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红军长征在四川>长征纪念>详细内容
2023-06-23 10:30:25

红军长征过四川,英雄壮歌永流传

作者:吴梦琳 来源:20210702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7-02 10:08:43 浏览次数: 【字体:

展览现场打造的长征过四川沉浸场景。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华小峰 摄

展览现场观众认真阅读展板。

观众仔细聆听现场讲解。

泸定桥铁索(代用品)。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梦琳 摄

6月30日,正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壮丽史诗 伟大飞跃”——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又迎来大批观展人群。

步入展厅,一个集合了百年来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浮雕,气势壮观。浮雕上方,再现了位于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的红军长征纪念碑。这座位于雪山之下、草原之中的红军长征纪念总碑,记录着红军长征在四川的不凡历史。

百年来路沧桑,红军长征过四川,谱写了众多英雄壮歌。陈列在展厅中的历史照片、文物实物、文献资料等,再现了这一辉煌历程,也见证着长征精神在四川的激荡、传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梦琳

十三根铁索见证英雄壮举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主席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包含了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三件红军长征在四川时的重要历史事件。

“巧”“强”“飞”,三个不同的形容词,足以看出红军军事行动的灵活和机动、红军战士的智慧和勇气。

展厅中,陈列着一张历史照片,是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与强渡大渡河勇士们的合影。采访时,斯诺被这些年轻战士的英勇壮举所打动,主动提出要和英雄们合影留念,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历史影像。

由于年代久远,照片已颇为模糊,但合照中,红军勇士们个个站得笔直,眉眼之间也能辨认出,大部分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从云南皎平渡巧渡金沙江进入四川,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红军战士趁暗夜急速赶到安顺场,击败守敌,控制了安顺场,并夺下唯一的渡河工具——一艘翘首木船。

在国民党军队枪林弹雨的猛烈攻击下,红一团一营营长孙继先率领17名红军勇士驾着翘首木船,分两批次从安顺场渡口出发,在惊涛骇浪中奋勇激战,完成强渡控制对岸渡口,在防线中“撕开”一个缺口。

后来,斯诺写作《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时,高度评价红军强渡大渡河的重要意义。照片下方玻璃展柜中,陈列着一块锈迹斑斑的铁片,这是当时红军强渡大渡河的修船工具。

据介绍,红军强渡大渡河取得成功,但仅靠几艘木船要将红军主力部队运过河,所需时间太长。在追兵穷追不舍形势下,红军决定调整部署,兵分两路沿着大渡河两岸北上夺取泸定桥。

有着光荣作战传统的红四团战士,接受了夺取泸定桥的任务。据介绍,红四团沿着大渡河西岸一路北上,5月28日早上接到命令要求务必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而当时战士们所在地离泸定桥还有120余公里。

在超出常人想象的毅力支撑下,红四团战士在艰险的悬崖峭壁间小道上长途奔袭,终于在规定时间里抵达泸定桥西桥头。

展厅中一张黑白照片上,百余米长的泸定桥,横架在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上,靠西桥头处桥面木板已被敌军抽去,只留下13根铁链悬空摇荡。

“当时,红四团第二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红军勇士担任先锋,进行正面突击。红军战士们攀援上了光溜溜的铁索链,一手紧抓着铁链,一手射击。三连战士随后跟上,抱着从当地群众家里借来的门板等作为桥板,顶着对岸敌人的炮火,边匍匐前进边铺桥,与从东岸沿河而上的部队合围,迅速夺下了泸定桥。”泸定县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

先遣部队夺下泸定桥后,中央红军主力得以从泸定桥上越过大渡河,夺取了红军长征途中又一次关键性的胜利。在展厅中,摆放着一段来自四川博物院的不到一米长的泸定桥铁索(代用品),已锈迹斑斑,正是那段英雄壮举的生动见证。

雪山之巅烈士墓铸就精神丰碑

展览中,一个集合了红军长征途经四川时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英雄壮举的融合沉浸式艺术场景,吸引不少看展观众的目光。

“红军长征在四川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历程,这也是整个红军长征历程中,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一段,为了翻越人迹罕至的大雪山、穿越渺无人烟的草地,红军将士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讲师、博士邱潇介绍。

