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内江市>市中区>详细内容

市中区地情

 糖业文化:内江甘蔗种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唐宋年间就是四川甘蔗的主要产地。以甘蔗为原料的制糖业始于南宋,延于明代,盛于清朝。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福建移民曾达一引来含糖量和产量更高的蔗种。随着甘蔗种植、蜜饯制作和制糖业的发展,内江有了“中国蜜饯之乡”的美誉,并赢得了“甜城”的称号。

20世纪初期,内江制糖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峰期。1911年,内江的甘蔗种植面积占到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谚语说:“糖房带漏棚,子孙不受穷”。那时加工各类糖产品的手工作坊星罗棋布,“三里一糖房,五里一漏棚”,可见糖业的繁荣。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内江制糖业的发展出现第二个高峰期。1933年,军阀混战局面基本结束,内江糖业开始复兴。1936年在内江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甘蔗科研机构——四川省甘蔗实验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政府和沿海资本家纷纷投资内江糖业,内江糖业迎来了又一个高峰。1940年内江的白糖产量约占全省的40%,是解放前产糖最多的一年,销量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内江制糖业的发展出现第三个高峰期。新中国建立,内江糖业迎来了新的辉煌。为建立糖业中心区,1951年国家决定内江设市。从此,内江人民在新政权的领导下,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冲天干劲,掀起了糖业发展的新高潮,到1958年的短短七年间,实现了从手工作坊到半机械化生产再到机械化生产的华丽转身。1957年糖产量达3.7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内江糖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发达的制糖业带动了内江制糖副产物的综合利用。1959年全国甘蔗综合利用现场交流会议在内江隆重召开。利用蔗渣废蜜等副产物还生产出酵母、酒精、白酒、维生素D等40多种产品。

e2e940c21c0248f59a4a932757f0012a.png

e480e983b3864de4ad8b155e72c01964.png

0247177b9e0e4bc2b67050dd167454be.png

科举文化:内江自东汉以来,形成了尊师重教、崇尚知识的学风文风,因而文蕴昌隆,文风素著,底蕴深厚。

内江文风素著,必然科举名重。自隋唐开创科举考试以来,先后出了两个状元,唐代范崇凯,南宋赵逵,内江因此被称为“状元故里”。有诗赞内江:“天开文运之土,汇澜有斐之城,龙藏瑶函之江,起凤腾蛟之人”。内江历代有名有姓的进士,唐代2人,宋代60人,明代107人,清代55人。这些人中,有很多对当时和后代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明朝是内江经济繁荣、文风鼎盛的黄金期。据统计,自唐宋以来,内江中举日益兴旺,明朝走入巅峰,中进士和举人的人数,几乎占四川总数的一半。杨慎《科举题名引》称:“独内江一邑,文风冠于一方。自洪武至今,进士将百人,举于乡者三倍焉。”明代内江出了107个进士,372个举人。有兄弟进士、父子进士、祖孙进士,也有一门四五代进士,甚至出现一科就有7人中举的罕见情况。“万户人家尽读书,满城皆闻读书声”,这是当时内江学风的真实写照。内江旧城曾有“七进士坊”等多座进士牌坊,就是为彰显此盛事而建立的。民谣说:“巴地将军蜀国相,富顺才子内江官”。历史上,内江三品以上官员竟达30人之多。其中,宰相2人、尚书5人、侍郎6人、总督和巡抚11人。

重教尚贤的传统,印证了内江文风“天开文运”的传承绵延不断。清朝嘉庆十四年(1809年),浙江人顾文曜上任内江县知事(即知县),格外“重文教”,重建了内江文风塔三元塔,并在挂榜山题下“天开文运”,寄托了他对内江未来的良好期盼和祝愿。

16de4b7953074483b48563eb220f6244.png

书画文化:内江市市中区是书画浸润的沃土,自古至今崇尚书画,丹青传世,名家辈出,翰墨飘香。每年市中区举行三月三“兰亭书画艺术节”,涌现许多优秀书画新人,书画之乡后继有人。2014年,文化部命名市中区为“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

