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政服务>资治探索>详细内容
2023-04-21 08:47:50

【资治】巴中革命老区百年脱贫的路径和启示‖罗之聪 毛智慧

作者:罗之聪 毛智慧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4-21 08:43:13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1年第1期

巴中革命老区百年脱贫的路径和启示

罗之聪 毛智慧

 巴中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地区。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追求。100年来,巴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谋复兴,完成了从“打土豪、分田地”

 到“脱贫困、奔小康”的持续求索,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了巴中由贫穷到小康的嬗变,谱写了一部挑战贫穷、扶贫帮困、摆脱贫困和消灭贫困的雄壮史诗。

革命斗争挑战贫穷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的目标。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巴中人民在军阀割据下,过着“三月杂粮三月糠,三月野菜三月荒”的艰难生活。当时,占巴中人口9%——12%的地主却占有75%-80%的土地,广大民众挣扎在生死线上,有通江苦、南江难、巴中穷的说法。巴中地下党组织为改变穷人的悲惨命运,带领广大贫民进行“三抗”(抗粮、抗捐、抗租)斗争。

 巴中这块土地是英雄的土地,这方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以巴中为中心和首府,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英勇斗争,歼敌15万,8万红军将士长眠于此,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党和红军领导工农群众建立苏维埃,通过土地革命实践消灭贫穷,使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巴中人民为保卫革命成果抛家舍业、倾其所有、无私奉献。当年,有12万人参加红军,4.8万人血洒疆场,为红军运送物资达200万人次,提供军粮1.5亿斤。红军撤走后,巴中人民在遭受敌人疯狂反攻倒算和“丙子丁丑”空前干旱的困境下,仍竭尽全力支援巴山游击队。抗战十四年时期,巴中人民献金捐物、出人出力,有2万多人出川抗日,血洒各大战场,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巴中地方党组织带领人民,坚持秘密斗争,直到巴中解放,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消灭贫穷的第一步。

艰苦创业扶贫帮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带领166万老区人民摆脱落后状态,成为巴中地方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中央把帮助老区恢复国民经济作为一项主要工作。1951年2月,川北区土改试点工作在恩阳展开,区委书记胡耀邦亲临指导,听取土改试点情况汇报。巴中土改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后,中央土改参观团专程到此总结经验。随后,分3批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制度,消灭剥削,农民获得土地,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同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川陕边分团赴巴中慰问,转达中央对老区的亲切问候。巴中人民感恩中央关怀,发扬革命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到1952年,巴中粮食总产量达17612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23%。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指引下,巴中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消除贫困提供制度保障,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改变了巴中一穷二白的状况。三年困难时期,巴中人民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节衣缩食、忍饥挨饿,调粮支援京津沪。他们不分昼夜、肩挑背扛、战天斗地,进行经济建设,初步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驷马公社创造的“驷马经验”,对巴中农业的恢复与发展起到极大作用。中央授予驷马公社“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称号,在全省掀起一场“学严龙、赶驷马”活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巴中积极开展“工业学大庆”,发展“五小企业”。到1978年,发展国营企业127家,实现工业产值8148万元,为消减贫穷奠定了基础。巴中人民积极接纳2.2万名重庆知青插队落户,组织1.4万名民兵参加襄渝铁路建设。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国家对老区的帮助着重于扶贫济困,解决吃穿问题,扶贫依靠生产救灾和社会救济,建立特困群体救济制度。但由于区位劣势和其他原因,国家对巴中投入较少、政策扶持不够,巴中与周边地区发展差距较大。

扶贫开发消减贫困

 贫困问题既是社会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巴中农村实行大包干,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减贫脱贫步伐加快。

1979年,中央把帮扶老区提上日程。1981年,巴中被认定为革命老区。1984年9月,国家启动“三西”建设工程。1986年起,国家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实施农村扶贫开发。通江、南江、巴中、平昌4县组织大批干部深入农村,对贫困群众摸底调查,建卡立册25.9万户、119.6万人,确定通江、南江为国贫县,巴中、平昌为省贫县。各县制定扶贫规划、落实开发项目,变救济性扶贫为开发性扶贫,迈入制度性扶贫新阶段。按当时“温饱线”标准,经省检查验收,4县于1989年相继越过“温饱线”。到1992年,巴中地区生产总值达22亿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4.5倍;人均生产总值689元,增长3.9倍,巴中人民结束了“吃不饱、饿肚子”状况。这一时期,国家搞开发式扶贫,由纯粹“输血”转向重在“造血”,从单纯救济转向帮助贫困户生产自救,调整山区生产方针、放宽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

