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1 23:39:28

【“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申福建 ‖ 烟火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5-23 15:58:22 浏览次数: 【字体:

烟火味

申福建

元宵节那天,虽没下雨,但天空灰蒙蒙的,正如新冠疫情防控中许多人的心情。

作为新冠防疫志愿者,我来到位于城乡结合部的高新区松三社区,当听说高新区还没发现一例新冠肺炎时,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入户登记,再次摸排。”领了任务,跟着网格员小练,走街过巷,来到一个原本没有围墙、靠打围封闭的防疫小区,逐户了解家庭人员情况,一一做好记录。

社区网格员入户登记排查(图片来自网络,与文无关)

来到一座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单元楼,底楼外的过道上放着一个蜂窝煤炉,炉火正旺,蓝幽幽的火苗舔着锅底,蒸汽掀着锅盖,咕嘟作响,那烟熏腊肉、香肠的独特香味弥漫开来,直入肺腑。小练感慨:“好香哦!今天早上忙着去买菜,还没吃早饭,好饿哦!”

什么年代了,还用蜂窝煤?我有些疑惑。主人家是一个热情直爽的大姐,脸上的笑容像花儿一样:“我们平时在外面打工,春节才回来住几天。天然气灶坏了,原来的蜂窝煤正好派上用场。这是我爸妈喂的土猪肉做的,几十年了,都是这个味道。今天过元宵节,还是要弄几个菜才像样。”完成登记事项,大姐邀请中午到她家喝酒,大姐的话出自真心。“谢谢!我们也要回家过元宵节。”那一刻,我脑海里飘出陆游的诗句——“丰年留客足鸡豚。”

远远的,鸡汤或是鸭子汤的鲜香飘了过来,让人忍不住深呼吸。父母、年轻夫妇、女儿,一家人其乐融融。我打个招呼:“兄弟,过闹热年了哦!”“闹热年在你们那里哦!”“炖的是鸡还是鸭子哦?这么香。”“老丈母家喂的老鸭子,炖的慈姑。”“不多弄几个菜啊?”“吃不了多少,炒个素菜,就可以了。”男主人那份淡然,表明这香味他们已习以为常。

这是栋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通走廊旧楼,厕所在楼梯间,很不方便,看起来破破烂烂,失去了精气神,但里面住着大大小小的学生。当地的初中、小学虽是农村学校,但教学质量高,家长慕名把孩子送来,廉价租个房子,让老人们带孙辈在这里求学。一锅老鸭汤,让这破旧的老楼增添了烟火味,就像这些苦苦求学的孩子,让这破旧的老楼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门敲了很久,没人答应。邻居告诉我们:“老太婆动不得,她女儿还没来。”小练答道:“我晓得,我们等会儿来。”一个单元排查完,返回路上,碰到提着菜的女儿,她连声道歉:“对不起,我来晚了,耽搁你们。弟弟每天去执勤,我来给母亲做饭。”为了缓和氛围,我半开玩笑地说:“没关系!今天过元宵节,给老母亲弄点啥子好吃的呢?”“老年人吃得清淡,就做个丸子汤。”

回社区的路上,经过一个检查口,一个黑黑的壮实的辅警主动给我们打招呼:“你们今天上午去排查,我妈动不得,对不起。以后要了解情况,找我哈!谢谢。”原来,这就是卧床母亲的儿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新冠疫情防控上,不分白天黑夜,没时间照顾母亲,只得托付给姐姐,却从无半句怨言。虽然,我没有闻到丸子的清香,但那饱含着大爱和孝心的丸子汤一定是人间至味。

一路走来,炖排骨、蒸烧白、烧鱼……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或简单、或丰盛的元宵午餐。各家各味,百家百菜,麻辣鲜香,随风飘送,令人垂涎欲滴。那里面有妈妈的味道,有父亲的见闻,有儿女的孝道,有孙辈的渴望……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不正是源于平常百姓家吗?家里的菜,虽然没有宾馆、饭店的花样繁多、味道标准,但这就是家的味道,它嵌入到基因、流淌在血脉,有时觉得腻,一段时间不吃就会想念,这就是舌尖上的乡愁,传递着家的烟火味。家家有不一样的烟火味,但把千家万户的烟火味融合在一起,不正是色香味俱全的中国家庭烟火味吗?

