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旅游>详细内容

从盐亭县老东门追溯盐亭城建历史

作者:绵阳日报综合四川日报、江油都市网、美丽江油等 来源:方志绵阳 发布时间:2019-08-09 10:22:10 浏览次数: 【字体:

盐亭县老东门,正名凤仪门,曾叫和平门,现又称玉带城门,在城东凤凰山麓,弥江廊桥之西,是盐亭县旧城垣唯一保存下来的部分,1986年12月被公布为县保,2009年7月被公布为市保。

现状: 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平方米,东西长22米,南北宽12米。外门洞高3.8米、宽3.5米,均用长1.4米、宽0.4米条石砌成,内门洞高4.5米、宽4米。门洞内有两扇大铁门,立面呈长方形,每扇高3.4米、宽1.82米、厚0.12米,门板上钉有铁钉1430颗。门额刻“和平门”三大字。城墙上部和左右边缘,有现代修补痕迹。门额右侧寄生了一棵大榕树,右侧墙面寄生了一棵桑树。

一、先期城垣难考

盐亭县在历史上有八大故城,即广汉故城、万安故城、西宕渠故城、北宕渠故城、高渠故城、永泰故城、充国故城、东关故城。这些故城所处位置各不一样,盐亭老县城是在北宕渠故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盐亭县志》载:“北宕渠故城,今县治。《元和志》,本汉广汉地,前梁于此置北宕渠郡及县。后魏恭帝改郡、县俱名盐亭,以近盐井故名。《隋志》,文帝开皇初,废郡,盐亭县属新城郡,即今潼川府。”

梁大同元年(535)置北宕渠郡及县,西魏恭帝元年(554)改为盐亭郡及县。隋开皇三年(583)罢郡,县隶属梓州。此后,县域历经几次变化,但治地一直延续至今。

北宕渠故城当为盐亭现治地建城之始,盐亭城建史近1500年。到隋开皇四年,董叔封来任,他听政办公的地方当然就是城内的公署了。笔者所见关于盐亭县城最早的记载在唐代,《县志》:“盐邑文庙屡经迁移。按,旧学自唐贞观建在城内东隅,自宋大观四年戊子邑令林栋新建于西隅。”又,杜甫诗:“看花虽郭内,倚杖即溪边。”

总之,明以前城垣建设几无可考。

二、明城催生于鄢蓝之乱

明成化(1465-1487)初,盐亭知县、陕西监生陈惟中筑土城。到正德年间(1506-1521),旧城已经倾颓过半,即便保存下来的,人也可以径直翻越,失去了安民防寇的保障功能。

正德三年(1508)大饥荒,流民四起,发生鄢蓝之乱。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份里,盐亭县来了一位新任知县——胡进律。胡进律,字承锡,陕西平凉举人。他在理顺钱谷、簿册工作后,立即和典史汪均本环城视察,检查城防事宜。他认为要安民宁土,必须借助坚固的城池,而形势紧迫,修建城池就如救焚拯溺,急不可缓。他的计划得到了分守、少参黄瓒和分巡、佥宪钱朝凤的支持。

该年十一月,修城工作正式展开。以旧城壕为界限,划分九个建设区段,每个区段集中百人,百人在家务农耕种,分两批次轮换修筑,由医官许俊管理全局。胡知县在忙完政务后,总亲身前往工地视察,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任用专职官员监督工程质量,考核筑城工作,嘉奖做得好的,惩罚做得不好的,恩威并用,大家都不敢不用力。又组织修缮工具,竭力做好后勤工作,各项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佥宪钱公来巡查时,见工程耗费巨大,便给予财物填补不足,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

正德四年(1509)春夏,饥荒,保宁府人鄢本恕、蓝廷瑞等聚众十万,与官军发生多次战斗。动乱虽未至盐亭,但修城工作暂缓,至该年秋冬复工。

上下内外,晨夕用力;筑土砌石,楼城齐兴。正德五年(1510)九月,盐亭县石城修筑完成,城垣周长六里,高一丈六尺,宽七尺,穿城设水洞四处,城门四道,分别以县景命名:东凤仪,西春郭,南云溪,北弥江。城楼分别题额:“东拥凤冈”、“西环负戴”、“南通天府”、“北望神京”。层楼高耸,石城坚厚,焕然一新,为前所未有之貌。

应时而生的盐亭县城很快就发生了作用。正德六年(1511)春,鄢蓝军破梓潼、剑州,转而西攻江油,为官军所阻后,复归盐亭。胡进律“率众御敌,人民免害,城池赖以守固”,鄢蓝军只好绕攻南部县。继任知县张宽受前任遗惠,在兵灾中,依靠城池的坚固,“供应得宜,上下称善”。《通志》评:“鄢蓝猖獗,赖以固守。”

