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仪陇新政离堆

作者:仪陇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1-30 15:15:07 浏览次数: 【字体:

仪陇新政离堆

离堆,指江河边与母山似断非连的半岛形山体。仪陇县新政嘉陵江离堆(简称新政离堆),与乐山乌尤离堆、洪雅岷江离堆、都江堰离堆并称四川内河四大离堆。据《四川省志·文物志》载,新政离堆居蜀中四大离堆之首。

新政离堆山

新政离堆风景秀丽,环境清幽,是理想的旅游休闲胜地,每年三月踏青,九月登高之日,远近游客三五成群,结队来此游览,分享美妙的大自然风光,真是其心怡怡,其乐融融。

新政离堆,位于仪陇县城新政城南约3公里的嘉陵江西岸,高数十米,长约1000米,宽约250米。由北奔腾而来的嘉陵江在此急转弯,绕着离堆再向西南流去,悬崖陡峭,激流回撤,波涛汹涌,峰峦千古,峭壁嶙峋,苍松翠柏,天水一色,油然而生“胜似缥缈祥云间,孤堆虚无仙人攀”之感。同时,因为它有悬崖陡峭、激流回撤、波涛汹涌的一面,所以它又是千里嘉陵江航道上的险滩之一。千百年来,此处被船家们视为鬼门。于是,人们在离堆建坛设庙,企盼神灵能镇住河妖而保佑南来北往的行船平安。因此,自汉代以来,离堆山香火不断,道教盛行。而道教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新政古镇的繁荣。

新政离堆声名远扬,不仅因为它是四川内河四大离堆之一,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据史料记载,唐鲜于氏简任隆州(今南部县)刺史时,举家定居新政,其子鲜于仲通,少时不学无术,至加冠之年尚不知四书五经,常遭父亲言斥杖责。鲜于仲通痛心疾首之余,独上新政离堆,凿石构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终于大器晚成,在唐开元二十年(732年)举进士高第,后来做官至京兆尹【为唐三辅即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相当于今日首都的市长】。继后数百年,新政鲜于氏成为巴蜀望族(新政鲜氏家族,在唐、宋、元三朝出过多名进士,数人在朝为官。鲜于仲通、鲜于叔明、鲜于炅先后任京兆尹。据《辞海·历史人物》载:“新政鲜于氏一脉,自士简公在当时落籍兹土(仪陇新政),不计年而子孙相代,三世尹京,二子专城,一门载荣,堪称巴蜀望族”,为新政离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鲜于仲通之弟鲜于叔明,出任商州刺史时,于嘉陵江西岸离堆山,奉旨置“景福宫”,后为“忠贤祠”,乡人称“离堆观”。

离堆东岸嘉陵江边磐石之上,有九曲流杯池,池水源于桂花井,水从石罅中溢出,澄清明净,冬暖夏凉,沏茶煮饭,其味甘醇。流杯池之左,有一石室可容一人,就是当年鲜于仲通读书之处。而更为重要的是,新政离堆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摩崖石刻《鲜于氏离堆记》,它是颜真卿留在四川唯一的书法遗迹和墨宝。

颜真卿的《鲜于氏离堆记》摩崖石刻,卢雍题跋并书写、宋马存所撰的《颜鲁公祠记》《重修离堆山忠贤祠记》《鲜氏神道碑铭》《鲜氏里门碑》等,构成了新政离堆文化的主旋律,也是盛唐文化在新政绽放的一朵奇葩。特别是颜鲁公的墨宝,是世上罕见的珍宝。

颜真卿任刑部侍郞期中,于唐肃宗上元年(760年),因上疏忤旨,被谪贬为蓬州(今仪陇大寅镇)长史,他入蜀取道摩崖石刻嘉陵江去蓬州赴任,途经新政鲜于昆弟早年的离堆故宅。适逢鲜于仲通之子鲜于昱以成都兵曹取急归觐,两人邂逅相遇,同游欢叙,当晚便留宿在离堆山鲜于氏旧居。颜真卿与鲜于仲通、鲜于叔明弟兄俩在京相识已久,情谊甚笃,当晚回首往事,心潮起伏,感慨万端,乃贸然命笔写下了这篇七百九十言的《鲜于氏离堆记》。

碑文如下:

