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乡小几迁

作者:刘火 来源:20210115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1-15 11:04:35 浏览次数: 【字体:

□刘火

一所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乡中心校,那时还叫公社中心校,我教书时叫川主庙。为什么叫川主庙?川主庙是蜀人纪念李冰治水,修建在河岸上的祭祀寺庙。左边是淯水,右边是红桥河,在川主庙前200米处汇合后叫长宁河,长宁河由此向北流50多公里,汇入长江。三江公社中心校就依托清代修建的川主庙。我调任到这个学校时的1978年,已经十分破败的川主庙,依然是学校的主要建筑。学校开大会的礼堂、伙食团,还有如我一样的几个单身汉的宿舍,都还在庙子里。围绕川主庙逐年修建的教室,形成了一个四合院。

当地的农人,从来不叫学校或三江学校,清一色叫“川主庙”。原因简单,川主庙比公社中心校历史久远,叫习惯了。由于在水边,年年都要涨水,于我来说,当时是全县最年轻的公社中心校校长,而且我这校长比全县其他公社中心校校长多一个权力,就是可以自作主张地放“涨水假”。一般涨水大都是七下八上,也就是七月下旬八月上旬,这个时期,本是学校的暑假。不过,暑假前或九月,河水涨水并不向人们请假。学校除了所在的这个村外,公社另外4个村的学生,都得通过两条河的渡船摆渡来学校上课。涨水天,一人撑的渡船封了渡,或者没有封渡,但过了警戒线,我这个当校长的,就决定放“涨水假”。1979年的大水,把我的寝室都淹了1米多深,需知,冬天河水的水面离学校至少有20米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消息通过收音机传到了学校。那时没有像后来那样觉得那个会有什么重要,但有一点,就是这之后的老师,无论年长的还是年轻的,教书都非常认真。我既当校长又担任戴帽初中语文老师,所教的学生,有后来考进县城的高中,后来又考上大学的。那时的同事们都觉得,希望真的就在田野上。虽然,离县城很远,虽然,前不挨村后不着店,到任何一个有场期的乡镇,最近的也有15里。但没有一个老师在我手里主动递过调动申请的。后来,我在三所学校间调动,一所比一所大、一所比一所条件好,再后来又进了机关。好像都没有在这所学校更有青春的气息。

学校两面环水、三边农田,一背靠山,与公社行政驻地一河相隔。无论生活,还是交际,学生不便、老师不便,连看个报纸,20里地外的区上邮递员,隔天一趟地送来。如遇涨水天,一周看不上报纸不稀奇。直到1983年暑期,我离开时,川主庙学校,一直还是前不挨村后不着店。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下游5里地的甑子湾水电站开始蓄水,蓄水的水线,正好在学校门前不远处,于是,学校迁到了乡政府的驻地三江口。新建学校落成开学时,学校请了我,但当时觉得无功不受敬,也就没去。不久,路过三江,远远望去,簇新的教学楼在没有楼房的三江口,异常耀眼。重要的是,由于河上架了桥,学生不再摆渡读书,又由于有了公路和班车,老师们到县城到邻近的乡镇方便多了。

进入新世纪不久,学校再次迁建。址选在了我当知青的村(那时叫大队)的地盘上,与县里南北主要干道紧邻。一次在县上办事,专程去了一趟新校。当然也征得了门卫同意,进到学校看了一眼。乡下的学校,怎么可以修得来这般好?如果要与原来的川主庙比,那一定是天上地下了。

写本文时,我在想,这所与我生命与我青春相关的学校,如果不遇到这两次机会,它还会在川主庙吗?我想,一定不会的。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普六到普九,到九年义务教育,再到后来的精准扶贫,中央和地方财政投下巨量经费,修建新校、改扩旧校,添教具、添图书,尤其是师资从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跃升,哪有像我当时教书那样,就是一个中师毕业生,还成了教初中的骨干教师,还因此提干当了教导主任随后又当上了校长,真的是不敢想的。

再不敢想的是,那时真的很穷也很苦。我曾写过一篇《四个海椒一顿饭》的小文,说的是,有天在公社办事回到学校,伙食团的菜没有了,炊事员便拿仅有的几个青海椒,用生盐拌着,吃了四两米的饭。我的哑巴英语是在川主庙自学的,用的是塑料唱片的留声机。无论是塑料唱片,还是留声机,如果还在,一定是收藏家的古董了。

来源: 20210115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