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四川三线建设>总结研讨>详细内容
2024-02-28 14:26:54

铭记德阳三线建设历史 传承弘扬三线建设精神

作者:朱淑君 周世学 来源:中共德阳市委党校 发布时间:2020-03-16 15:56:28 浏览次数: 【字体:

铭记德阳三线建设历史 传承弘扬三线建设精神

朱淑君  周世学

三线建设时期的1965年11月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邓小平同志来德阳考察时,曾殷切嘱托“要把工业和城市搞好”。可以说,这是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赋予德阳这座城市的初心和使命。如今,作为重装之都的德阳,应该铭记三线建设这段有着非凡意义的历史,在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三线精神引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我市工业和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德阳三线建设主要历史过程

德阳三线建设始于第一机械工业部1964年初关于续建以“第二重型机器厂、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歼灭战项目为核心的工业建设计划[1]。而在三线建设开始前,德阳就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建设的重点区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工业区建设。因此,在德阳三线建设开始的时候,德阳已经有了一定的建设基础。截止1963年底,德阳重型机器厂基本建成厂房面积为12.8万平方米,安装设备656台,另有库存国内外设备1256台[2];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已施工厂房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其中已基本建成和部分建成的约6万平方米,已立柱子的有5万平方米,此外还建设了一部分辅助工程,已到厂主要设备有548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228台,含国外进口机床88台[3]。这些工业用地、厂房和生产设备为三线建设选址德阳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1964~1978年,中央在德阳展开了“以中央和省属近20个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三线建设,建成重型机械、大型发电设备、建材、化工、食品等多门类工业体系[4]

具体来讲,德阳三线建设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

(一)德阳成为三线建设重点县

从1964年6月下旬起,四川省率先展开了全国规模最大的三线建设。由于此前德阳工业区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工业基础和德阳优越的工业经济发展条件,德阳藉此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县之一。

(二)两大厂被列入“歼灭战”项目

1965年,随着西南、西北大三线的全面展开,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将第二重型机器厂、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列入了全国三线建设“歼灭战”项目行列。根据国家计委领导小组的决定,从1965年起集中力量建设三年,到1967年底,把德阳重机厂建成,组织一次基本建设的歼灭战。[5]

(三)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更名为东方电机厂

1965年6月2日,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更名为东方电机厂。自此,该厂开启了“水火并进”的时代。

(四)邓小平同志来德阳视察

1965年11月4日,邓小平同志第二次来到德阳视察。他亲自视察和赞扬了重机厂已经建成的“可承受300磅、500磅原子弹轰炸的军工厂地下车间”,还就“两大厂的相互协作、电机厂5万平方米(世界上同类企业的最大车间)厂房建设”等内容作出了重要指示。在从第二重型机器厂至东方电机厂途中,他欣慰地说:“这已经是一个工业城市了”,并嘱托“要加强协作,把工业和城市搞好”[6]

(五)新建东方汽轮机厂

为保障德阳迅速建成“国家级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基地”,经过一年多的建厂准备工作,1966年9月,一机部在绵竹汉旺镇动工新建东方汽轮机厂。该厂是全国三线建设重点项目之一,由哈尔滨汽轮机厂对口援建,总投资近1.3亿元。

(六)三大厂陆续建成投产

1966年底,东方电机厂基本建成;1971年底,第二重型机器厂全面投产;1974年,东方汽轮机厂全部建成投产;到1978年底前,上述三线企事业单位全部建成投产。这三大厂的全面投产,构造出以德阳为中心的,同哈尔滨、上海媲美的三线最大的重型机械工业体系,改变了当时中国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制造业布局。

二、德阳三线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德阳经历了三线建设全过程,在此期间,国家在德阳投资约10亿元,推动德阳完成了由一个普通农业小县向一个新兴的重工业城市的彻底转型,同时也为德阳地级市的诞生及其后续成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一)三线建设引领德阳从农耕文明跨入工业文明

三线建设之前,德阳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川西农耕小县,三线建设之后,德阳成为了一个全国有名的工业城市。三线建设,为德阳深深烙上了挥之不去的工业印记。具体来讲,德阳三线建设时期在工业方面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1.初步形成了机械、化工、建材三大支柱产业的集群