“长征万里险,最忆夹金山。”中央红军夺取泸定一路北上,进入川西遇到的第一座雪山,就是夹金山。许多关于长征的文献资料中,都记述了红军将士对于翻越雪山这段极度艰险历程的回忆。

要征服极度严寒、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对于当地人来说都不容易,而红军战士大部分来自南方,从未见过雪山,并且御寒物资等极度缺乏。很多战士都是穿着单衣、草鞋爬雪山,所做的准备,就是上山前喝一碗辣椒汤。

时任红三军团副参谋长的伍修权回忆,最初走100步喘口气,后面改为50步,最后降到30步,但不能再减少了,走不动也得走,否则只有永远躺在这里。“我曾亲眼看见有的同志太累了,坐下去想休息一会儿,可是一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

展览中,呈现了一张雅克夏山红军烈士墓的照片,这也是全国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隐藏着一段不太为人所知的壮烈故事。

雅克夏雪山,海拔4000多米,是红军继夹金山、梦笔山之后翻越的第三座大雪山,也是红军往返翻越次数最多的雪山。

邱潇介绍,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西线部队在雅克夏雪山发现12具遗骨,排列整齐,都是头朝北、脚朝南,间隔相等。由于时间久远,衣服都已烂掉,但是在遗骨旁边找到了皮带环、铜扣等当时红军所使用过的军用品。经专家判断,一致认为这是红军战士的遗体。“12个人,是一个完整建制班,这些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或许遭遇了极端天气,12个人全部壮烈牺牲。”

解放军战士为这12名红军战士以石砌墓、用木立碑。1977年,当地政府重修此墓,以花岗岩雕刻墓碑,碑文:“工农红军烈士之墓”,并在碑额雕刻了一颗红色五角星。直到如今,依然没有人知道这12名红军烈士的姓名。他们与其他许许多多将生命定格在雪山之巅的红军战士,一同铸就了永恒的精神丰碑。

过草地用鲜血染红胜利之旗

“没过草地路,难知长征苦。”渺无人烟的草原,对于红军来说,同样无比艰险。

在展厅打造的沉浸式场景中,描绘了草原上,乌云密布下着暴雨,一位红军战士不幸陷入沼泽、其他人奋力营救的情景。草原气候多变,难辨方向,沼泽密布,加之严重缺少食物,在红军长征过草地途中,因为饥饿、寒冷、生病、掉队等原因牺牲的人数数量巨大,甚至没有准确的数据统计。

“在红军过草地时,缺粮尤为严重,尤其是一些红军队伍并不仅仅只经过一次草地,有的是往返两次甚至三次,前面的队伍在过草地时,已经把粮食基本征集完了,后面的队伍,只有吃皮带、吃草根、吃树皮,生活极度艰难。”邱潇说。

凭借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毅力,红军又一次挑战生存的极限,走出茫茫草地,抵达班佑、巴西地区进行休整。但是,这支刚出草地的“疲惫之师”,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展厅中,展出了一份1935年8月《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议》(复制品),确定了北上进军甘南的战略方针。那时,在班佑、巴西地区以北100多里的包座,国民党已派出重兵在此驻守。

展厅中,一张断壁残垣的黑白照片正是包座战斗战场遗址。包座分为上、下包座,地势险要,山林密布,是从川西北上通往甘南的必经之路。国民党军队选择在这里驻守,妄图将刚刚走出茫茫草地的红军堵在包座河一线,重新把他们逼回到草地之中。“当时,包座的敌军由国民党胡宗南指挥,这是国民党军队中一支公认的强敌,武器装备远胜于红军,成为横亘在红军北上道路中的一大障碍。”邱潇介绍,在包座战役中,徐向前率领刚走出草地不久的红军战士,歼灭了包座之敌。

包座战役取得重大胜利,歼敌4000余人,极大提振了当时红军的士气,充分体现了红军极强的战斗力。“经过包座战役后,红军打开了北上出路,打破了国民党军队试图围困红军于草地上的阴谋。”

红军长征在四川取得的伟大奇迹,也离不开四川各族人民对红军的倾力支援。在展览中,展出了这样一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红军长征在川期间,全省参加红军人数超过11万人,支前人次(运输、搭建桥梁和修路等)达29.8万以上,支援红军粮食7100余万公斤,安置、收留红军伤病员人数1万4千余人,为支援红军牺牲人数近8万人……

来源: 20210702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