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 作者:周晓燕《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8日 12版) 明代杨慎编集《古今谚》 资料照片 谚语“父母恩情深似海,寸草哪能报春晖”曹国强绘 方俗谚语是深入浅出的群众语言,是传承中华文化、体现中国风范和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
  • 作者:李维明《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8日 10版) 李维明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中国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出版有《考古学家邹衡》《文物中国史·夏商周时代》《豫南及邻境地区青铜文化》《郑州青铜文化研究》《...
  • 习俗里的年,是春联上穿越千年时空的古语,是绵竹年画里跳出的萌新小精灵,是新春花会流连的芳香清甜,是中国人埋藏在日常生活里的美好哲理。习俗里的年,是远古对现代的凝望,也是现代对远古的传承,不变的是习俗里的情,习俗里的希望,和...
  • 国人对鼠的感情十分复杂,但作为十二生肖之首,鼠被赋予了聪明、富足、象征多子多孙的美好寓意。子鼠开天、鼠兆丰年、瑞鼠吐宝等成语是对生肖之鼠的赞美。千百年来,无论是在历代文物中,还是在帝王、名家的画笔下,甚至国外发行的邮票上,...
  • 自古以来,春节就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更是文人墨客笔下最深情的追忆。唐诗宋词、元曲、小说、散文、戏剧中都能找到关于春节、过年的精彩描述。笔墨有温度,在这个庚子年春节,著名诗人周啸天、四川大学教授张放,将名人笔墨下的﹃年﹄娓娓...
  •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年最隆重也最热闹的节日当属春节,俗称过年。
  • 过年是从冬至开始的。从冬至到腊八,从腊八到小年,从小年到大年,人们沿袭着祖先传下来的风俗,操持着,准备着,迎接着,春节的气氛也在幸福的忙碌中渐渐达到顶点。年俗是文化,也是人情,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 四川石棉本土人如果不给他看文字,你对他说“乡音”,他的第一反应绝对是“某种东西价格便宜”或者“占了谁的好处”。“乡音未改鬓毛衰”,方言是一种乡愁,当漂泊在外的游子听到耳畔响起乡音的时候是何尝的激动,定会想起自己从哪里来,家...
  • 结合已揭露遗迹以及出土遗物,专家研判,位于安徽省濉溪县的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系迄今为止我国所发掘分布面积最广、发掘面积最大的酿造设施考古发现。这一发现填补了华东地区古代酿酒遗存空白,对研究酿酒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
  • 成都曲艺,发展历史悠久,至清代盛行一时,多样化的曲艺类型衍生出了不同的演出场所,艺人们在台上各展其长,观众们在台下喝彩鼓掌,成就一段段精彩的故事。 成都曲艺的演出场所,大致可分为三坝、书棚、堂会、茶馆等四种类型。 三坝 三坝,...
首页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尾页 共1195条信息/共120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