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寻找东女国》>详细内容
2021-06-29 14:06:21

王怀林 ‖ 《寻找东女国——女性文化在丹巴到泸沽湖的历史投影》六 泸沽湖——母系社会活化石(上)

作者:王怀林 来源:《寻找东女国》 发布时间:2019-07-03 09:52:10 浏览次数: 【字体:

王怀林著《寻找东女国——女性文化在丹巴到泸沽湖的历史投影》2006年9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经作者授权,“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及“四川省情网”自6月22日起连载,以飨读者。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寻找东女国—女性文化在丹巴到泸沽湖的历史投影》,2006年9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书影

泸沽湖——母系社会活化石(上) 

历史又过去了一千余个春秋,昔日老祖母及其女儿们的卓越风姿和流风余韵,是否都随吐蕃的铁蹄和中央王朝的大一统而烟消云散了呢?

横断山走廊地区的高山峡谷总会发生一些让你惊奇的故事。 

前些年,在四川云南交界处的泸沽湖发现“女儿国”的消息震惊了世界。

泸沽湖风光(图片来源:中国图库)

      几百万年以前,横断山地壳运动使金沙江畔一个群山环抱的高原盆地中央裂开下陷,集水成湖,因湖的形状象一个曲水葫芦,故名泸沽湖。泸沽湖不仅是一个美丽的高原湖泊,它还是一个梦幻,摩梭社会奇异的文化和风俗为这人间仙境般的泸沽湖增加了神秘而亮丽的色彩。

摩梭女儿(王怀林 供图)

摩梭人一般身材高大,体格魁伟,面貌迷人。 “阿注”是摩梭古语,意为亲密的情侣,摩梭人的婚姻是男儿不娶,女儿不嫁,暮合晨离,聚散自由,这种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要求男子要有智慧、才干和健美的体魄,女子要有美丽的容貌和优秀的品德。母系大家庭内部和睦温馨,社会没有偷盗和暴力犯罪。摩梭母系大家庭成员间和睦亲切,礼让为先,对老弱病残者给予特殊的优待和尊重。在摩梭人中间,人间的真情得到了高度的升华。

摩梭人(图片来自网络)

阿注婚姻的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双方各在母亲家里生产和生活。夜晚,男子到有阿注关系的女子家偶居,暮去晨归。所生子女均由女方抚养,用母姓。双方没有经济上的往来。这种走婚形式,在时间上可长达数十年,也可短到一二天,只要女子闭门不纳,男子不再到女家走访,“阿注”关系也就结束了。在数量上,可与一二人结为“阿注”,也可以与更多的人偶居。结合自愿,解除容易。

静夜女儿国(王怀林 供图)

与此相适应,其家庭是由血缘为纽带的母系亲属组成,其世系财产由母系血统的成员继承,男子的身份是舅父或舅祖父,孩子一般不知自己的父亲是谁。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和生产管理上是主宰,享有很高的地位。阿注婚姻形态作为母系社会的“活化石”,对社会学家、民俗学家是不可多得的研究对象,对旅游者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泸沽湖风光(王怀林 供图)

母系氏族公社曾是人类社会各民族共同经历过的一段漫长时间,随着父权的兴起,妇女的地位发生了“历史的沉落”(恩格斯语)的变化,母系社会也早已成为史前遗存。而此地的水是母亲水,摩梭语称泸沽湖为“歇纳米”,意思是“母湖”;此地的山是母亲的山,湖边摩梭人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都要朝拜狮子山,摩梭语称为“格姆”山,意为“母山”,使人联想到西王母时期无处不在、群星灿烂的女性诸神们。 

2018年9月15日,全球66对情侣在泸沽湖感受摩梭婚俗文化活动(中新社记者 王爵 摄)

长期以来摩梭人主要依山傍水而居, 房屋都为木结构,四壁用削皮后的圆木, 两端砍上卡口衔楔垒摞而成,俗称“木楞子”房(大体同与康北的“崩科”式建筑),屋顶则用木板铺盖,上压石块,俗称黄板,摩梭人盖黄板有特别技巧,滴雨不漏, 整幢房屋不用一颗钉子,也不用砖瓦,它不仅冬暖夏凉,而且用衔楔整架结构而特别防震。

摩梭民居(图片来自网络)