中午回家简单午餐,下午,继续排查。

独门独院,四层楼房。远远地,拴着的狗“汪汪”叫着,挣得绳索哗哗作响。一个老婆婆呵斥着狗,手脚利索地开了门。当明白我们是来了解家人情况时,老婆婆十分客气:“请坐!请坐!”又朝楼上喊道:“快点,把你们的户口簿拿下来,要登记。”一会儿,拿来四个户口簿,住址都是这栋楼。原来,老婆婆有四个儿女,凑钱修了这栋楼,一家一层。平时外出打工,每年初六出发,只有大姐、大姐夫在家陪着老母亲。一大家人好久没这么齐齐整整在一起过元宵节了,加上过几天就是老婆婆的88岁生日,今天,双喜同庆,酒至微醺。

我随口一问:“整点好酒好菜没有?”大哥笑嘻嘻的:“整了的哦!鸡鸭鱼肉都有,不比馆子的孬。喝的老灶高粱酒,味道纯正。虽然还没开工,少找点钱,但还有点‘老窖’。我们都是有孙儿的人了,老母亲高兴,大家都高兴。”微红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牙牙学语的小孙子跟着大哥的“川普”,奶声奶气地喊:“叔叔好!阿姨好!”这样的温馨祥和,哪里有半点疫情的感觉。

“最后一家了!”小练很是兴奋。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的两个老人扛着锄头刚走进院坝,看见我们,老大爷热情敬烟,叫老伴拿桔子,我们婉拒。他爽快地说:“有啥子稀奇嘛!桔子是自己种的,不要钱买。”我问他:“老人家,你扛着锄头去做啥子哦?”“把土挖来炕起,准备点包谷!”

一聊才知道,老大爷七十多岁了,年轻时当过兵,返乡后当了二十多年的村支书,三个儿子都在成都工作。问到对新冠疫情的看法,老人家乐呵呵的:“没得问题,当年‘非典’那么凶都过来了,何况这一次。党和政府有办法,不怕。娃儿们都喊我们不做了,但我们还动得,做庄稼当锻炼身体……”。“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民朋友们一边防新冠病毒,一边准备春耕,他们在为人间烟火味而忙碌,因为他们知道:不能错过季节,一错过就是一年,耽搁不起。对玉米的香甜,我充满期待。

完成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母亲把热气腾腾的菜端上桌,有红烧鸡,有腊猪耳、猪尾,有红烧鱼。我知道,妈妈内心蕴藏着“红红火火、有头有尾、年年有余”的朴素愿望,那不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美好愿望吗?我和爱人斟满酒,举起杯,祝父母身体健康、新年快乐!祝儿子学习进步、健康成长!通过视频,我们在微信群和朋友举杯共贺吉祥安康,共祝早日战胜新冠病毒,明天更加美好!人相隔,心相连,天涯咫尺,一样喝出“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诗意。

小练,这个从创卫到疫情防控没有耽搁一天的“全勤格格”,这个叫得出每个家庭户主姓名的“细心格格”,这个提醒我们不进屋、减少居民感染几率的“贴心格格”,这个群众离不开的“暖心格格”,通过手机 “遥控”她的老公,“把猪蹄子炖起,多掺点水,把鱼打整了,把蔬菜理起……”我想,他们家、还有被群众称为守护神的每一个网格员的家,今天的晚餐一定香气四溢,让家人分享那一碗人间烟火。

乐观随性,智慧通达,无论何时何地何种人生境况都不偏执、不颓废,就是粗茶淡饭随手便能燃起火热的人间烟火,让生活的苦在烟火中蒸散,留下生活的甜,这就是中华儿女。这种恰如其分的烟火味,能把小小的家点化成大千世界,让人在享受烟火味的同时,找到生活的真谛。有了这样的烟火味,小小病毒算得了什么?

红梅、海棠、迎春花率性绽放,知名不知名的树悄悄发芽,蜜蜂不知疲倦地酿着生活的蜜,春天还会遥远吗?我记住了,“今天的不聚,是为了他日更好的相聚。”待到疫尽病除,人们放飞心情,走出家门,亲情友情聚集,或大酒店,或腰花店,享受美食佳肴中的烟火味,但我们不会忘记这不一样的元宵节,这不一样的烟火味。

人间深情,最深莫过这烟火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申福建(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