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罗学娅 ‖ 打牙祭

作者:罗学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4-12 13:58:30 浏览次数: 【字体:

打牙祭

罗学娅

“打牙祭”,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都非常看重,因为那时每个家庭、每个月,最多也只能打两次牙祭,吃肉的机会是很难得的。

那时物资匮乏,猪肉是严格凭票供应。我们家7口人(外婆、爸妈和我们四姊妹),每人每月半斤肉票。外婆总是精打细算,计划着分两次购买,才能保证全家一个月能打两次牙祭。

每次买肉,天不见亮、甚至是头天晚上就要叫二妹去排队,争取排在最前面,才有机会买到槽头肉、猪下水或猪头、猪脚等次等的肉。因为越是次等,买得的分量就越会多一点,有的1斤肉票就可以买到1斤半。这样,打牙祭时,我们才能多吃到几块肉。

我的童年记忆里,几乎天天都在盼望着打牙祭,特别是闻到隔壁邻居家的肉香时,馋得口水都直流。外婆却告诉我们:牙祭可不是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打的,要在过完年之后的二月初二,才能开始打第一个牙祭,以后就是半个月一次,直到腊月十六。

在我们几姊妹疑惑的“为什么”中,外婆给我们讲了打牙祭的故事: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爷爷的生日,大家都要作牙(迓)迎福,为它祝寿,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月初二那天,每家人都要拿出最好的祭品来祭拜土地爷。家境好的,通常是猪牛羊三牲齐全;家境稍一般的,则是雄鸡刀头;家境再穷的,也会买一块肥肉切成正方形,恭恭敬敬地摆上贡位,虔诚祭拜,祭拜完后,就把香喷喷的敬贡肉端上餐桌。

“吃了牙祭肉,就好干活路”,打了头牙,春耕农忙就开始了。而过了腊月十六的尾牙,就盼着过年了。所以,每年的“头牙”和“尾牙”都是很隆重的,特别是“尾牙”,不但有肉吃,就是过年才能吃得到的腊肉香肠,外婆也会一样割一点来摆个小小的拼盘,让大家尝尝新。

早年,外公在重庆江津开了一个猪鬃作坊,他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谚语:“牙祭不打,生意要垮”。所以,作为老板娘的外婆,不管资金多么紧缺,都要想方设法在每月初二、十六给员工们打牙祭,激励他们努力干活。

外婆没有文化,她一定不知道早在《儒林外史》就有这样的记载:王冕为秦老放牛,秦老告知:“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现代汉语词典》也有关于打牙祭的注释:“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顿有荤菜的饭,后来泛指偶而吃一顿丰盛的饭。”

外婆一生都非常重视打牙祭,为打牙祭操碎了心。在那些艰难困苦的日子里,不经意间,她就把古老的打牙祭习俗和生活现实融为了一体,伴陪一家三代人度过了那些打牙祭难的岁月。

改革开放了,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家户户,几乎天天都有肉吃,“打牙祭”一词,渐渐被人们淡化、遗忘。现在人们想得更多的是:怎样健康饮食,少吃肉,多运动。

可惜外婆早早离开了我们,没能看到她难以想象的、不为打牙祭而犯愁的好日子。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罗学娅(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