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雷淑芳 ‖ 汉阳古镇的手艺人

作者:雷淑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0-26 16:28:43 浏览次数: 【字体:

汉阳古镇的手艺人

雷淑芳

岷江,像一名花样滑冰的优雅舞者,在滑过青神,流过中岩寺、德云寺之后,飘逸地回旋出一个斜斜的“U”形,将一座小镇三面环抱。这座小镇就是青神县汉阳镇。

据说远在汉代,一阳姓人家从外地迁移到此,见岷江河泥长年淤积于此而形成一个宽阔的坝子,平坦的地势和肥沃的土质,是落脚安居的理想之地,便落户坝上。随着坝上人家的增多,阳姓人家便开始开店。从此生息繁衍,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集镇。

青神县汉阳古镇全貌(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踏着红条石铺成的水码头,汉阳井字形的街道、尘封的木板门、雕花镂边的吊脚楼,在无声的诉说古镇昨天的繁华。

踏进古镇,迎面扑来的是质朴、沉静的气息。古镇保持着千年不变的建筑风格:青砖、土墙、石板路、青瓦房,这是青神县汉阳古镇千年未变的建筑意象,而岷江水畔摇曳千年的传统手工艺,依然在现代城市的热闹中保持着千年前的古朴。  

青神县汉阳古镇(图片来源:青神县人民政府网)

铁匠铺

几经打听,站在杨永明师傅的铁匠铺门口时,真怀疑自己走错了路。院墙里荒草遍地,只有一间无墙的房屋。房屋里传来打铁的叮当声,才让人相信这确确实实是铁匠铺。

炉子里火苗热烈地跳跃着,通红的火苗里是烧红的铁片,杨永明用铁钳子熟练地夹住铁片,从火炉里拽出来,放到铁砧上,杨师傅的妻子抡起手中的大锤砸在铁片上,杨永明手中的小锤锤有节奏地敲打着,两人“叮叮当当”地砸了起来,火花四溅。这叮当之声倒给这冷清而简陋的铁匠铺增添了几分生气。

青神县汉阳古镇铁匠铺(图片来源:夹江在线)

杨永明今年53岁,从他给父亲学会打铁到现在,坚守这份职业已经30多年。杨永明原是汉阳铁器社的一名职工,谈起打铁,言语之间仍有一份自豪。杨永明说,打铁行业最兴旺的时候,铁器社有10个炉子,一个炉子3个打铁师傅,共有30个打铁师傅。铁器社每天从早到晚的叮当声,整个汉阳镇都听得到,那是铁器社最鼎盛的时期。来订做铁器的人络绎不绝,等待拿铁器的顾客常常排起长队。春夏秋冬,铁匠铺里的叮当声,飘在汉阳镇的上空,似一曲交响曲在古镇萦绕。

要锻打的铁器先在炉中烧红,然后移到大铁墩上,用大锤、小锤反复锻打。在锻打过程中,要根据经验,凭目测不断翻动铁钳,使之能将铁块打成可方,可圆,可扁可尖的各种形状。

青神县汉阳古镇(青神县文联 供图,图片来源:青神县人民政府网)

传统的打铁是门技术活,并非简单的捶打。制造一件工具,包括选料、烧火、捶打、成型、淬火、打磨、制作等十几道工序。杨永明说,就拿烧火来说,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十分讲究,里边的学问深着呢。给铁板烧火时,不但掌握火候有窍门,就连什么时候加煤也有很大讲究,火太大,会把铁板烧穿,火太小了,铁片又打不开……其中,贯穿整个工艺中最复杂的是淬火,也是打铁工艺中的精华部分,只有经过特殊淬火工艺,菜刀等工具才会很锋利。

杨永明说,自己最拿手的是做菜刀,但这也要经过七八道工序,这活还特别考铁匠的眼力,要不断翻动铁料打造出理想的铁件,还有淬火,一定得看准时机,早了晚了,铁就废了。尽管现在铁匠铺生意清淡,但他打的菜刀还销往成都,这都缘于汉阳镇外出务工人员对杨永明打铁技术的认可,给杨永明介绍过客。

青神县汉阳古镇铁匠铺(图片来源:清潭游鱼的博客)

打铁的活既苦又累,民间所说打铁,乃是一种劳神、劳气、劳力、辛苦不赚钱的重体力活。不正是应了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哲学?于是,老话说,世间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何有此说?何谓三苦?民间的老百姓通过实践后得出心得。撑船—船行风浪间,随时都有翻船丧命的危险;打铁——日夜在炼炉旁忍受炎热,活着就如入了地狱;卖豆腐——三更睡五更起,做驴子的工作,得到的是仅能糊口的小钱。

过去当铁匠,杨永明尽管很辛苦,可在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中日子过得还算富足。2000年以后,他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国家正式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越来越多的拖拉机代替了畜力,给驴马挂掌的人越来越少,而播种机和收获机的推广,让他打的犁头、镰刀一年也卖不了几个。一时间,老杨的生意陷入困境。现在,汉阳纯手工打铁的就只有老杨这孤零零的一家了。

