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田闻一 ‖ 俞恩梅:饱经磨难志不移——新中国第一献镭者(三)

作者:田闻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1-21 16:47:13 浏览次数: 【字体:

自1月19日起,“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四川省情网发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著名历史小说、战争小说作家,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连续三届特聘创作员田闻一先生撰写的《俞恩梅:饱经磨难志不移——新中国第一献镭者》一文,敬请关注并欢迎在文后“留言”处留下读后感言!

居里夫人:她心中永远的榜样

 回国途中,她特意辗转去了英、法、瑞士、意大利、菲律宾、新加坡等欧亚十一国进行医学考察,目的是尽可能用最前沿的医学知识、医学水平、医学眼光来开阔自己、充实自己,以便回到国内,为我所用。

 经过巴黎时,她怀着无限的崇敬,无限的向往,来在巴黎近郊居里夫妇曾经筚路蓝缕、最终以生命为代价发现镭的地方,久久伫立、观望、俳徊,心潮难平——现在,这里是一个莺歌燕舞的花园,那时,这里是一处荒僻的废弃地:坟莹、停尸棚。

居里夫妇(图片来自网络)

 就是在这里,著名的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教授皮埃尔·居里和学术上一点也不亚于他的夫人玛丽·居里,在废弃地中置一口大锅,夜以继日地熬制一种工业废料;大锅两边,堆着一吨小山似的工业废料。他们期望从中提炼出一种稀有元素。

 所有的一切,事无巨细,都是两个物理学家――居里夫妇,亲力亲为。

 请不起人。他们只能亲自穿上围裙,轮番上阵;用手中的木棒去着力搅拌大锅里沸腾的工业废料;搅拌出的气味不仅难闻、恶心,而且逼人,刺激得他们流泪、咳嗽;溅起的酸碱,不时落到他们的围裙上,浸蚀出斑点。他们不顾不管,非常执著。

 就这样日复一日,从量变到质变。他们只注意到期望的那种具有魔幻般效力的射线,越来越近了,私心窃喜。可是,丝毫没有察觉到,他们的健康,正在被日渐临近的魔幻般的射线侵蚀、吞噬。也许,纵然知道这一点,他们也会奋不顾身,不管不顾。因为,他们是真正的科学家,而真正的科学家往往就是这样舍生忘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终于,有这么一天,奇迹出现了――经过三年零九个月的不懈努力,他们提炼出了0.1克期望的镭——在他们的实验室里,也就是在那间幽暗恐怖的原停尸房里。出现的它,闪射着一种飘忽、微弱、极其美丽、略带幽蓝色的荧光。可别小看它幽微,飘忽,这种物质能自动放射热能——镭的发现,是物理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一个爆发、一个质的飞跃:就此宣布人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时期。

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他们的这个发现,是一柄双刃剑。如同当初诺贝尔发明炸药。炸药既可以给人类极大地造福,也可以造成枪弹、炮弹,极大地杀伤人类。同样,这种镭的发现,也是可以极大地造福人类,同时也可以造成原子弹、进而核武器……毁灭人类。对此,居里夫妇和大发明家诺贝尔一样,无论如何也是始料不及。这不是他们可以预想的。

 这里,特别需要补充一下,居里夫人――原名玛丽·居里,不是法国人。她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一个中学教师家庭,从小聪明好学。一般女孩子都不喜欢学的深奥难懂、同现代科学靠得很近的物理学,她却很喜欢。1891年11月,她如愿以偿进入当时很前沿的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学习,不用说,她的成绩相当出类拔萃。1894年,在她完成学业之后不久,与她的导师、著名物理学家、志同道合的皮埃尔·居里结婚;夫妻携手,朝物理学的深处探索、顶峰攀登。 

居里夫人(图片来自网络)

 居里夫妇对人类的贡献是划时代的。他们分别于1903年、191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们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两次获得此奖、此殊荣的物理学家、科学家。况且,他们是夫妇俩。

 然而,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探索、深入。而往往,巨大的发现、巨大的成就伴随着巨大的付出、甚至牺牲生命。

 居里教授太用心了。有次,他在街上走,一匹惊马,疯了似地拉着一辆没有人的马车,向他迎面轰隆隆地撞来。旁边的人看见了,吓呆了,对他惊呼不止。然而,居里教授却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被惊马拉着的马车活活撞死!

 这对于居里夫人,是多么大的打击、多么大的忧伤!然而,打击还不止于此。当时,纵然是比较开放开明的法国社会,对女性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歧视和偏见。一些“巫师”和“巫师”式的学者,早就对居里夫人看不惯了。他们趁此机会,指责居里夫人没有尽到妻子的责任,诬蔑她是“克夫的灾星”……

 如此的雪上加霜,非但没有把居里夫人压垮、打倒,反而激发起她以更大的冲劲冲力,向更高的目的冲击。因为,她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丈夫遗志、遗愿,才是对丈夫最好的祭奠、纪念。

 就这样,居里夫人又几经突破,不仅提炼出了更理想的镭,而且从理论的高度阐明了镭的“放射性”;继而,又最先成功地将“射线”引入医疗,制成镭针。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突破——镭针破天荒成了对抗、治疗癌症的第一杀器、利器,尤其是用在妇科上,疗效明显。

居里夫人(图片来自网络)

 同样地,很强的放射性,日复一日地、极大地损伤、伤害了她的身体。她的健康迅速恶化,美丽的容颜与日俱退。还不到中年的她,就开始眼花耳呜、苍白乏力……她从原先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先是变成一个端庄坚毅的学者,变成一个世界级的,对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物理学家科学家,到最终患上了无法治愈的白血病,身体状况垮山似地垮下来,似乎就那么一瞬。

1903年,居里夫人不治而逝,年仅36岁。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高度评价她:“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就是在这里,在居里夫妇用他们生命的付出,换来时代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换来了这座莺歌燕舞的美丽园林里,面对着居里夫人神态毕现、栩栩如生,真人般大小的塑像。俞恩梅深深地低下头去,喃喃地说,我要向你学习。你是我终生的榜样。回国后,我作好了长期经受磨难的准备……

 起风了。

 公园中,无数叫得出名和叫不出名的阔叶树发出的好听的沙沙声,好像是居里夫人在对她作深情的嘱吩、嘱托和轻轻耳语。

 她抬起头来,与居里夫人两相凝视。已经成了一个虔诚天主教徒,终身不婚的她,喃喃地对居里夫人说,我已经作好了准备,就像你当初为镭的发现献出一切一样,我要为我苦难中的祖国母亲献出一切。

(未完待续)

【方志四川•人物】田闻一 ‖ 俞恩梅:饱经磨难志不移——新中国第一献镭者(一) 初次见面:一个西洋味很浓的老太太

【方志四川•人物】田闻一 ‖ 俞恩梅:饱经磨难志不移——新中国第一献镭者(二)目标:瞄准最高朝前赶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田闻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著名历史小说、战争小说作家,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连续三届特聘创作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