鲜于氏离堆记

唐·颜真卿

阆州之东百余里,有县曰新政。新政之南数千步,有山曰离堆。斗入嘉陵江,直上数百尺,形胜缩矗,欹壁峻肃,上峥嵘而下洄洑,不与众山相连属,是谓之离堆。东面有石堂焉,即故京兆尹鲜于君之所开凿也。堂有室,广轮袤丈,萧豁洞敞,虚闻江声,彻见群像,象人村川坝,若指诸掌。堂北磐石之上,有九曲流杯池焉,悬源螭犹,蹙喷鹤咮,酾渠股引,迾坐环溜,若有良朋,以倾醇酎。堂南有茅斋焉,游于斯,息于斯,娶宾朋于斯,虚而来者实而归。其斋壁间有诗焉,皆君舅著作郞严从君、甥殿中侍御史严侁之等美君考槃之所作也。其右有小石庐焉,亦可荫而踆据矣。其松竹桂柏冬青杂树,皆徙他山而栽莳焉。其上方有男宫观焉,暑之曰“景福”。君弟京兆尹叔明,至德元年十月,曾在尚书司勋员外郎之所奉置也。君讳向,字仲通,以字行,渔阳人,卓尔坚忮,毅然抗置,《易》有之曰“笃实辉光”,《书》不云乎“沉潜刚克”。君自高曾已降,世以才雄,招徕贤豪,施舍不倦,至君继续,其流益光,弱冠以任侠自喜。尚未知名,乃慷慨发愤于焉卜筑,养蒙学文,忘寝与食。不三四载,展也大成,著作奇之,勋以宾符,无何,以进士高第,骤登台省。天宝九载,以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中丞,持节剑南节度副大使和节度事、剑南、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入为司农少卿,遂作京兆尹。以忏杨国忠贬邵阳郡司马,十有二载秋八月,除汉阳郡太守。冬十有一月终于所任官舍。悲夫!雄图未展,志业已空。葬于县北,表附先莹,礼也。君之薨也,冢子光禄寺丞昱匍匐迎丧,星言泣血,自沔潮峡,湍险万重,肩槁足跼,扳笭引轴,凡今几年,皲瘃彰目,因心则至,岂无僮仆,皋昱之季。曰:尚书都官员外郎炅,克笃前烈,永言孝思,恳承先志。反葬于兹,行道之人孰不跋。而真卿犹子曰纮,从父兄故偃师丞春卿之子也,尝尉阆中,君故旧不遗,与之有忘年之契。叔明、昱、炅亦笃世亲之欢,真卿因之又沗宪司之僚,亟与济南蹇昂,奉以周旋,益著通家之好。君兄允南,以膳司封二郎中;弟允藏,以三院御史,皆与叔明首末联事,我是用饱君之故。乾元改号上元之岁,秋八月,哉生魄,猬自刑部侍郎以言事忏旨,圣恩全宥,贬贰蓬州,沿嘉陵而路出新政,适会昱以成都兵曹取急归觐,遭我于贵州之朝。留游缔欢,信宿陉岘,,感今怀昔,遂援翰而志之。叔明时刺商州上,炅又申掾京兆,不同跻陟,有恨何如。

《碑帖叙录》载:“《离堆记》,唐宝应元年(762年)刻,颜真卿书,石已残缺,清嘉庆间(1796—1820年)发现,已存残五块共四十七字。旋又失去一块,只存四石,存十三字”。《鲜于氏离堆记》已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列为四川名碑之一。

1985年1月,仪陇县文管所考古工作组前往离堆发掘清理,重新发现崖刻四块,除第一块早年损毁,第二块字迹全无外,第三块尚存“德、也、然、克、舍、不、倦、尚、未、知、寝、与、食,荐、无、何、州、大、都、度、副、大”22字,第四块尚存“处、置、德、人、忠、贬、邵、阳、太、守、十”11字,第五块尚存“之、欢、奉、以、封、二”6字,共存39字,字径均9厘米左右。

部分碑文石刻

残碑所剩之字,雄健浑厚,苍劲典雅,古朴俊逸,神韵盎然,将颜真卿一生书艺之精髓融汇其间。原碑虽不可复制,但颜书的笔意书风和凛然气势毫无消减,不失一份珍贵的书法艺术精品,是颜真卿中年时期书法艺术作品的代表作,是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的实物珍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85年3月12日,仪陇县人民政府将摩崖石刻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四川省文化厅下拔专款,修建“鲁公祠”,对摩崖石立刻严加保护,使之永放光彩。1994年12月15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将摩崖石刻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监察御史卢雍(字师邵,明代江苏吴县人,正德间中进士,授御史,共书文俱佳,擅楷、隶、行、草诸体。正德十三年,官巡按四川)题跋并书写的马存所撰之《颜鲁公祠记》,刻在一块长2.1米、宽0.805米、厚0.164米的石碑上,碑首呈孤形,碑阴刻后人仿作唐吴道子所绘观音立身像。

碑文如下:

颜鲁公祠记

上元中,颜鲁公为蓬州长史,过新政,作离堆记四百余言。书而刻之石壁上,字径三寸,虽崩坏剥裂之余,而典型具在,使人见之凛然也。元符三年,余友强叔来尹是邑,始为公作祠堂于其侧,而求文以为记。余谓仁之胜不仁久矣,然有时乎不胜,而反而所陷焉者,命也。史臣论公晚节偃蹇,为奸臣所挤,见殒贼手,是未必然。公孙丞相以仲舒相胶西,梁翼以张纲守广陵,李逢吉以韩愈使镇州,而卢杞以公使希烈,其用意正相类尔。然于数公终不能有所伤,而公独不免于虎口。由是观之,士之成败存亡,岂不有命耶?而小人轩然自以为得计,不亦谬乎?且吾闻古之尚友者,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诵其诗,读其书,思见其人而不可得。则方且欲招屈子于江滨,起士会于九原,盖其志之所愿,则超然相慕之数千百载之后,而况于公乎?公之功名事业,已绝于人,而文字之妙,亦不可及,因其名书之所在而祠之,此昔人尚友之志也。尝试与强叔登离堆,探石室,观其遗迹而味其生平,则公之精神风采,犹或可以想见也夫。