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宝成铁路和国道108”沿线、城镇德阳、黄许、罗江布局了一系列工厂和企业,建成了二重、东电、东汽、东方电工厂、四川树脂厂、四川玻纤厂等中央和省属大中型企业近20个(不含县属国有企业),初步形成了机械、化工、建材产业集群布局。

2.基本建成三线最大的重型机械工业基地

随着二重、东电、东工、东汽等全面投产,三线建设最大重型机械工业基地基本建成。其中,第二重型机器厂是全国第一个投资5亿元的、生产规模最大的重机厂,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是全国第一个投资亿元的用地最多、生产规模最大的水力、汽轮机发电设备厂。德阳重型工业基地的建成,改变了当时我国重型机械、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布局。到“七五”末,德阳为国家冶金、矿山、水利电力、航空航天等部门,提供了近30万吨轧钢、锻压设备和工矿配套产品,水火电设备已约占全国年均产量的1/3,德阳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型机器、发电设备生产基地。

从技术水平看,德阳三线企业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企业。据统计,1983年底德阳的机械企业中,有万平方米以上的车间20个,国内领先的设备7143台套,其中,二重拥有的万吨水压机全国仅有3台。

从三线项目结局看,1980年三线建设终止后,全国三线建设项目一半以上搬迁、转产、废弃,德阳的三线企业不仅没有死亡,反而焕发出勃勃生机。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1990年,德阳重型机械工业共研制新产品277项,其中,有76项达到国际水平、7项填补国内空白、108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共荣获部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6个,部省级以上优质产品奖66个,其中东电葛洲坝17万千瓦水电机组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7]

(二)三线建设推动了德阳新城的崛起

由于国家在德阳、黄许、罗江布点了一批大中型企业以及为其服务的企事业单位,这些厂、校和地方工业均有力地推动着德阳城市的发展。

1.人口总量快速扩张

从1964至1980年,德阳县总人口从50万人增加到67.3万人,净增加17.3万人。与此同时,德阳人口结构也不断优化。三线建设时期,国家从省外大城市调动上万名管理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支援德阳,在省内还招收了上万名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工人,显著地优化了德阳人口的地域、年龄、文化和职业等结构。

2.建成区规模扩大

1982年底,德阳县城扩大至9.5平方公里,比建国时期的1.5平方公里增长了5倍多。在9.5平方公里的建成区中,工厂用地加生活区就超过5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一半以上,体现出明显的工业城市特征。

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一是交通条件日益完善。1966~1969年,川陕公路段全部铺设为沥青表面次高级黑色路面,路基拓宽为9米、路面宽6米。1975年宝成铁路全线实现电气化,运力净增近1倍。这两条干线改造为德阳提供了更加高效的交通条件。

二是改建、新建多条城市道路。1964~1978年,共计改建和新建了13150米的市政道路,初步形成了老县城与各三线企事业单位和地方工业企业紧密联系的道路网。

三是城市建筑更新。三线建设时期,德阳县城住房建设开始以楼房为主,向空中发展。1984年底,约70%的建筑为3层以上的多层或高层的新建筑。

4.促使德阳县成功升级为德阳市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德阳先后5次申请建市都未成功。三线建设使德阳的建成区面积、经济总量、城市面貌和人口数量等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83年2月,德阳启动了第六次申请建市,德阳县委和县内13家大中型国营企业党委联名向四川省委、省政府提交了以成立地级“德阳市”的建议。1983年8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立地级德阳市。德阳由此成为四川省第一个由县升格而来的地级市。

(三)三线建设促使德阳成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

虽然三线建设早已成为历史,但从三线建设动工的那天起,德阳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就从未止步。

如今,德阳市辖旌阳、罗江、广汉、什邡、绵竹、中江六县(市、区)和国家级德阳经开区、德阳高新区,幅员面积591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87万,经济总量及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四川前列。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3.9亿元,成功进入“两千亿俱乐部”,经济总量居全省第3位。德阳工业已经国内一流、世界领先。全国60%以上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轧钢设备和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以上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20%的大型船用铸锻件均为德阳制造,发电设备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居全国第一。德阳交通也更加便捷高效。宝成、达成铁路,成绵乐城际铁路,成绵、成绵复线、成南高速公路,108国道贯穿境内,六个县(市、区)均有高等级公路联接,村村通公路,市区到各县形成了半小时经济圈;2016年9月30日起,成德两地实现了动车公交化运营,成德动车日开行80余列,发车间距平均18分钟,最快23分钟到达;2017年6月30日,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正式投入运营,使德阳造更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19年4月28日,双流国际机场在四川设立的首个城市候机楼在德阳正式投入使用。

