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高校外语教师要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24-09-01 09:15:02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王成霞(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外语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副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当前,我们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需要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和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更好地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高校外语教师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为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倡议或重要任务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全国的外国语大学以及综合性大学开设的外语语种不断增加。全国高校外语教师和外语专业规模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外语教师同时也是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乃至全世界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高校外语教师在讲好中国故事、发挥好对外传播作用方面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必须不断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高校外语教师要提高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能力

  一是要正视中西文化的差异。各国之间存在的经济、政治、社会的矛盾,其背后实质上是不同的文化和价值的冲突。在外语翻译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却很难翻译出来给别人听,即使勉强翻译出来了,可能别人也难以理解。这就是因为存在文化的差异。我们在阅读西方经典文献原著的时候,有时读不懂它在讲什么,也是因为不了解它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点我们必须正视。

  二是要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倾向于二元对立的逻辑,而中国文化强调和谐共赢;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鼓励个人自由、个人竞争和个人成就,而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赋予中国人更多的家国情怀、家庭和集体观念以及责任感,个人的发展紧密与集体相连。另外,中西在时间观念、人际关系、饮食文化、艺术和美学等方面也都存在着差异。高校外语教师在涉外活动中,既要读懂西方,又要读懂自己,既尊重西方文化,又要坚定文化自信,能够用适合西方思维方式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展示中华文化魅力,让他们能够听懂并认同我们的价值和文化。

  三是要批判“西方中心论”,坚持文明交流互鉴论。坚持“西方中心论”的人唯西方文明独尊,崇尚文化霸权,认为西方的文化、文明最优秀,主张文明隔阂、文明冲突,否定排斥或贬低其他文化和文明;而中国提倡文化多元、包容和互鉴。在对外关系和对外交往中,西方喜欢搞自我优先,搞“小圈子文化”、“拉帮结派”,建立排他性的军事同盟;这与中国持有的人类关怀、人类优先、世界共赢、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完全不同。《决定》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要有鲜明的中国立场和原则,要站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道德至高点上,坚持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文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同的文化、文明要相互学习借鉴。

  高校外语教师要把握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

  一是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精准选择受众。面对不同对象讲故事,不能一种声音、一个腔调,应增强受众意识,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让故事入脑入心、成风化人。讲中国故事的对象应该是世界各国人民,要寻找世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话语共同点,以符合受众的思维习惯、语言习惯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要创造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向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和知名人士讲中国故事,还要重视向世界各国的记者编辑讲故事,因为他们深刻影响着舆论阵地和平台,让他们了解和理解中国发展经济和国家治理的巨大努力、特色做法和成效更为重要。高校外语教师也要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主动参与民间外交活动和交流。同时,要动员在中国的众多外教、留学生甚至外国游客加入到讲中国故事的行列之中,为他们进行宣传中国的自媒体创作、讲中国故事甚至发展成为网红,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由他们讲述的中国故事,更容易引起外国听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进而让更多的外国人理解中国、亲近中国、走进中国。

  二是要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媒体和自媒体。当今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高校外语教师既可以在国内外传统媒体上讲,也要在网络上、新媒体上讲述中国故事。要特别重视自媒体的作用,在国内要充分利用发挥好微信、微博、快手等平台的作用,在国际上,使用好抖音(国际版)、推特、脸书等媒体平台。运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可以在国际组织、国际学术会议、民间外交平台上讲。

  三是要坚持实事求是,讲出真情实感。故事越真实越有力量,外语教师讲好中国故事是有充足底气的,底气就在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所取得的前所未有、举世瞩目的国家发展成就、社会稳定的成就和人民幸福的成就。外语教师要以课程、教材、论文、发言等为载体,以中国的话语体系,用中国的概念、中国的理论、中国的思想讲出中国发展的事实、形象、感情、道理,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外国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提升讲中国故事的“时度效”。

  高校外语教师要提高以外语水平为基础的涉外综合文化素质

  一是要持续发展提升外语水平,要有听、说、读、写、译等全方位的能力。在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时代,语言随社会的发展快速变化,新词汇、新表达不断出现,作为高校外语教师,要时时感知、熟悉外国语言的发展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够理解、使用新鲜的网络热梗词汇来表达事实和思想,让我们讲出的中国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外国人感到更加亲切、可信。

  二是要有过硬的中华文化和涉外综合知识素养。要通过学习和培训,使高校外语教师了解、熟悉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和现代发展,对现代中国的建设成就、科技发展、社会治理成就等都能信手拈来、讲得头头是道;高校外语教师还应该了解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法规法律等,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中华文化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等素质能力的复合型的人才,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要能够学习利用最新的信息网络技术。“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外语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致力于传统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发展之外,也不断学习各类教学、社交等方面软件的使用,切实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和数字化生存能力,掌握使用最新信息网络技术工具,不断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信息技术含量和实效性,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别委托重大项目“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及其里程碑意义研究”(23LLMLA001)阶段性成果)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