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在阆中举办
阆中桥楼乡,落下闳用窥管仰望星空的雕像。
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在阆中举办
西汉时期,因阆中天文学家落下闳主要参与制定《太初历》并确定每年农历正月为岁首,让阆中享有“春节文化之乡”的美誉,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
2017年3月,落下闳入选首批四川历史名人。
从2018年1月24日起,历时近2个月的中国(阆中)首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于2018年3月18日落下帷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感受了“春节老人”的魅力。
中国(阆中)首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分年味美食节、新春曲艺节、迎春花灯节等板块,并向全球征集“春节老人”形象。其中新春曲艺节最受欢迎,有近80万人次参与。新春曲艺节在博览会期间共举办62场精品演艺,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四川省大木偶剧院、南充市杂技团和阆中本地的曲艺民俗团等精品节目轮番上演;推出秀才赶考、打马游街、道台审案、张飞断案、文庙祭孔等5大景点文化活动,以及张飞巡城、川北婚俗、传统春节老人赐福、卡通春节老人游街、汉服玩穿越5大巡游活动,并开展万人写春字、现场涂鸦、做灯笼、猜灯谜等20多个互动活动,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浓浓春节年味中“动起来”。
迎春花灯节设置落下闳及二十四节气、春节民俗、特色灯艺等6大展区,充分展现出喜庆、热闹、繁华的春节场景。
〔扩展阅读〕
落下闳引领巴蜀“天文学家群”
落下闳之后的巴蜀地区,涌现了一批对古代天文历法有所建树与贡献的人。已故著名学者、中国科技史教授吕子方曾盘点,自西汉末至宋代,扬雄、谯周、梁令瓒、张思训、黄裳等巴蜀学者,或多或少都受到落下闳的影响。
唐朝天文学家梁令瓒,被吕子方评价为“我国天文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在落下闳运算转历、浑天仪实测天星的基础上,创造的黄道游仪,为唐代先进历法《大衍历》的编修提供了条件,并把浑天仪的动力从人力变为水力。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落下闳研究中心主任蔡东洲认为,“落下闳对古代天文学者的影响主要是科学实证精神方面的。”在订制《太初历》时,落下闳主要承担的是数据运算的工作,这既需要高超的数学能力,也需要关于天象的一手资料。落下闳改造出赤道式浑天仪、创制浑天象等仪器来测量天体,让历法更为精确。此后,古代天文学家张衡等人的测量仪器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
探索精神代代相传
相传,落下闳创立《太初历》后,回老家阆中归隐,而阆中在汉唐时期也成为民间天文研究人才聚集地。2000多年后的今天,阆中依然留存着多处观星点,讲述着落下闳的“追星”传说。
坐落在阆中古城内的民居院落“星座苑”曾是落下闳在阆中城区观星时的“客居”。如今,屋内以博物馆形式呈现落下闳的相关故事,供游人参观。
阆中城南嘉陵江边的锦屏山顶上,矗立着高3层24米的观星楼,游客登上观星楼可俯瞰江边的阆中全景,相传落下闳为观星踏遍阆中众多高山,曾在此驻足。
阆中城外西北方向40多公里的思依镇桥楼乡,有“落阳山”“高阳山”“落阳村”“落阳旮”等地,流传着落下闳诞生、隐居、观星、安葬的故事。
民间较浓的天文爱好氛围,激起当地高校对天文进行进一步研究与探索。2016年9月,位于南充市的西华师范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建立天文系。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内首个开办天文学专业的高校,也是全国专设天文系为数不多的高校之一。西华师大每年都以落下闳天文学术研讨会为契机,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等30余个兄弟院校和天文台(馆)的专家学者,共探天文学学术前沿话题,一起探索星空的奥秘。
“落下闳留下的精神财富,就是仰望星空时的科学和探索的态度。”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蒋青权认为,天文学具有直观易感的特点,也带动着普通人用科学的方法去了解其他类型的科学,生生不息地传递着探索的精神。
〔根据2018年3月18日《四川日报》第11版文章《首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落下帷幕》(记者李婷)、《到阆中寻落下闳“追星”的传说》(记者李婷)整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