 1993年7月,巴中地区成立。巴中人口由1978年的280万增加到321万,按省温饱线标准,贫困乡146个、特困乡54个;贫困村1097个、特困村442个;贫困户21万户、贫困人口91万、特困人口3万。1994年,国务院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采取扶持与开发并举策略。巴中地委制定“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迈大步”奋斗目标。从中央到地方,采取分类指导、计划单列、资金单放、物资单拨、领导专管、定点和对口帮扶等措施加大对老区扶贫开发力度。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巴中人民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创造了巴中经验和巴中精神,这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又是扶贫开发的经验,着力解决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的问题,促进巴中社会面貌改变。为此,温家宝同志批示:“巴中地区扶贫攻坚的成就说明,只要找准路子,真抓实干,就能改变面貌。”巴中在扶贫开发上敢为天下先,成为四川大样板,对全国扶贫工作具有普遍意义。在此期间,国家对老区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减免老区农业税、增加财政补贴、免征投资方向调节税、进行对口帮扶、调整财政包干基数等,巴中用活用好这些政策,推动扶贫开发进程。

 到2000年撤地设市时,巴中人口达35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25.9亿元增长到93.7亿元,贫困人口下降到15.4万人,人均占有粮食434公斤,有13万户、58万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城乡发展面貌显著改观,缩小了与全省的差距。2001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把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巴中抓住中央实施“少取、多予、放活”的政策机遇,制定改善“三大条件”、发展“三大经济”、实现“三市”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落后状态,解决致贫返贫问题,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产力,步入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并重的阶段。此间,巴中采取按年度、分梯次、有重点、渐进式推进扶贫开发,使部分贫困户摆脱了“吃穿靠救济,用钱靠贷款”的困境。

 2009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在通江县沙溪一瓦室、巴州区上八庙一青木实施革命老区连片扶贫开发试点。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务院印发《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规划(2011-2020年)》,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2011-2020年)》,开启新一轮十年扶贫开发。2012年5月,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启动会召开,全面启动包括巴中等市的扶贫攻坚行动。巴中在争取国家层面政策支持上取得突破,总投资460亿,以铁路、高速路为骨干的“六路”建设和以“六库”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启动,极大促进了扶贫开发。

 21世纪初,巴中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经济发展较快,落后面貌极大改变,但仍属于久发达地区,地方财政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国家通过减税降费、东西部扶贫协作、免除农业税等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进行连片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有效解决巴中“四难”问题。

脱贫攻坚摆脱贫困

 脱贫奔康是老区人民的愿望和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巴中依然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体,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成为当务之急。

 巴中“三区叠加”特征明显,整体贫困、集中连片贫困突出,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到2013年底,全市各县(区)均属贫困县,有贫困村699个、贫困人口49.4万,贫困发生率16.3%,是全省脱贫任务最艰巨的地区之一。面对既要脱贫又要奔小康的双重任务,巴中坚决打响脱贫攻坚战,向开发式与保障性扶贫并重转变。巴中抓住精准扶贫机遇,坚持“统筹城乡、连片推进、精准施策、全域扶贫”工作思路,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发展要求,实施“1+6”扶贫攻坚行动,加大扶贫投入,攻克贫困堡垒,老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进入脱贫致富奔小康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2014年,巴中率先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试点,推行土地流转和增减挂钩改革,结合央企开展贫困老区“百县万村”帮扶行动,强力推进以巴山新居建设为载体的连片扶贫、全域扶贫,重在培育贫困群众能力,变“等靠要”为“苦干实干加巧干”,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扶贫攻坚”改为“脱贫攻坚”。巴中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重要职责使命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明确总体任务、形成推进机制,一级带着一级干,形成比学赶超、竞相争先的浓厚氛围,举全市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决不让老区人民在脱贫奔康路上掉队。中央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推进力度,出台《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等,将巴中纳入国家层面重点帮扶地区,省上大力支持老区建设,巴中主动汇报对接、分步实施,形成促进老区发展的合力。