“行遍欧西南北美,看山须看故山青”,这是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张大千的思乡名句。张大千(1899-1983),原名张正权,字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室名大风堂,内江市市中区芭蕉井人,国画大师。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称他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兄妹10人,排行第八。张大千的画作植根于中国古代传统,“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于一体。他的画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虫鱼、走兽无所不能,其技法纯熟,工笔、写意无一不精,是中国古代书画界的集大成者。在此基础上还融入现代和世界元素,独创泼墨泼彩技法,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张大千早期绘画主要是师古人,临摹古画。后师自然,经常野外写生,画作生动传神。敦煌之行达到传统艺术的高峰。漂泊海外之后开始融入现代和世界元素,作品在世界巡展中越来越受欢迎。1956年在法国巴黎卢浮宫举办画展期间,张大千与西方现代派艺术大师毕加索相见,毕加索特别崇尚中国古代艺术,认为世界艺术源于中国,也十分欣赏张大千及其作品,两人亲切合影,媒体称之为东西方画坛最高会晤,“东张西毕”由此而来。1957年,张大千在巴西八德园,眼睛意外受伤,视力下降几乎失明,连他最擅长的线条和色彩都看不清,艺术生命受到严峻考验。1959年的一天,天降暴雨,模糊中八德园与风雨雷电融为一体。他有感而发,打破传统即兴创作《山园骤雨图》,创立泼墨泼彩技法,他终于涅槃重生,开创绘画新纪元。张大千还涉猎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诗文率真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e1f8188778ce4a01adeaad4019520976.png

eab84737774044ecbf631edc04cd6902.png

dbd0ea082a7940bfb07c81dd2a8fc1d0.png

川剧文化:资阳河流派是川剧四大流派之一。川剧的五大声腔系统,除灯戏由四川民间小曲演变而成外,昆曲、高腔、胡琴、弹戏早期是沿川东长江、川西岷江、川南沱江、川北嘉陵江等四条河道输入,演变成“四大流派”,分别为:“川西派”、“资阳河派”、“川北河派”、“下川东派”,其中资阳河派艺术风格最为谨严。清朝乾隆年间,川南一带的川剧就已经形成资阳河流派,影响遍及川南的资阳、内江、自贡等地区。资阳河川剧艺术内容几乎是民间故事和野史传说,反应了古往今来的社会生活和风土民情,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人物命运起伏跌宕,大悲大喜;无论悲喜,故事结局多为善恶有报的大团圆。其特色是高腔戏多,伴以帮腔,配以打击乐,唱词诙谐幽默,辛辣洒脱,充分体现四川人的生活态度和做人的智慧。1950年,内江川剧团建团,是资阳河流派的代表剧团。传统戏《绛霄楼》、《八阵图》是流传至今的重要保留剧目。2011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资阳河川剧艺术”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江市川剧团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阳河川剧艺术”传承保护单位。

61cbfa575878425580abf71bd905763a.png

5005da9208e442cc96212dd4530c9275.png

美食文化:内江市市中区地处成渝要冲之地,巴蜀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与融合,奠定了这里的文化基础。加上历史上“湖广填四川”多次移民,来自闵、粤、湘、鄂、陕、赣等地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为此地文化习俗注入了生机。反映在饮食上,呈现出强烈的开放性、巨大的包容性和菜品的多样性。口味适应面广,口感介于成渝之间,既有浓烈又有醇和,既有麻辣又有清淡。

内江牛肉面是内江市的著名特色小吃,讲究烧馅、用料、调味,小吃面条细滑、牛肉香、麻辣味浓,素有“巴蜀小吃之首”的美誉,是著名画家、美食家张大千先生喜吃善作的面食小吃之一。内江牛肉面的主要食材面条,采用新鲜的机制面,辅料选用上好牛肉用老姜、香料、酱油烧制而成,浇上辣椒油,配上小葱、姜蒜水、酱油、花椒粉、味精、醋等调味料,辅以青翠欲滴的青菜叶子或香菜,做出的牛肉面不粘口,有嚼劲,牛肉酥烂,极为入味,色香味俱全。

243066bd9f6d4368905494e3b231efc9.png

来源:内江市市中区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19-07-04 14:59:19 浏览次数:
终审:何谐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