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旧志整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5-09 08:28:20 浏览次数: 【字体:

 

川志发〔201114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关于印发《四川省旧志整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地方志办公室:

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四川省旧志整理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O一一年五月九日


《四川省旧志整理工作方案》

  

   为了加强古籍保护整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及《〈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川办发〔200761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四川省旧志整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指导思想

旧志整理出版工作应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统筹规划,建立科学有效的古籍旧志保护制度,全面、科学、规范地开展古籍旧志保护整理出版工作。

二、我省现存旧志保管保护情况

旧志是指1949年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编纂的地方志书。旧志是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加强旧志保护整理出版工作,使命光荣,意义深远。

在我国历史上,巴蜀地区人杰地灵,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历代四川旧志即是其中璀璨的瑰宝。它记载了祖国西部地区几千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是一种宝贵地情信息资源,对研究和促进西部地区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尤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四川西部文化强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新形势下, 保护利用好珍贵的我省历代旧志文献资料,对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深入挖掘其研究价值及经济价值, 对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意义重大。

四川作为方志大省,历来就有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东晋蜀人常璩编纂的《华阳国志》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专著。据统计,四川历代旧志资料近800余种,数量约占全国现存旧志总量的十分之一,价值珍贵。但是由于历史和其他诸多原因,我省古籍旧志保护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保护抢救任务十分艰巨,主要是现存古籍旧志家底不清、保存条件恶劣,版本材料老化,破损严重,人才溃乏,虽然近年部分市(州)、县(市、区)地方志办机构开展了旧志标点、注释、校订重印工作,但总体工作进度慢,有的旧志点校本错讹处多。因此,加强我省旧志保护整理工作任重道远,刻不容缓。

三、工作目标及任务

(一)开展旧志普查登录工作。

旧志普查登录工作包括:制发文件,部署全省旧志普查工作;对普查结果进行汇总并开展旧志登录工作,摸清家底;按总志、通志、府志、厅志、县志以及地区分类编目,建立全省旧志数据库。

(二)统一规划实施旧志保护整理工作。

根据普查结果,制定旧志整理工作方案,明确整理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及整理方法;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全省旧志保护整理出版工作。各地要积极改善旧志保管保护条件,库房要添置必要的安全技术防范设备和措施。

组织有关单位专家学者,按照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制度,全面、科学、规范地开展全省旧志保护整理出版工作;省方志馆要加强对所缺旧志版本的收集、复制、购置工作;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传统抢救方法,开展旧志整理、著录、修裱、缩微、数字化处理,建立全省旧志目录及全文数据库。

(三)加强旧志整理出版工作。

刊印《四川历代旧志目录》、《四川历代旧志提要》,挑选400种旧志,分年完成整理、影印、出版《四川历代旧志集成》工作。

四、旧志整理原则及技术方法

旧志整理工作本着概以尊重原著、保持原貌、修旧如旧、保护与利用结合的原则、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原则;采用点校、注释、影印、编制目录索引、缩微、扫描、建立数据库等对旧志进行整理出版。在整理技术方法上,对旧志珍善本采取专业技术保护处理:综合利用修裱、丝网加固、脱酸、字迹保护、真空涂膜技术,以及缩微、数字化扫描、照相技术开展旧志保护整理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加强领导,建立由相关部门及专家组成的四川省旧志保护整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旧志保护整理出版工作等重大事项的组织规划决策;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省志编委,具体负责全省旧志保护整理出版的日常工作。

有关市(州)、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组织实施本地区的古籍旧志保护工作。

(二)设施设备保障。

各地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古籍旧志保护资金投入,确保本地区古籍旧志普查、修复、出版及数字化工作正常开展。根据工作需要,各地应添置修裱机、缩微胶片拍摄机、数字化照相拍摄机、数据化扫描录入设备以及消毒杀虫除湿等必需的设备设施,以加快保护工作进度,提高质量,不断改善旧志保管保护条件。

(三)人员保障。

加强古籍旧志保护人才培养。省志编委将采取各种形式,多渠道,分层次培养古籍保护整理人员,聘请专家授课,重点开展古籍保护整理出版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为保护传承我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人才保障。

各地要加强对古籍旧志保护的宣传。各地地方志机构要积极开拓文化教育功能,通过讲座、展览、培训、研讨等形式宣传古籍旧志保护知识,促进古籍旧志利用和文化传播,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古籍旧志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