回望历史,我们不得不感谢三线建设。如果历史不给德阳参与三线建设的机会,德阳就不会有今天的格局和地位。

三、传承弘扬三线建设精神,推动德阳工业和城市高质量发展

三线建设不仅给德阳留下了现代化企业、基础设施和人才,和他们一起留下来的,还有三线建设者们在此次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过程中,为了克服种种困难所展现出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正在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作为重装之都的德阳也正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为了不负小平同志的嘱托,不忘德阳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初心,推动德阳工业和城市顺利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我们需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三线精神。

(一)传承弘扬艰苦创业精神,筑牢发展根基

当年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之下,一大批外来人口快速涌入三线建设地区。三线建设本来就是在国民经济调整刚刚完成、物质条件还比较差的情况下开始的,中间又经历了十年“文革”,这些都给三线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是住房条件艰苦。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天当罗帐地当床”是常事,席棚子、寺庙都成了三线建设者“奢侈”的居所。德阳县的白衣庵(今德阳工农村)就曾经是三线建设者们工作和居住的场所。当时二重建筑工地别说砖,石头都找不出一块,建筑队就砍竹子搭竹房子,几十个人滚通铺[8]。二是饮食条件艰苦。由于人口激增,粮食、蔬菜等短缺现象十分严重。为了解决副食品的供应问题,德阳工业区按照中央关于城市副食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的方针,实行了工农业并举的办法,所征土地除大部分用于修建厂房等工业设施外,对暂时闲置的土地一律全部用于农副业生产[9]。除了解决吃饭问题,还有饮水难的问题。东汽厂第一批建设者就饮用了一年多的河水。三是生产条件艰苦。三线建设初期条件差、时间紧、任务重,三线建设者一般都没有休息日,经常加班。此外,由于基础设备还未安装到位,也给三线建设者们的工作带来了额外的困难。东方电工机械厂锻压工人金志华回忆说:刚开始条件差,没有行车,浇筑工件全凭人力来抬铁水包子,经常遇到模型的冷与铁水上千度的温差不合,在浇筑过程中,铁水乱溅,疼痛得钻心的情形[10]

艰苦创业不仅是三线建设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从井冈山时期的“红米饭南瓜汤”到长征时期的“爬雪山啃树皮”,从延安时期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生产运动到西柏坡的“两个务必”,中国共产党靠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从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创业、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0年前毛主席郑重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基本刹住了,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并没有在每个人身上扎根。有一些领导干部在思想深处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过时了,“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仍时有发生。因此,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这些都要求我们不论何时都绝不能骄傲自满、大手大脚,丢掉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

(二)传承弘扬无私奉献精神,为发展贡献力量

三线建设者们普遍有一种朴素的奉献精神。二重原副厂长张梦锡回忆三线建设时说:“就是有那个劲儿,就是要把国家的建设做好,没想那么多,反正是当时党中央号召了,毛主席说了,咱就那么干”。德阳三线建设者严师傅如此描述那个年代的奉献劲:“我向前看齐,比的就是怎么样做贡献。你比我强,明天我比你更强。今天你把这活干好了,明天我可能比你还好。我们那个时候不讲索取,就讲奉献,看谁奉献的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也是许多三线建设者们的真实写照。德阳二重李家楦、李京德父子就是献了青春献子孙的典型代表。

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秉持的优良政治品质。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意大利访问时有一段经典名句: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赤子之心”的生动写照,也代表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人格操守以及行为取向等层面应具备的道德自觉。在德阳工业和城市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德阳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同一切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和行为作斗争,都应该有积极奉献的思想自觉和责任担当,树立起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有我的价值观,立足本职,无私奉献,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唱响新时代奉献、奋斗的主旋律,以“无我”之境写就“大我”人生。

