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提要】“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将在“十三五”时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地方志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记述载体,有藏量丰富且独一无二的文献资料,不仅可为新形势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历史借鉴,还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现实服务。
【关键词】地方志 “一带一路”建设 路径 方法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区域和全球发展格局而提出的重要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区域合作发展的理念,将为我国升级国际合作机制、重构国际规则提供机遇,并对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保障能源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沿线经济建设和全球经济繁荣,有利于加强人文交流、维护世界和平。
一、地方志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特别强调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有语云: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实现“五通”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在不同的经济体之间形成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人文环境。而“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自然应该放在第一位,这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实现政治互信、经贸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要做好“民心相通”,需要我们发掘历史智慧,唤起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记忆,以文化作桥梁和纽带,从文化交流、文化融合角度携手“一带一路”沿线人民心灵相通、广泛共鸣、同舟共济,从而实现和平发展、共同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从这个层面讲,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需要首先传播好“一带一路”历史文化,讲述好“一带一路”历史故事,在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形成建设“一带一路”的最大合力。
而地方志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连续性、完整性和资料性在全球历史中独树一帜,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正因为这样,地方志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历史信息,可以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设一道沟通交流的桥梁,其优势和作用是其他任何文献资料无法比拟的,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二、地方志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
中国是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璀璨的历史和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各种地方志类著述出现。秦统一中国后,续有纂辑。两汉时期,郡国地志已成为中央政府的征录之书,如班固完成的《汉书•地理志》就是以当时行政区划为纲的全国区域志。作为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著述方式,地方志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在中华文明代代相继、血脉相承中优势明显。
一是资源优势。自隋唐开始,中国大一统局面形成,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加上历朝历代高度重视史志编修事业,为地方志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形成品种和数量丰富的新旧志资源。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自南朝宋至1949年的历代地方志有8264种,包括通志、府志、州志、厅志、县志、乡土志、里镇志等,尤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地方志居多。以清代为例,按现行区划考其分布,四川477种、江西404种、山东385种、河北374种、河南370种、浙江367种、江苏337种、广东332种、山西332种、湖南327种、陕西288种、湖北270种、安徽258种、云南203种、福建168种、广西133种、甘肃130种、新疆96种、上海89种、贵州76种、辽宁69种、台湾42种、北京33种、吉林32种、天津19种、宁夏19种、西藏17种、内蒙古16种、黑龙江12种、青海7种,总计5685种,约占旧志的70%。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地方志发展又有了新的成绩。根据《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发布的数据,社会主义新方志“已出版7000多部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2万多部行业志、部门志、军事志、武警志、专题志、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等,1900多种、1.5万多部地方综合年鉴,1000多种、7000多部专业年鉴,大量地情文献”。这些与前述8000多种旧志及其整理成果,共同构成了一座以国情、地情为主要内容并不断丰富的地方志资源宝库,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取之不竭的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
二是信息优势。地方志是以一定地域为记述对象的资料性文献,是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它全面系统地记述一个地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纵贯古今,横陈百科,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情信息,这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具有的优势。这正如著名学者顾颉刚在《中国地方志综录》的序言中所言:“纪地理则有沿革、疆域、面积、分野,纪政治则有建置、职官、兵备、大事记,纪经济则有户口、田赋、物产、关税,纪社会则有风俗、方言、寺观、祥异,纪文献则有人物、艺文、金石、古迹。”可见,地方志确实是一个内容却极为广泛的史料宝库,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宝藏。如今,随着首轮修志和第二轮修志相继结束,一大批记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和成就的新方志又进一步扩大了地方志信息库的容量,为国家交往和民间往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咨询服务准备了条件。这些信息,既包含有古“丝绸之路”的渊源,两汉时期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和唐玄奘沿丝绸之路到印度求取真经的古代背景,以及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及戚继光抗倭等历史信息,也包括社会主义时期的现代信息,均可直接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发挥好信息优势,可以帮助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比较中全面了解中西文明的发展史,从而增加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
三是纽带优势。中国是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大国,其经济发展水平早在秦汉时期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也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中原的丝绸、瓷器等极具代表性的产品通过古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送至西域国家,成为非常受欢迎的贵重稀缺品。但匈奴的出现,让汉朝的商队屡遭劫杀,严重地威胁到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安全,才有了汉朝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对匈奴全面作战,涌现出卫青、霍去病等一批能征善战的名将,古丝绸之路才得以畅通。这些承载中西历史文化的地方志资源信息直至如今依然保存完整,比较典型的有《史记•大宛传》《汉书•西域传》《后汉书•西域传》《大唐西域记》《海国图志》等,均反映出亚欧关系的历史渊源。“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源自历史概念的战略构想,需要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沿线各国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最终实现共同复兴。但“一带一路”沿线跨度大,涉及60多个国家,分布有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等不同的文明系统,民族与宗教迥异,再加上地缘政治复杂敏感、国家政局不稳等因素,给“一带一路”建设增加了不少不确定因素。同时,伴随“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国际上也开始炒作中国输出过剩产能制造环境污染的言论,更有甚者在中国周边制造事端,挑拨相关国家反对中国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一带一路”建设设置各种障碍。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发挥好地方志传承文明的纽带优势,让“一带一路”回归概念本源,诠释好中原文明与海洋文明、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儒释道与其他宗教交流融合的历史渊源及演进过程,把同属东方的“近东”“中东”“远东”的不同文明连在一起,增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认同,夯实“一带一路”利益共同体的社会和历史根基,促进消除偏见、化解分歧,实现汇聚共识、集聚力量,不断推进“一带一路”项目建设。