嘉靖五年(1526),贵州监生、知县雷聂(?轰)在城墙上建连廊五百余间,城墙更加坚固。

明末,在盛衰消长的时代里,坚固的盐亭县城也不足为恃了。“崇祯十年十月十三日,流寇数百骑猝至,破城,残杀几尽,死尸山积,学中生员死者百余人”,知县李绍先被缚,殉职。

三、清代石城复建于嘉庆年间

清初,人口已锐减。顺治某年三月,盐亭城壕间有四只老虎为患,被官兵射杀。

雍正九年(1731),江南甘泉县举人史步高来任知县,他“葺学宫、置祭器、厘学基、设庙夫、修筑城池、淹骼埋胔、最多善政。”历经兵燹的城池,因陋就简得得到了修补,规模已大为缩减:周长二里六分,合四百六十八丈。欲堞峙相望,城垣巩固,足资捍卫,尚有望于后来者。

新培修的城池在几十年后遭遇了一次天灾:乾隆四十七年六月,大雨连绵,河水暴涨,城内水深丈余,坛庙祠宇、衙署民房、仓廒监狱都被水淹,官民奔避北门外赐紫山。

嘉庆元年,云南石屏州癸卯科举人袁凤孙来任知县。袁知县任内,正是川楚教乱爆发蔓延的时间,川境州县震动。为保境安民,他组织筑造土城,招募乡勇,并请官兵镇守。教军至富村驿时,听说盐亭备战充分,便抄近路去攻打老绵州了。

嘉庆二十年,朱壬来任盐亭知县。朱壬,字萃泉,浙江上虞县附贡生,壬子科举人。朱知县性慈祥,有干济之才,上任后,建仓廒储存粮食,设义学培养子弟,造署修亭培补风脉,最有成就的还是修筑盐亭县石城。

嘉庆二十二年秋,朱知县召集绅耆公议筑城大事。绅耆说,城垣是本县安居、乐平、永贤三乡的保障,不用花费朝廷府库的钱,让士民商贾捐赀修建就行了。朱知县向上级打了报告,百姓积极出谋出役,商贾更是倾囊相助。自嘉庆二十二年秋兴工,到嘉庆二十四年四月落成,历时两年多,盐亭石城再次面世。

新修复的盐亭石城,周长六百十余丈,高一丈七尺。墙堞门楼,巍然耸立;颜题依旧,气象维新。四门名称有继承有更新,仍不脱杜甫诗遗泽:东曰凤仪,西改春郭为拥青,南改云溪为德星,北改弥江为赐紫。从西到东,修水洞二处,高八尺多,引负戴山麓之水,向东注入弥江,并筑堤固岸。南北砌石路,平坦如砥。

四、老东门成为盐亭人的乡愁记忆

民国十七年(1928),二十九军田颂尧部驻防盐亭,将北门至东门转南门各段拆掉三尺,西门至北门全部拆除。民国三十四年(1935)修新东街。

1950年开始,对旧城进行逐步改造和建设,在北街中段开辟新西街。1951年拆除了南门和北门石拱。朝鲜战争结束后,东门更名为“和平门”。70年代,新建云溪街、政府街、文武街、凤池街等。90年代后对旧城进行全面改造。

历经时代巨变,老东门成了盐亭旧城垣唯一的遗存。近年,有人改其名称为“玉带城门”,或“双相玉带城门(墙)”。这是是怎么回事呢?盐亭在唐代出了宰相李义府,出了享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荣衔的严震,一县双相,故里荣光。称,“相传遵照旧制,朝廷出了个宰相,原籍的县城就在城门墙上设置一条玉带形装饰,以示光耀桑梓。”于是,“双相玉带城门”之称横空出世。玉带城门,已成老东门之外的第二俗称。

上世纪80年代,城楼门额右侧悄悄寄生了一棵榕树和一棵桑树。榕树根上生根,根又连跟,用三四十年的时间,密密匝匝串满了正面三分之一的墙面。树冠遮天蔽日,几乎覆盖了大半个城头。此树已进化成神树,接受信徒的朝拜,根上系满了红。它也成了盐亭人心中的乡愁记忆,但凡在外的游子,一想到家乡的老东门,就想到了那棵亲切的榕树,甚至还有那棵低调的桑树。

来源:方志绵阳(绵阳日报综合四川日报、江油都市网、美丽江油等)

来源: 方志绵阳
终审:朱丹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