 巴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路线图和时间表,提出“统筹城乡、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总体要求,苦干实干,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就。2016年底,215个贫困村销号,9.1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7.65%,有效缓解了区域性整体贫困,巴中精准脱贫首战告捷。

 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党的十九大对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部署。巴中按照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绿色崛起为路径、产业强市为支撑、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奋力走出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新路子。围绕“一本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双七有”目标措施,推行“扶贫+”模式.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持多元投入,强化资金、项目、产业支持,动真格、出实招、求实效,实现“拔穷根、挪穷窝、换穷业”目标,群众问题普遍得以解决,巴中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到2020年2月,巴中市5个县(区)先后退出贫困县序列、全部摘帽,69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累计减贫49.7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6%,脱贫任务完成99.6%,绝对贫困基本解决,创造了巴中减贫史上奇迹,与全国同步全面迈入小康。

巴中脱贫的经验与启示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改革,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巴中人民在不同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由“贫穷落后”走向“共同富裕”,有以下几点经验与启示。

(一)基本经验。

 第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战胜贫困的根本保证。扶贫取得的成效,根本在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战胜贫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并贯彻体现到脱贫的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好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扶贫提供有力保证。有党的坚强领导,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扶贫工作顺利推进;有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工作体系,完善管理体制、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地生根;有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动员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力量向贫困宣战。

 第二,中央大政方针和国家扶贫政策是战胜贫困的方向指针。历届中央领导对扶贫工作十分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问题,为战胜贫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围绕扶贫出台上百个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省市也相继出台和完善扶贫系列配套措施,形成相对完备的政策体系,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在巴中落地落实。

 第三,精准施策是战胜贫困的关键支撑。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症下药,不仅要找出贫困户,还要将贫困程度、致贫原因搞清楚,做到一村一品、因户施策、因人施政。巴中结合实际实施“双轮驱动”,开发绿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抢抓政策机遇,推进一批重大改革、探索一批创新举措,攻克脱贫中的系列困难和挑战,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第四,贫困群众是战胜贫困的主体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的对象,更是战胜贫困的主体。帮扶干部依靠贫困群众,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巴中传承弘扬巴人精神、红军精神、巴中精神,依靠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改变贫困面貌、创造脱贫奔康的伟业。

(二)现实启示。

 一是健全脱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效,必须提升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解决贫困长效机制,确保稳定脱贫。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责任,常态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实行跟踪和后续反馈机制,有效防止返贫。

 二是培育壮大增收产业。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新时代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机遇,立足绿色生态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三个四”特色优势产业,在“产”上扩规模、“供”上畅渠道、“销”上增效益,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的长久之策,培育增收致富的长效动能,按照最新目标定位,努力把巴中建成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之一。

 三是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结合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以及村民小组优化等改革,重塑区域经济版图,综合运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资源、三种机制,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化资源配置,盘活闲置资源,畅通要素流通渠道,促进老区振兴发展。

 四是建好乡村人才队伍。选派好驻村第一书记,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注重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党组织带头人“双选双培”,大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领军人物、实用技术人才和创业兴业新型农民,通过“人才回流”“人才回乡”等体制改革,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坚持富口袋和富脑袋相结合,培养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意识和能力。

 五是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文明乡风。借鉴全国革命老区先进乡村治理有效举措,传承苏区优良传统作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推进巴中现代化建设。

 六是构筑社会扶贫合力。扶贫要坚持社会总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加强与上级部门帮扶对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香港扶贫促进会定点帮扶,善于借力,营造全社会参与帮扶巴中的氛围。

 没有川陕苏区,就没有巴中老区;建设苏区是为了人民解放.发展老区是为了人民富足,二者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巴中作为老区中的“贫困户”,要加大宣传推介、扩大影响,发挥自身优势,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支持,形成全国上下关心巴中发展的态势。坚持新发展理念、传承革命精神,打造新引擎、创新发展模式,助推老区振兴发展,为巴中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罗之聪  毛智慧(中共巴中市委党史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