三、地方志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回顾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已经形成并逐步发展,到隋唐时进入繁荣阶段。唐宋时期,我们的祖先又凭借先进的航海技术,成功开辟了通往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亚欧大陆全面开启了文明对话。如今,新的“一带一路”构想和实践已迈开步伐,地方志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应在服务和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是充分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和信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修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其意义,说通俗一点,就是使我们做一个明白人,‘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对于我们,只有加深对历史的掌握和理解,才能‘以古鉴今,鉴古知今’,不重复历史上的错误”。“一带一路”建设既要进行经贸往来,也要开展人文交流,无论“一带一路”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甚至是关注者,都应该熟悉“一带一路”的前世今生,并在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去继承和弘扬古丝绸之路精神,在政策制定、贸易投资和人文交流中实现借鉴参考和正确决策。“方志乃一方之信史”,地方志书、年鉴及各种地情资料不仅全面翔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绵延辉煌的悠久历史,还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既是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也是信史文化的依托,在决策参考中承担“知古鉴今”的重任非地方志莫属,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责无旁贷。
二是扩大地方志的承载能力,编纂出版《“一带一路”年鉴》。“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不仅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全面复兴宏图大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亚欧乃至世界各国广泛参与、牵动国际关系走势的全球行动,对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引领时代发展潮流、促进人类文明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以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标志,“一带一路”建设已顺利起步。政治方面,中国与沿线国家高层互访频繁,政府、议会、党派、地方友好往来持续升温;经济方面,签署了3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巴经济走廊启动一揽子重大项目建设,中蒙俄等经济走廊正抓紧开展规划编制,推动合作项目对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10多个重点领域国际产能合作有序推进,中国至中亚、欧洲的集装箱班列开行超过千列,往返亚欧大陆两端的常态化国际运输机制已经形成;金融方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顺利开业,丝路基金和一系列多双边合作基金为“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提供资金支持,人民币跨境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另外,中国-中亚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取得成功,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业已启动,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商务等民间往来日益密切。这些进展,让人看到“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景十分广阔,地方志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提前介入,以地方志的特殊体裁进行记述,不仅对当代人、对国际社会是一个交待,也是体现一种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在修志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建议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带动地方一起编纂《“一带一路”年鉴》,充分利用年鉴的时效性,及时地将“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的大事、要事和亮点、业绩载入史册,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并可用中文和多种外文出版发行,让沿线人民更深切地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现状及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地方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直接的作用。
三是整合古今中外地方志资源,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软实力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出来,强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李克强总理也对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批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尽管流传至今的历代地方志有不少流散海外,但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代表和一种世界文化遗产是其他任何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地方志可以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统筹整合国内外资源,从国家层面主动出击,建设亚欧国家地情文化中心,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优势和传播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实现史志资源、信息共享。也可以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产业发展、名城名镇名村开发等方面发挥作用,把一些仅见旧志记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古迹等,通过提供历史依据进行传承和恢复性开发,将地方志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旅游发展优势。还可以举办一些海外成果展示、丝绸之路地方志论坛等活动,形成地方志软实力品牌,以独特方式发挥文化影响力,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自信”的根基。
四是创新思路,借“一带一路”修“地方志丝绸之路”。在古丝绸之路上,中国用丝绸、茶叶、瓷器及金银器皿、青铜铁器及土特产等商品,换回了葡萄、胡萝卜、汗血宝马等商品,为中西方在早期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殊不知,地方志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包容互鉴和提升发展。如前所述,有相当一部分旧志至今流落海外的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客观地看,这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也算是地方志在古丝绸之路上对外交流的明证。而年鉴的编纂始于欧洲,后来传入我国,成为地方志的年度性出版物,也是东方文化向西方文化学习的一个典型范例。如今,地方志工作已发展形成“志、鉴、库、馆、网、刊、会、研、用”等多业并举的新格局,为地方志的创新发展增加了手段和方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相信沿线国家有全方位了解我国文化历史的需求,地方志可根据这种需求挖掘潜力,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充分考虑当地文化习惯进行地方志产品策划与推广,从而延伸、扩大受众范围,提升我国在对外交往中的地位。如通过创立多种语种的期刊、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形式,开发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友好交往历史等有关“一带一路”题材的地方志产品,发出中国声音,提高文化传播力,展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良好形象。方志出版社可以发挥国家级出版机构的优势,建立海外分支机构,转变观念,把大部头地方志书变成口袋书,通过大数据建设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读者群,服务政用、商用和民用,完全有可能引发新一轮“汉语热”,建设一条属于地方志的“丝绸之路”。
综上所述,地方志是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只要主动作为,就一定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开创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