青神县汉阳古镇铁匠铺(图片来源:清潭游鱼的博客)

杨永明先后教过几十个徒弟,可惜没一个坚持下来。杨永明说,现在他的铁匠铺里生意清淡,但他仍要坚持,直到他干不动的那天。因为来找他的都是街坊邻居,父老乡亲。言语之间,对打铁,杨师傅的心里更多的是不舍,难以割舍几十年来心中的那份情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打铁这门古老的手艺,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老杨用自己的行动和执着,诠释着这个古老的职业。

随着岁月流逝,传统打铁的手工技艺正渐渐消失,铁匠铺开始悄悄地远去,慢慢地成了古镇的一种记忆。在什么都变为流水线生产的今天,叮叮当当打铁的声音变得遥远。这项传承千年的原始锻造工艺,将退出历史的舞台,渐行渐远。  

青神县汉阳古镇(图片来源:青神县人民政府网)

手工雕花

汉阳的后正街上,有位专门为木质拐杖手工雕花的手艺人——廖晓勇。

见到廖晓勇时,他左手里握着一根木头,右手拿着一把锋利的铁刀,照着木棒刻了下去,手指娴熟地变换角度,力道时轻时重,木屑便飞了出来。

搬个竹凳坐在门口,木匣子里放着或长或短、或薄或尖的十余把雕花工具,旁边是一地木屑,这就是廖晓勇每天雕刻的画面。廖晓勇说,雕刻前先用笔在木棍上画一个龙的图案,就知道哪里该削哪里该留了。然后就是雕刻,这个最考人的耐心。雕一根拐杖要5个小时左右,雕花的时间要占五分之四,然后是打磨和上漆。

汉阳雕花手杖(图片来自网络)

廖晓勇一天能雕两根拐杖,他最喜欢的,是在拐杖上雕龙的图案。在镇上,卖纯手工雕花拐杖的只有廖晓勇一家。早先,廖晓勇的拐杖一般都是卖给来这里旅游的客人,名声大了之后,不少批发商专程来汉阳找廖师傅订购。一根拐杖,要经过选料、取直、画样、雕刻、油漆等数道工序,方可完成。雕刻,不但要有各式各样的刻刀,而且要有灵巧有力的双手,更要有缜密专注的心思。

廖晓勇对自己的作品很自豪,他说:“在峨眉山景点卖,我的拐杖都是最高级的呢!”

雕刻离不开刀,伤到手是常有的事。廖晓勇的双手疤痕累累。由于雕刻工序繁多,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又是一项细活,加之需要耐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再加上雕刻并没有丰厚的经济收入,廖晓勇的儿子不愿从父辈手中接过雕刻,外出打工去了。廖晓勇说,到他老了,不能雕刻的那一天,他三十多年的雕刻手艺也就失传了,言语间流露出的是份深深的遗憾与惋惜。

手杖艺人正在雕花(图片来自网络)

流光一闪三十年,岁月的积淀,人世的沉浮,这些年来,廖晓勇始终没有放弃过雕刻。雕刻,并没有给廖晓勇带来富足的生活,但廖晓勇对雕刻却情有独钟。他说,我所有的精力都在木头上,看着自己雕刻的一件件作品,享受成就和收获,心里就很愉快。虽是粗茶淡饭的生活,他的精神世界却很快乐。

生命若水,穿尘而过,一路沧桑,一路高歌。对雕刻,廖晓勇更是独有一份深情,他充满激情,恣意的挥洒,惊艳着时光。  

青神县汉阳古镇木雕艺人(青神县文联 供图,图片来源:青神县人民政府网)

手工制秤

见到陈燕,是在汉阳古镇盐关口一家木结构小店里。店门前挂着或大或小的杆秤,陈燕就静静地坐在杆秤下专注地继续着未完的工序。

1973年,陈燕与杆秤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年正读小学三年级的陈燕开始边读书,边跟父亲陈明方学做杆秤。陈燕回忆说:“当时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家里又有几个孩子,穷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我父亲养育我们几个孩子着实不容易。因此,他准备挑选四个在学做杆秤方面有前途的孩子加以培养,一来让我们多一门手艺,二来以后可以继承他的衣钵。我刚好就被父亲挑中。制作杆秤是一门精细的活路,工序很复杂,需要细心、耐心和悟性。”

青神县汉阳杆秤(图片来自网络)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勤奋,陈燕终于练就了一门好手艺。最初四兄妹学做杆秤,可最后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坚守着“阵地”。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渐渐地,陈家陈列着小到以克计量、用于中草药铺的等子秤,大到两百公斤、用于称猪的棒棒秤,品种多达数十个。陈燕做秤的手艺声名远扬,获得有关部门的特许经营,也让精通了做杆秤这一门活儿的陈燕充分发挥自身手艺优势,开起了店铺,做起了杆秤生意。陈燕制作杆秤,头脑灵活,敢做敢想,技术精湛,参加原乐山地区杆秤制作大赛,还荣获过第二名。因质量过得硬,精度高,外观好,陈燕做的手工秤往往供不应求,每年有200多把销往乐山、眉山、成都等地。