 传统摩梭人一家一个大院,一般是四幢木楞子房围成一个很大的院井,组成一个四合院,分母屋(“日米”),经堂(“嘎拉日”),花楼(“搓日”),门楼(“尼扎日”,又称草楼);母屋(“日米”也叫祖母房或正房)在院子的右边,供家庭集体活动,是议事和炊事及祭祀场所, 又分为正室,侧室,前室,后室,各有不同用途;靠大门的那幢叫门楼,楼上放草,楼下大门两边是畜厩;大门正对的一幢叫经堂,楼上是佛堂,供着藏传佛教黄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和历代达赖、班禅的神像,楼下为家里的成年男子居住或作客房。左边一幢是花楼, 供行过成丁礼的成年女子居住,走婚男女便在这里共度良宵,男子不经许可是不能进花楼的,而女子一旦生育后要从花楼搬至母屋。摩梭房屋的大门,一般开朝东方或北方,其井院较大,有红白喜事,就在井院举行,天井不大但实用,是居民生活空间的巧妙运用,富有情趣,且直观反映其婚姻形态、家庭组织和宗教信仰,是母系农耕社会的一种形式载体。 

摩梭民居(图片来自网络)

摩梭人的民居建筑很有特色,其服饰也与众不同。传统成年摩梭妇女蓄长发,用牦牛尾上的毛掺在头发内,梳成粗大的假辫盘在头顶上,再在假辫之外缠上一圈蓝或黑色丝线,并将丝线垂至腰部, 她们出门时,用青布包头,也有些妇女用一段头帕,从左至右将鼻子和下腭遮住,只留两只明亮的眼睛在外面顾盼,神秘而诱人。

摩梭姑娘(图片来自网络)

她们喜穿红,蓝,紫,等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钮扣,系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层百褶裙,上用五色丝线绣一圈花边,裙长及足背,显得婷婷玉立,艳丽迷人。她们还喜系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 裙上用红丝线绣一圈花边,以穿黑布衣裙为尊贵。过去贫穷的女子只能穿粗白麻布,着黑布鞋或赤脚,贵族女子则多穿红、黄、灰色的绸缎和毛呢之类的衣裳, 并在领、襟、袖口、裙边等处镶金、银边,用金、银、玉石、玛刑做纽扣,以显示奢华, 现在由于摩梭地区经济的发展, 这样的贵族服饰已普及到平常百姓家,反是麻布服装已成稀奇物,只有住在很远木里的摩梭人才穿。

摩梭姑娘(图片来自网络)

青年男子身穿对襟短上衣,外着羊皮坎肩或披肩,系腰带,下着宽大筒裤,脚穿皮靴,头戴羊毛毡帽,腰上背有腰刀,显得英姿骁勇;老年男子喜戴小帽或包青布头帕,穿黑、白色右在短衣和长裤,束素色腰带, 穿草鞋或布鞋;贫苦家庭的男子,即使穿自织的白麻布衣裤,仍喜在衣服的袖口、裤边、腰带绣上花纹。 

摩梭人青年男女(图片来自网络)

摩梭人天生能歌善舞,每当你走在山间, 荡舟湖上,随耳都有能听到飘来的摩梭民歌,只要想唱,任何地方都有是摩梭人放歌的大舞台,摩梭民歌流传了上千年,大多以情歌为主,这些情歌让人听了如痴如醉。

猪膘肉(“布差“),又称琵琶肉,是摩梭人最传统和最具特色的食品,是摩梭人招待贵客的佳肴。其制作方法是每年冬季祭祖月杀猪时把整个猪除头骨以外的骨骼,内脏及瘦肉全部剔除,内抹盐等调料缝合好,压成琵琶状,制成后可放数年不腐,久者还可作药用,猪膘肉吃起来肥而不腻,肉味清香,存有猪膘肉的多少,标志着摩梭家庭的富裕程度。

摩梭人猪膘肉(图片来自网络)

摩梭人普遍能歌善舞及制作猪膘肉的传统与号称“美人谷”的丹巴和“走婚大峡谷”的扎巴人一样,彰显出女性文化的共同风尚。

泸沽湖风光(蓬州闲士 摄)

(未完待续)

来源:《寻找东女国》(王怀林著),2006年9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作者:王怀林

配图: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来源: 《寻找东女国》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