依法依规开展志书修编督导工作。

县地方志办副主任李小娟培训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部门(行业)志启动及编修流程,并就不同类别志书断限及口述采访过程注意事项等关键步骤进行重点强调。

县地方志办主任许琳总结交流前期镇村志修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政治性、政策性认识不足,将“官书”视为普通文化书籍修编;二是编纂方案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工作进度缓慢,甚至图于应付。三是组织领导较为薄弱,沟通协调、进度追踪、质量把关工作迟滞。四是编写团队组建不当,未能科学组建分工协作的编辑专班。五是宣传发动不充分,乡友、干部调动不充分。六是闭门修志问题突出,编辑人员不深入调查走访、广集材料,志稿不及时分送审读,有字数无深度温度。七是专业学习不深入,自学研讨不足。

会议要求已启动修志单位自查整改,倒排工期,科学修订方案,完善编辑专班,抢抓工作进度,并加强对辖区村志修编督导把关;尚未启动的修志单位汲取前述经验教训,摸清家底,做好修志基础准备,于7月1日前拟定实施方案报县志办审查备案,并推动实施。

镇村志、部门志、行业志作为国、省、市、县四级志书的延伸和补充,是党领导下国家发展的具象化和细节化,基础性存史作用巨大,是党史、国家发展史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南部县地方志办公室将进一步做好志书修编业务指导、审查验收工作,推动南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南部县地方志办公室)

江安县地方志办

召开《红花村志》审稿会

5月27—31日,江安县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红花村志》审稿会,室副主任李冈柱主持会议,编研股工作人员及主编曹家树参会。

会上,《红花村志》主编汇报了编纂情况,大家共同对初稿进行审读。编研股根据特色镇村志编纂体例及相关要求提出四点修改建议:一是行文不够严谨,句式结构不完整,还需细致打磨;二是民居介绍条目,需将不具有代表性的进行删减;三是艺文杂记、媒体报道过于冗长,需要精简;四是随文图片不够丰富,部分章节需补充能体现内容特点的图片。

李冈柱对《红花村志》初稿编纂成效表示肯定,指出要按审读意见尽快修改完善,保证村志质量及进度。下一步,县地方志办将到红花村督导编纂工作,确保村志内容应写尽写、详实丰富,图片应收尽收,特色美观。

(江安县地方志办公室)

万源市组织审核

《罗文镇志》编纂篇目

6月5日,万源市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组织地方志专家对《罗文镇志》进行审核。此次审核主要针对《罗文镇志》纲目提出修改意见,以确保志书成果逻辑清晰、要素齐全、数据准确,重点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议:一是明确编纂起止年限,乡镇建置沿革多变,文献资料有限,编纂镇志应结合实际,对历史的追溯不宜太远。二是注重条目归属逻辑性,志书编纂应遵循“以类系事、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原则,摆脱习惯定式的影响,保证纲目归属合理性。三是广收资料认真考证,志书编纂所需资料数量众多、内容繁杂,又因近年行政区划调整、档案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资料遗失严重,需编纂者认真考证,从中挖掘特色资料,确保内容翔实。

目前《罗文镇志》已完成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万源市史志中心将持续跟进编纂进度,及时提供帮助指导,确保《罗文镇志》编纂出版任务顺利完成。

(万源市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芦山县召开

《宝盛乡志》编纂工作推进会

6月3日,芦山县宝盛乡召开《宝盛乡志》编纂工作推进会。县地方志编纂中心、乡志编纂委员会部分成员、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宝盛辖区内各单位代表31人参加会议。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肖和主持会议。

会议通报了《宝盛乡志》编纂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明确了乡志编纂工作时间进度、任务分工、人员职责等,并围绕志书编写工作总体考量、问题困难和下一阶段重点任务等,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县地方志编纂中心对资料收集、篇目完善、志稿撰写等作具体指导。

会议强调,宝盛乡历史文化悠久,有独具特色的发展脉络和丰富的人文故事,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搜集整理资料,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乡志编纂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留下文化根脉,让子孙后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丹棱县史志编纂中心

赴万年村调研督导村志编纂工作

近日,丹棱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负责人率队到张场镇万年村调研督导村志编纂工作。

《万年村志》的编纂对于记述万年发展轨迹、彰显万年地域特色、传承万年传统文化、激发万年乡土情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丹棱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负责人希望万年村尽快启动《万年村志》编纂工作,客观系统地记述万年村的发展历程、产业特色、幸福生活,为社会各界认识万年、了解万年打开一扇窗口。

通过指导交流,万年村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要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尽快落实经费和人员,迅速启动《万年村志》编纂工作,高水准、高质量地完成编写任务,为推进丹棱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调研督导期间,丹棱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还就万年村村史馆布局陈列提出指导性意见。

(丹棱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成都市新都区地方志办公室 崇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德阳市旌阳区地方志办公室广元市昭化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内江市东兴区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南部县地方志办公室 江安县地方志办公室 万源市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丹棱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