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曹燕辉 ‖ 生产队公房

作者:曹燕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5-18 15:26:08 浏览次数: 【字体:

生产队公房

曹燕辉

 生产队公房,也习惯性叫保管室,普遍存在于建国后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农村各地。

生产队公房(图片来自网络)

 公房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建国前,中国农村的农民,严格来说叫佃农。大多佃农没有文化,给地主当长工,度过年年岁岁;当然也有佃农从地主手中佃一部分土地,自己耕种,秋收交租后往往所剩无几,甚至不够吃,又向地主租粮,来年秋收后再还。佃农一家的生存状态可想而知。

 建国后,人民当家作主,经过土地改革,再到人民公社,走集体化道路,于是就有了集体公房。其性质和权属是生产队社员共有财产,为集体所有。

 最早的公房,按建筑结构而言,以土墙茅屋为主,每年雨水来临之前,生产队叫几名有盖房技术的社员,用稻草或麦杆对房屋进行翻新加盖;公房晒坝,最早也是泥土坝,到晒粮时,生产队叫几名社员用牛粪调成浆糊,再用小扫帚平摸到土地坝上,待干后,就可以晒粮食了。

再后来,集体有了条件,将茅屋改成了瓦房,晒坝变成了石板铺成的坝子。

生产队公房(图片来自网络)

 公房,在集体生产时,主要功能是粮食集中翻晒储存,部分粮食加工(以小麦礳面粉为主),社员集中学习开会,粮食分配,年终结算等;同时公房还有附属配套功能,比如养猪场、牛棚、蚕房、农具保管。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也成为给这些知青提供住宿的场所,以及上级政府来工作组的接洽之地。

集体公房,它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也是身在他乡游子的乡愁。

 在我的记忆里,公房更多的是情感回忆和童年的快乐!

生产队公房(图片来自网络)

 记得小时候,公房离我家三百米左右,常常与一帮臭味相同的儿时玩伴到公房捉迷藏,躲在高高的谷堆下或粮仓里,再或是扬起粮食尽情欢笑,摔倒在麻豌豆上,屁股印下的豆印,痛哭且快乐着;也记得保管员夹起个大舌头,怒吼时的威严;但保管员多半是善意的吆喝,因我们那时不知“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记忆里,看保管室也是件意味深长的事。那时的保管室,全队壮劳力社员都要每两人一组,轮流看管。生产队给看管员记工分,丢了东西是要受处罚的,要么扣工分,要么扣粮食。晚上睡在一个凉床上,上面盖有茅草,四周也有遮风挡雨的草链。往往各地生产队都有那么几个调皮捣蛋鬼,捉弄看管员和保管员;趁看管员熟睡时,把粮食或花生悄悄装点走,走后还不忘记把保管员打的灰印,重新印上,不留下任何痕迹,这样神不知鬼不觉,最后又拿到别处去吃。

 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开始知事了。上世纪70年代,来了一批城里的知青,公房一下就热闹起来了。知青们带来了快乐,讲我们不知道的大山外的故事,玩我们看不懂的游戏,让农民伯伯也知道山外的精彩。

生产队公房(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遍祖国大江南北。知青回城,土地联产承包,林地也分放到户,大型生产资料折算到人,耕牛、农具成为私有财产,公房的功能从此失去作用,并走向淘汰的命运。

 在历史进程中,公房承载着不可磨灭的记忆,它不仅见证了“三农”的变迁,更是农村发展和社会体制的有力推手,现在我们谈“三农”,不由自主地会想起集体公房存在的历史。因他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实实在在留在了至少两三代人的记忆深处,活在了几代人的骨子里!

 人们感叹公房,见证公房的兴衰,更多的是记忆里的乡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曹燕辉(四川蓬安)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