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四川三线建设>人物回忆>详细内容
2023-06-13 21:57:44

八旬“泸漂”忆泸州三线建设:从京南下,一别半生

作者:四川在线 记者 魏冯 泸州观察 胡容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19-10-03 10:41:58 浏览次数: 【字体:

国庆之际,川报泸州全媒体中心推出一组《见证·泸州70年 》 ,14件泸州大事,14组见证人,讲泸州事。

本期推送第2期——

第2件大事,1965年,三线建设进泸州。

大事见证人,原长江起重机厂厂长、八旬泸漂王清刚,原长江起重机厂技术中心工程师、六旬泸漂唐建国。



1964年12月底,上海工程机械厂液压元件车间65名职工调来通机厂。在码头上岸时,受到通机厂上千职工和家属夹道欢迎(“1965茜草三线记忆”临展博物馆供图)

四川在线 记者 魏冯 泸州观察 胡容

“今年国庆节,哪儿也不去,就在泸州,陪陪家人,到博物馆转转!”10月2日,原长江起重机厂技术中心工程师唐建国一边在家里陪着生病的老母亲,一边也不忘给昨天的阅兵式点赞。



70年代长江起重机厂大门外景(“1965茜草三线记忆”临展博物馆供图)

就在10月1日,年过6旬的唐建国,还跑到“1965茜草三线记忆”临展博物馆里,忙着接待来宾。“我是参与者,更是见证者!现在长‘三厂’搬迁了,留下部分原来的车间作为工业遗址保护起来了。我要把三线建设的故事讲好,让更多人知道!”

三线建设是我国工业布局的一次大迁徙。1960年代,中国西部进行“三线建设”,一批企业先后内迁泸州茜草。大量来自北京、天津、抚顺等工业基地的建设者来到泸州,在长江边上建立起了长江挖掘机厂、长江起重机厂、长江液压机厂(简称:长“三厂”)等众多的工矿企业和科研单位。

正值国庆,和唐建国一样,看到祖国富强,感到兴奋的还有原长江起重机厂厂长、八旬退休老厂长王清刚。

在岁月的长河里,三线建设是泸州乃至中国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这两位老人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



1966年,“长三厂”生产的第一台老式5吨机械传动汽车起重机研制成功,结束了四川以及大西南地区不能生产汽车起重机的历史(图为Q2-5型5吨全液压汽车起重机正在进行吊装试验)“1965茜草三线记忆”临展博物馆供图

八旬退休老厂长

包绿皮车车厢、带锅碗瓢盆从北京南下,在泸州设计制造全国第一台全液压起重机

今年85岁的王清刚是原长江起重机厂厂长,扎根泸州50多年,流利的北京腔普通话。“不会说四川话,听得懂。”王清刚说,回忆当年举家搬迁到泸州,王清刚目光依然坚定。

“党的号召,一定得来,不仅来了,还得把事情做好。”



1968年,在原长挖厂码头至铸钢一带江边及办公楼前拍摄的家庭组照(“1965茜草三线记忆”临展博物馆供图)

1966年5月,31岁的王清刚还是北京起重机厂的一名技术骨干。为响应“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王清刚带着妻子、年迈的父母和2岁的孩子随厂里其他近1000名职工,包了几节绿皮车厢,坐了三天两夜火车搬迁到泸州。“被子、褥子,连家里的锅碗瓢盆都带过来。”王清刚说。

“我是独生子,必须把父母带来,不然心里不踏实,来了也呆不久。”王清刚说,“思想很单纯,既然组织派我来,就得把事情做好。”

刚到泸州时,“住的是‘干打垒’,房子里就用单砖砌成墙,用石灰简单涂白,四面透风。我们一家5口,分了一间半屋子。厨房是两家人共用,厕所4家人共用。”王清刚说。“这些都能克服,最适应不了的是泸州的气候。热!没有电扇,父母完全适应不了,还曾抱怨‘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

那时泸州就一条老街,破破烂烂。面对和北京相比的落差,王清刚每天要为父母做思想工作。天热,就给他们买蒲扇,有空带他们带对岸走走,努力让父母适应新的生活。“白天我得想有什么办法能让厂子走上正轨,把厂里建设得更好。”王清刚说。



工业遗址保护区 胡容 摄

来了才一个多月,1966年6月,又遇上文化大革命,厂子被迫停厂,所有工人放假,中层干部留下来擦机床、清理零件。7、8月份,我们一家人又回北京。直到1967年,形势稍微缓和,一家人又从北京来到泸州,当时工资60元/月。

