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井研:承载千年,古韵悠长‖王遥

作者:王 遥(井研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1-14 21:28:51 浏览次数: 【字体:

井研:承载千年,古韵悠长

王 遥

“走过千山万水,还是我的井研美……”

一曲悠扬的歌声,述说着人们对井研的热爱。热爱她是“卓筒井”的发源地,热爱她自古就有“盐利冒于西蜀,人物媲于上州”的美誉,热爱她孕育了“1状元、4宰相、87进士”,热爱她的“四李”比肩眉山“三苏”;热爱她哺育了家喻户晓的“经学大师廖平”“辛亥元勋熊克武”;热爱她那屹立至今的两处“国宝”雷畅故居和三江宋塔……

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井研的美,着实像一杯美酒,精酿了千秋。今天,让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看看井研的沉淀。

井研开置前为梁州境城,秦汉时期属武阳县地。晋惠帝太安二年(303),李特、李雄父子建立“成汉"政权,由于战乱频繁,本地居民大批东迁“荆湖”。原居住在贵州的几十万僚人进人巴蜀,县境大部分被僚人占据。这是境内人口的第一次大迁徙。

魏文帝大统元年(535)置蒲亭县,隋开皇十一年(591)改为井研县。宋真宗成平四年(1001)始建县并入井研,疆城北起龙水(仁寿东),南连平羌(五通境内),西接南安(乐山),东至罗泉(荣县境内),遂为陵州大县。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井研并入仁寿,名来凤乡。至正二十二年(1362)复置,9年后乃废。明洪武六年(1371)复置,4年后又废。十四年(1381)又复置,县境大半划归仁寿,疆域面积缩小到641平方千米,建置相对稳定530多年。

历代归属大略为:周代属蜀,秦汉属汉,汉末属“蜀汉”。晋以降属“宋”,属南齐、梁。梁以后属西魏、北周。唐末属前蜀(王建)、后蜀(孟昶)。元末属夏(明玉珍)。明末属隆武、永历。清顺治初属大西(张献忠),康熙初属吴三桂,十八年(1679)归属清朝。

元末明初,红巾军起义,全国陷入数十年战乱,县境遭到严重摧残。地荒民散,十室九空,乃废县并入仁寿。至洪武十四年(1331)恢复县置时,全县仅363户,2650人。后从湖广等地移民来县,才逐渐恢复生产。这是县境人口的第二次大迁徙。

明末清初,又经数十年战乱,县境人烟几绝,县城草木丛生,沦为虎豹栖身之地。经多方招集,才得街民17户。清康熙以后,社会相对安定,又从湖广(今湖南、湖北)大量移民来县,这是第三次人口大迁徙。县内居民增至1143户。清政府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轻徭以宽民力,薄征以通商贾”,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咸丰以后,慈禧专权,政治腐败,崇洋媚外,加派给井研人民的白银达34万两,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许多有识之士,关心国家命运与人民的苦难,上书清政府,要求变法改制。县人贺龙骧、汪世杰参加了康有为倡导的“公车上书”,要求推行新政。廖平创“孔子改制”学说,成为康有为戊戌变法的理论先导,唤醒了全国人民推翻清王朝的觉悟。

清末,井研先后有15位青年东渡日本求学,多数人参加了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留日学生大部分回县,并成立了井研同盟会,发展会员120多人。熊克武高举反清旗帜,带领同盟会会员在泸州、叙府、成都、广安、嘉定等地发动武装起义,不少人英勇就义,用鲜血动员了群众,给清王朝以沉重打击。1911年,保路同志军兴起,井研有数百人参加,转战仁寿、威远、华阳、成都等地。县人陈孔白为同志军东路总统领,在威远战斗中不幸负伤被浮,后被清军煤油浇身活活烧死,殉难之躯惨不忍睹。

辛亥年农历九月十七日,秦载赓率同志军占领井研,县知事李少川率官吏投降。十月七日,井研宣布独立,结束了封建王朝的历史。

民国前期,军阀混战,县无宁日。先后有川滇军之战、杨森暴动、“两刘”之战,县境沦为战区。军阀争夺井研,拉夫派款,民不聊生,县知事(县长)如走马灯式上任,民国5年(1916)先后上任5位,民国6年(1917)达7任。

1933年,中国共产党井研拱辰支部成立,发动群众抗粮、抗捐,掀起“砍旗杆”热潮,革命烈火连绵不断,给国民党地方当局以沉重打击。1949年12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井研,成立了人民政权。从此,井研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历史是井研人民进步的足迹。汉代县境内已开发出岩盐。唐宋时期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农业有很大发展。蚕丝业盛极一时,“鹅溪绢”被列为“贡品”,蚕丝在成都称为上品,织户争购,供不应求,年收人“数十万金,农民资以为生者甚众”。宋代岩盐已成为大宗产品,肇起于元代,兴于明代的永通盐厂,清康熙时已进人鼎盛时期。有盐井529眼,盐594处,年产盐约2万担,为蜀中大厂之一。井研人民创造发明的“卓简井”是岩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深井钻凿技术上居世界领先地位。境内“卓简井”布满山谷,“富家多则一二十井,少则七八井”,年产盐数万担,成为县内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 遥(井研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中共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