右宋马存氏鲁公离堆祠记也

元符三年春正月望日记

离堆有祠以公书刻在岩壁,慕其忠节而立也。岩故有石室为二鲜于所居,公与之游,为之书,又志其墓,其贤可知。今数百年,石室与岩刻犹存,鲁公祠废为老氏居久矣,分巡刘金宪成德请复之,进仲通、叔明以并祀焉,题曰忠贤祠,保百年之下,闻其风而兴起,其为风教助不小也。

正德戊寅中秋日监察御史吴郡卢雍谨撰

离堆山顶,原有一座明清时期多次毁而重修的忠贤祠,祠堂是专为颜真卿、鲜氏兄弟建造。祠内今存清道光年间重修祠时所立的一块记事碑,碑高1.42米,宽0.85米。碑面字迹比较完整,系道光十年(1830年)端午日忠贤祠落成时,由保宁府教谕李义德撰文,新政坝县丞沈寿榕以隶书写成的建碑祠。

碑文如下:

重修离堆山忠贤祠记

离堆山旧有颜鲁公祠,建于宋马存,阆中尹唐庚为之记,明佥宪刘成德复,里人鲜于仲通、叔明兄弟并祀之,而易其名曰“忠贤”。御史卢雍重书唐公之文,并跋。其废兴之由于后,碑存而祠之废也久矣。余友沈琅珊少尉仗气爱奇士,匹权新镇丞,至则访鲁公离堆记,而模糊不能卒读,搜剔苔斑,复得十许字,为建摩崖亭以覆之。求忠贤祠故址不可得,因商诸邑人士,即山麓佛宇旁,僧寮数楹,拓而新之,中奉鲁公、二鲜及马公、唐公、刘公、卢公,而仍曰“忠贤”。夫鲁公精忠大节,史册昭垂,岂籍一祠以传不朽,故吾思古之忠臣烈士,即一言一行之微,其精神尚足以自寿于千古,而况摩崖剔藓,手勒碑铭,其文字之光怪陆离,有足壮今古之观而增山川之秀者,则魂魄必式凭之,而顾坐视其沦没于荒烟蔓草中,与寻常无闻之人同类而共尽也,好古者当不其然,抑余囗者记焉。古人举事,具有深心,凡无关于劝惩者,事虽奇而心略,然则过斯祠者,观庙貌之重新,思前辈之轶事,当必有油然而生其忠义之感者,若第籍江山之胜,纵游观而恣吟眺也。岂惟非琅珊表忠之心,亦大负邑人士相与有成之至意也已。

赐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保宁府教授垫江李义得谨撰

敕授登仕郎权南部县新政坝县丞浙西沈寿榕敬书

大清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日建

悠久灿烂的新政离堆文化,引无数文人骚客膜拜,并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如唐代诗人元稹、杜甫、顾况、岑参、高适、李端、司空曙等,南部县令新政知县李澍,宋朝鲜于侁、李曾伯、四川简阳名士黄从舜等古代名人作了歌咏离堆的诗词。当然,现代人歌咏离堆的就更多了。

以下摘录几首诗歌:

题鲜于秋林园

唐·司空曙

雨后园林好,幽行迥野通。

远山芳草外,流水落花中。

客醉悠悠惯,莺鸣处处同。

夕阳自一望,日暮杜陵东。

次韵鲜于子骏游九曲池

宋·苏辙

天高山海近,春尽草生池。

禾黍多新恨,川原自昔时。

花存故苑丽,樵出旧城隳。

莫望瓜洲渡,曾经驻佛里。

离堆斜阳

宋·李曾伯

斜阳萧观一声钟,

词客登高第一峰。

为我急鸣凭羯鼓,

令人深省在金镛。

唤醒尘世三千界,

风破烟楼二十重。

暂歇莛撞乘月上,

炼丹釜鼍遣云封。

离堆连云

清·李澍(道光南部县令新政知县)

离堆突兀映斜曛,

遥指山头不断云。

诸峰易迷七里雾,

数峰拟住三茅屋。

林峦斗绝形无偶,

千谪客来不思辞。

苦雨凄风荆棘里,

摩崖碑面滋苔纹。

离堆怀古

黄众舜

名胜流传此,空余草木黄。

颜公遗迹在,思物倍凄凉。

这些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描写、刻画新政离堆的诗词歌赋和墨迹绘画,充分体现了离堆悠久的历史、浑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嘉陵江文化特征,为游客提供了一道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于一身的风景线。

徜徉仪陇县城,可领略“中国十大宜居县”山水园林城市的优美环境;游览新政离堆,可品味“四川四大离堆山”中华民族文化的饕餮大餐。正如书法大师颜真卿所言:“游于斯,息于斯,聚宾朋于斯,虚而来者实而归。”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仪陇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