1970年,整个厂的职工职业精神很强,大家认为工厂成立几年了,没有什么起色。第一任厂长李宝树号召大家“大干100天”,边设计边制造,设计制造全国第一台16吨全液压起重机。“当时几乎不睡觉,晚上困了就迷一会。每个工人干劲十足,觉得能参加是件很光荣的事。”王清刚说。“后来,长起厂连续研制了32吨、8吨全液压起重机。”

王清华1996年退休后,一直生活在泸州,自1966年离开北京后,一别就是半生。“现在回北京反而不习惯了,气候干燥,最多呆半个月就回来了。更喜欢泸州,50多年来,早已习惯了泸州的生活,泸州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习惯了,离不开了,这里就是我的故乡。”

六旬老工程师

从想逃离到扎根泸州,未来以博物馆管理员身份,想讲好“三线”故事

“这里是以前的车间;这里是以前的生活区;这是大茶缸子、随身听……”66岁的唐建国是原长江起重机厂技术中心工程师,现在他又多了一个身份是“1965茜草三线记忆”临展博物馆的管理员。



三线建设时长“三厂”的职工每人必备的大茶缸,现在成了博物馆里的一件展品 胡容摄

1966年,13岁的唐建国和两个妹妹随父母从北京三里屯搬迁到泸州。“当时从北京起身,北京北京起重机厂还举行了欢送仪式。两个妹妹一股劲的高兴,以为父母要带她们出去旅游,只有我知道,要永远的离开北京了。”唐建国说。

“那年,8月6日晚上,从北京出发,坐两天两夜的绿皮火车到隆昌,泸州还没有火车站。8月8日,到泸州,当天泸州下着毛毛雨,我记得很清楚,从关口到沱江一桥只有6根两根木头拼接的电杆,电杆上6盏灯忽明忽暗。过了桥到了江城,在江城住了一晚,那时觉得泸州还可以。8月9日,从宝来桥坐小木船到茜草,刚上岸走了差不多300米,我哭了。哭着喊‘爸,我们回去吧!’”说起刚来泸州的情形,唐建国记忆犹新。

“那时的泸州一片荒芜、全是土路,根本不敢光脚走。到了茜草,三线建设厂地,只盖了几个车间,我们一家住在工棚里,不通电,四处漏风,厨房、厕所共用。父母要在这边工作,抵触也没有用。”唐建国就在不太情愿的情况下,在泸州二中上了初中,直到1969年初中毕业。



长江起重机厂车间(“1965茜草三线记忆”临展博物馆供图)

1970年,正赶上长江起重机厂招人,他又到厂里机修车间当工人。但想离开的心一直没动摇过,1977年高考恢复,“参加高考。”唐建国认为这是他离开泸州的一次机会,于是他白天上班,晚上请了上海同济大学的两个技术员给他上课。

“我的第一志愿填的是清华大学的土木建筑,第二、三、四志愿是父亲帮我填的机械专业,为此,我还和父亲吵了一架。最后考了泸州市第三名,没能去成清华大学,收到西安交通大学机械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只好去了西安。”唐建国说。

1981年,大学毕业后,唐建国被分配到陕西咸阳市。1982年,长江起重机厂有一位陕西籍工人想要回去,在父亲的要求下,我又和陕西籍工人兑换回到长江起重机厂工艺科,后来改名为技术中心。回来后,便沉下心好好工作了。



1986年,长江起重机厂六车间一角(“1965茜草三线记忆”临展博物馆供图)

现在唐建国把泸州当作第二故乡,兄妹三人,除了最大的妹妹在北京,其他8人全部生活在泸州。现在茜草的长“三厂”全部搬到工业园区了,上班条件更好,技术更先进,泸州城市建设、交通、医疗、教育也越来越繁华,离开泸州,还不习惯了。

2013年唐建国退休。2014年相关部门把长“三厂”的部分作为工业遗址保留了下来,唐建国又被返聘回去当博物馆管理员。

唐建国说,接下来,将把三线精神与三线建设的情怀写成一本书,让更多人知道三线建设的故事。



曾经的生产车间,现在成了工业遗址 胡容摄



1988年,一车间光电跟踪切割机(“1965茜草三线记忆”临展博物馆供图)

【大事记】上世纪60年代,中国西部进行“三线建设”,一批企业先后内迁泸州茜草。大量来自北京、天津、抚顺等工业基地的建设者来到泸州,在长江边上建立起了长江挖掘机厂、长江起重机厂、长江液压机厂(简称:长“三厂”)



四川日报8月28日05版特别报道《新中国成立后泸州大事》,也是《见证·泸州70年》的十四组报道的由来。

来源: 四川在线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