(三)传承弘扬勇于创新精神,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三线建设时期,德阳三线建设者们在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怀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闯劲、克服了种种困难,勇于创新,创造了德阳工业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20世纪70年代初,由二重为主设计制造的4.2米特种钢板轧机诞生,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特宽特厚钢板的历史。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用它制造的钢板都是我国舰船、坦克、潜艇等军工领域和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材料,它也被授予了“功勋轧机”的称号。而这个轧机的研制过程,充分体现出德阳三线建设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当时,设计者们仅仅凭借德国科学杂志上的一张照片,用木头进行反复试验和设计,经过上百次的失败,终于完成了轧机的研制。在“文化大革命”那段混乱时期,东方电机成功研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大尺寸的葛洲坝11.3米轴流转桨式水轮机。1980年,东电首次向美国出口了4200马力的发电机组,开创了我国成套机电设备出口发达国家的先河。

近年来,在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引领下,三线企业创造出更多骄人的成绩。2013年,中国二重自主研制的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正式投入运行,一举打破了由苏联7.5万吨模锻压机保持了51年的世界纪录,使我国成为拥有世界最高等级模锻装备的国家。2016年,由东方电机研制的巴西杰瑞水电站巨型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成功投运,该项目获得2017年四川省唯一的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填补了四川省十余年的机械类特等奖空白。2018年,由东汽负责的核电项目“华龙一号”首台常规岛汽轮机主机设备研制全部完成。

对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到:“回顾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创新,是一种永不过时的精神。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在德阳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和传承三线建设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扶持政策,以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和科技部认定的全国唯一“通用航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区等为契机,聚焦优势产业,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引领性创新成果重大突破,为德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四)传承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凝聚发展强大力量

三线建设时期,在中央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的方针指导下,全国各地的人、财、物按照国家的统一调度,全力支持三线建设。1970年12月中旬,来自东电、哈电、二重、水电部等13个单位的厂长、工程师、技术员、工人近百人组成了葛洲坝1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联合设计攻关团队,经过两个月的努力,顺利完成了世界尺寸最大的水轮机组的设计[11]。据不完全统计,三线建设时期,重庆市向德阳市抽调城市建设干部120余名;富拉尔基重机厂、洛阳矿山机器厂等单位支援德阳基建管理干部100余名;哈电支援东电各种设备218台套,抽调工人、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1354人;一重、沈重、上重、太重等支援二重技术人员1322人;上海新业电工机械厂內迁职工507人、设备211台套建成德阳东方电工机械厂;上海耀华玻璃厂内迁职工1169人援建四川玻璃纤维厂;遂宁、绵阳专区支援民工30000余人……

如今,德阳市经济总量长期保持全省第三,并于2018年顺利进入2000亿俱乐部;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2018年新签约项目投资额达1159亿元,居全省第二;规上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9%左右,提前三年完成省定“十三五”目标;建成亚洲最大雪茄烟原料生产基地。这些都是我们取得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德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现代产业体系有待加快构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较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不够充分,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亟待增强,民营经济有待做强做大,重大产业项目引育还需持续突破,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文化、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等等。这些都是德阳工业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弘扬三线建设团结协作精神,树立起全市一盘棋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六个县市区、德阳国家级经开区、德阳国家级高新区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团结合作,在德阳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团结一心,集中全市力量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德阳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遇到的挑战和风险,才能凝聚起德阳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强大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德阳市委党校)

注释:

[1] 周明长.三线建设时期的中国城市化——以四川德阳为中心[J].江西社会科学,2018

[2] 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三线建设在四川·德阳卷(中)[M].四川: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2017:429

[3] 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三线建设在四川·德阳卷(中)[M].四川: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2017:432-433

[4] 周明长.三线建设时期的中国城市化——以四川德阳为中心[J].江西社会科学,2018

[5] 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三线建设在四川·德阳卷(中)[M].四川: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2017:429

[6] 刘怡.牢记小平的嘱托[N].四川日报,2014-8-22.

[7] 周明长.三线建设时期的中国城市化——以四川德阳为中心[J].江西社会科学,2018

[8] 政协德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铭记——63位德阳三线人口述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8:28

[9] 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三线建设在四川·德阳卷(中)[M].四川: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2017:166

[10] 政协德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铭记——63位德阳三线人口述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8:47

[11] 黄源芳.葛洲坝17万千瓦机组诞生始末[J].中国三峡建设,2004-10-25

来源: 中共德阳市委党校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