据陈燕介绍,杆秤制作工艺繁杂。从最初的砍树锯木头,到最后给秤杆上亮光漆,步步都有规矩,丝毫错乱不得。古代,制作一把杆秤需要150多道工序,后来技术改良后加上有些原材料可从市场上买到,工序已经减少为100道多一点。

手艺人制作手工杆称(图片来自网络)

“秤讲究的是公平,老百姓讲究的是诚信”,陈燕手拿一把秤说,“作为一个做秤的手艺人,最重要的是,不仅仅手上有杆秤,心里也要有杆秤。只要你的心平了,秤也就平了。”

制作一把大秤大约需要两天时间,纯收入二三十元。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几把小秤,每把二十五元,但有时候一天难卖一把。手工制杆秤的繁荣时期已经过去,对陈燕来说,现在制作杆秤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对从爷爷那辈就开始制秤的陈燕来说,他舍不得丢下这份祖业。

“我这辈子没有白混,还免费去了一趟北京,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陈燕说。2003年9月,他凭着“稀而贵”的制秤手艺,被邀请进中央电视台“留住手艺”专题节目演播大厅,参加全国剃头、锯碗、糖画等七个行道的民间手工艺同台献技表演,受到观众一致好评,大声喝彩。也正是利用这一次机会,陈燕将“制秤”这个传统手工艺重新带到世人面前。从选木料、做秤杆、打刀口、包铁皮、铸秤盘、定秤砣、打铜丝、码星线、配吊钩……到制作成功一把完整的杆秤,据说需要130多道工序。

手工杆称(图片来自网络)

“只要还能养活自己,就要把这门传统手工艺坚持下去。毕竟,这是祖宗留下的,不能丢失”,陈燕笑着说道。也正是这个坚定的信念,使得陈燕的制秤成为了汉阳古镇里的一道文化风景。

可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和现代计量工具的普及,传统杆秤市场缩水,陈燕的手工秤生意越来越清淡了。

说到手工秤的未来,陈燕说,他半辈子的精力花在杆秤上,现在心中对杆秤已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制作杆秤也似乎不再是经营生意的需要,而是成为了一种习惯。陈燕深知自己制作杆秤的手工艺无法再传承下去,心里有着无限的不舍。

手艺人制作手工杆称(图片来自网络)

一根木棍、一个支点、一个秤钩或秤盘,还有一个秤砣,这就是一把秤。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杆秤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工具。然而,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台秤、磅秤、电子秤等问世,渐渐取代了杆秤的位置,制作杆秤的手艺人也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岁月沧桑,曾经作为蜀中水路重要通道和舟船停泊口岸的汉阳,往昔的商贾云集、热闹繁华如今已风光不在。建国前,汉阳的商业、服务业十分兴旺,尤以丝市、米市著称。“汉阳丝”以其光泽鲜亮和亮度匀净而驰名中外,远销美国市场,汉阳丝市曾与成都簇桥丝市并列为川西南“两大丝市”。汉阳依托其岷江水道和地连“两市地三县九乡”的地域优势,商业繁荣,经济活跃,每逢场(赶集)期,商贾云集于市面,舟船密集于码头,舟子、商贩及过往游客塞街断巷,生意兴隆,故自古素有“穷青神,富汉阳”之说。

青神县汉阳古镇(图片来源:网易四川)

走进小镇,旧有的街道、店铺、宅居,虽然大多还保持完整的古朴风貌,但也只能从那些相互毗邻的四合院、那些独具特色的吊脚楼,去遐想他们承载的厚重历史;从那些高高的风火墙,那些雕刻着神鸟奇兽的古檐,去猜测他们蕴蓄的文化积淀。

汉阳,因岷江水上航运的衰落而沉静了下来,古迹依旧,繁华渐远。

青神县汉阳古镇(青神县文联 供图,图片来源:青神县人民政府网)

汉阳古镇最能代表历史的传统工艺“三剑客”,而现在,它们却在一批技术精湛的守望者手中变成“绝”活,即将隐入历史。

而今依稀可辨的封火墙、四合院建筑,和茶馆里的热闹、集市上的拥挤、小买卖的热情,林林总总,似乎在回放着一段历史的拷贝,岁月拂去了繁华,然而风韵依旧,风情依旧。  

青神县汉阳古镇风光(图片来源:夹江在线)

作者简介

 雷淑芳,女,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四川经济日报》《四川文学》《戏剧家》《龙门阵》等报刊。在《龙门阵》刊物发表作品25余万字。2019年获全国第七届“书香三八”读书活动征文一等奖。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雷淑芳(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